冬日的清晨亮得晚,炊烟都比霞光来得早。
灰蒙蒙的朝雾中,徐木头走在大街上,仔细观察着来往行人,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以何营生。他这两天一直在镇上晃荡,观察着形形色色的人,观察了两天,却依然没有头绪。
他看见挑着花生干果卖的小贩,看见卖热腾腾包子的小摊,看见卖炭翁,看见卖油郎,看见剃头匠,看见杂耍艺人……可他一无所有,也一无所长,茫然无绪间,下意识的,他又走到了米铺。
米铺在招杂工。
徐木头眼睛一亮,走上前问道:“梁管事,杂工一日能赚多少钱?”
梁管事倒是认得徐木头,他虽然跟大多数人一样轻视傻子,但是徐神医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他笑道:“徐少爷,咱们这儿招的是卸米工,这卸米不过是一个早上的事情,可不按日算薪。”
徐木头好奇道:“那怎么算?”
梁管事道:“按袋算,从门口搬入米仓,一袋米一文钱。”
徐木头道:“梁管事,我想接这活。”
梁管事连忙摆手道:“徐少爷,您是什么样的人家,徐神医还能少你钱花,这卸米的活儿,又重又脏,你这一身细皮嫩肉的,怎能干这活,不成不成。前面的鲜乐居已经开门了,您还是过去买一笼小笼包,再配一碗豆腐脑,撒一点榨菜,滴两滴香油,绝儿好吃。”
徐木头认真道:“梁管事,我爹爹一直有让我锻炼身体,我可以搬米的。”
得了,小少爷想体验人间疾苦,真是吃饱了撑得慌。
梁管事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故作为难的思考了下,方笑道:“那看在徐神医的面子上,就让你试一试吧,若是搬不动可不许哭鼻子。”他给徐木头指了指后门,“徐少爷您去后门排队,卸米的车一会儿就来。”
徐木头走到米铺后门,看到排队的人群时不由得愣了愣,天还是灰蒙蒙的,他以为自己看花眼了,揉了揉眼睛,仔细看。眼前的景象依旧没变,他又揉了揉,还是没变——小门口确实有人在排队,十几个人,但各个老弱病残,看上去不是能搬动米袋的样子。
徐木头走过去排到末尾,小心翼翼地问排在他前面的驼背老太太:“大娘,您也是来搬米的?”
驼背老太太回过头眯着眼睛道:“啥?”
徐木头又小心翼翼问道:“搬米,大娘,您是来搬米的吗?”
驼背老太太大声道:“啥子,你说啥子?”
徐木头以为驼背老太太骂他傻子,他素来胆小,被大娘这一骂,就不敢再问了,低着头默默排在大娘身后。
米车一直没来,小门也没开。
徐木头等啊等,大约等了一刻钟,米车还是没来,小门缓缓开出了小半扇,一只手从门内伸出,拎着一个纸包。排在最前面的人千恩万谢,点头哈腰地接过纸包,欢天喜地的离开。第二个人立马上前一步,同样点头哈腰地从小门里接过纸包。
徐木头有些迷糊了,米袋不应该是很大很大抗在肩上的吗?为什么他们接过的都是小小的纸包,这个纸包看上去都没一只猫重。
终于轮到他,小门里的手没有马上伸出来,一个瓮声瓮气的声音不满道:“年轻人,你有手有脚怎么跟这帮老人家抢这点谷壳?唉,这次算了,下次你不许再来了。”说完,他伸出手,将纸包放入徐木头手里。
谷壳?
徐木头愣住了。
苏求之从河堤下来在,照例去巡视米仓。
此时天光尚早,米仓的门口却已经排起了十几个人的队伍,一个个非老即弱,面黄肌瘦。他们是来领谷壳的。
平安镇是个水乡,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在整个苍暮大陆是排在第一流的。但今年的气候过于多雨,是个小饥年。苏府这样的大户人家自然不受影响,但镇上的普通人家,日常也是一日两餐,以米汤、红薯、葛根为主,而那些老弱病残没有土地的,便是米汤都喝不上。
谷壳原本是可以卖钱的,但入了冬后,苏求之便让掌柜的停止了谷壳的售卖,改为派送,专门留给镇上年老体弱无壮丁的人家。米仓会在清晨开一个小门,给排队的老弱病残每人一兜谷壳,不过是一兜谷壳,领到的人却是千恩万谢,鞠躬不已。
等等?
苏求之的眼睛眯了眯,看着排在正数第三的高个子青年,那不是徐木头?
苏求之没有出声唤他,静静看着他,看着他懵懵懂懂听了米仓伙计一顿训,迷迷糊糊接过了一兜谷壳,抱在怀里不知所措。
揉了揉眉心,苏求之无声笑了笑,伸手打了个响指。
徐木头果然循声抬头,看见是苏求之随即露出灿烂的笑容,他长得极为好看,这发自内心毫不遮掩的欢喜让他原本就郎艳独绝的皮相愈发耀眼。
目光相视的一瞬间,苏求之有些招架不住,轻轻挪开了目光。
徐木头抱着他那一兜谷壳,小跑着走了过来,欢喜唤了一声:“五小姐。”
苏求之打量着眼前人,不知是徐神医名不虚传还是眼前人天生丽质,前几日还被徐夫人打得满脸伤痕,此刻一张脸已是白白净净。
徐木头被苏求之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伸手拍了拍自己脸颊:“我的伤已经好啦,之前多亏五小姐你,五小姐你救了我……”
苏求之看了眼谷壳,打断了徐木头的话:“谷壳可食,但口感极差,徐少爷就不必贪这个新鲜了。”
徐木头用力摇头,连声道:“不是的,不是的,我没有想领谷壳,我是来卸米的,梁管事让我在小门排队等米车。”
苏求之道:“卸米在东门,这是南门。”
徐木头“啊”了一声,迈步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