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 现在要注重的还是太后那边的事。结果,对于此事,宫人的回答依然如同前面所说的那样:太医为娘娘诊脉过后,说需要多加休息。 宋哲宗也不是傻瓜, 自然是能够明白其中的意思, 再想到赵佶那边托宫人带来的信件, 忍不住冷笑了两声。便将目光放在了殿内的大臣头上:“既然娘娘与端王此时有碍, 我们来好好谈谈神迹内的那些内容。” 这样的言论使得在场的官员们心中一凛, 知道官家大概要说些什么。 比如端王之事,又比如打仗之事,甚至是涉及到其他的一些隐秘。 其中,以打仗之事为主。 果不其然, 就听到宋哲宗的声音:“汝等在神迹内看清楚那些后世之人的说法了吧?打仗这种事情是必不可少的,还有军队、武将的情况, 也需要进行调整。朕想, 尔等应该不希望神迹内靖康之变上演吧?” 漫不经心的语气里却充满着威胁,在场的大臣们怀疑, 如若谁提出反对意见,谁就是要将大宋陷于危难,就是大宋的罪人。 尤其是神迹内对于那事用文字描述的非常清楚,不同意不仅官家会有意见,说不得宫外的百姓也会认为他们是危害大宋的奸臣。 于是, 哪怕有些人心里不愿意也咬着牙同意了宋哲宗的旨意。 也只能是旨意, 在对方说话的过程中,没有丝毫商量的态度。 看着是在问他们, 实际上如果谁提出反对意见, 下场可能就不同了。 清楚这点的大臣们自是遵旨, 也自然的获得了宋哲宗的赞扬:“真是朕的肱股之臣,明日朕会下令,你们也将今日的收获整理成奏折给朕呈上来。” 说罢,宋哲宗就摆摆手让诸人离去,他则是去往太后之处。 瞥向官家的背影消失后,殿内的大臣们也松了口气,匆匆走出宫外。但也有些人则是低声交谈起来有关于神迹里的一些内容和晚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尤其是后者,让人格外在意。 也不知道晚上戌时究竟会播放什么内容? 事实上,这个问题几乎萦绕在每个观看神迹投影结束的人心中。 他们一边担心那些后人们讲述的内容让人惆怅、烦躁、火气上涌,唯恐又是什么坏的消息。一边又觉得说不定不是什么坏消息,也许可以从中获取到能够用的上的内容。就像是基因和智商的事情,虽然里面没有细讲,也是对人有点用处的。 再不济,便是从那些不好的事情里挖出有效的经验。可以给观看的人起到相应的警醒,明白其中的道理。 但有些内容真的是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作为受害者的李世民只觉得郁闷。 “观音婢,你说怎么会有人编排朕做那种……”说到一半,李世民都不想开口了。 就算是后面有人澄清,可也着实让人惆怅。 长孙皇后听着他的抱怨,伸出手安慰他,“我知二哥为人,定不会那般做。但会出现那样的情形,定是与二哥在世上的留名有关。他们无法从别处诋毁二哥,便使用这样的方法,将所有人的目光集中于此,从而忽视二哥的政治方面,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李世民闻言,心情顿时好转许多。 要他真是在位多年做出了不好的事,肯定会有人拿着那事来说。 怎么会扯着不存在的问题……李世民脑海里浮现出这般的想法,重重的叹了口气。 他觉得自己还是先想点别的,别被影响了。 怀揣着这般念头的李世民便将话题扯到李隆基的身上,着实那情况让他受不了。接着太子的问题,也让人头秃。他到底怎么回事? 在场的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就瞧着李世民一边惆怅一边揪着胡子,都默契的保持了安静。 这样的情况让回过神来的李世民看向他们:“辅机,你们怎么都不说话呢?” “臣是看陛下心有所想,就没有出声打扰。”长孙无忌听着李世民的问题回答道。 李世民没有继续询问,将视线移到其他几人的身上:“你们几个也是?” 房玄龄和杜如晦正准备开口,却被李世民抬手阻止了。 这动作使得两人欲要说的话只能吞咽到喉中,将话题转移到别处:“臣看时间不早了,陛下是否要用餐?” 这问题问的非常明确且没有任何含蓄,直接就表明,若是李世民不吃,他们就回府了。 李世民也知道将人一天到晚的留在殿内,还不给供饭,有点不太好,就让尚食局将准备好的膳食端上来。 他这话一出,使得在场的程知节睁大眼睛:“原来,陛下您早就让人准备好膳食了吗?” 旋即,他就开始吐苦水,“还以为陛下都忘记了要吃饭的事情,没想到在这之前就想好了。本来还想着要是出宫回府用膳,估计都没有什么可吃的了。果然,咱就知道陛下是不会让臣等饿肚子回去的。” 有些让人无言的话令李世民唇角的笑容消失殆尽,旁边注视着这情景的房玄龄简直是想要捂住额头,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这不是明摆着吐槽陛下吗? 而且,看着陛下的表情,也有点不好了。也不知道他会怎么对待对方呢? 脑海中盘旋着这问题的房玄龄没有多久便听到李世民的问题:“哦?在义贞的心里,朕就是这种人吗?” 程知节似乎没有感受到李世民的言外之意,很随意的说道:“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