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的往造船厂送东西。或是金银细软,或是山珍海味,就一个要求,别那么快完工。” 船要是早造好,造船厂就要挪地方了,毕竟大船都是要从新港那边出发,靠新港越近越好。 这次新港建设的时候,就在附近也建好了造船厂,就等着造船厂到时候搬过去呢。 芦苇县这边本就是一个暂时的落脚点。 但是自从那些官员到这边后,来往的商旅一下子就多了起来,毕竟造船厂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群人,他们平日里的吃穿,都有需要吧? 朝廷又不可能像供给军队一样供给那些人的吃喝,商人有利益自然会往这边来,才三四个月,造船厂附近便已经有了较为繁华的地段。 真要是走了,那些商人的税往哪儿交?再说了,商人一个都没了,土匪们都要没吃的了。 “用读书人的话说,那位县令就是在杀鸡取暖。” “杀鸡取卵。”沈玉耀小小纠正了一下这个读音,邢三娘跟她打着哈哈,说起了一些轻松简单的话题,沈玉耀也没有再问。 吃完饭,沈玉耀在屋里短暂的落脚,明天一早,邢三娘会派庄子里的人去送她,而她只需要支付邢三娘一部分钱财即可。 比在城里雇佣镖局要便宜多了。 沈玉耀来到这个世界后,还是第一次躺在如此简陋的木床上,床的材料一般,造型更是简单,与皇宫的大床相比,简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盖的被子也单薄,三月初的天气还有些冷,于三为沈玉耀升起了一个火盆,烤烤火。 “把窗户闪开个缝,莫要闷着了。”沈玉耀坐在床边,伸手烤火,火苗在她眼底跳动。 窗户推开,窗外是格外寂静的村落。 也就只有在这种小村子里,晚上才会这样的安静,若是在皇宫,此刻有可能沈玉耀还在跟皇帝熬夜批奏折呢。 “太女,明日到造船厂后,要怎么办?” 造船厂里可没有沈玉耀说的什么叔父。 “负责造船厂的人,是工部侍郎朗沪宁对吧?” “正是此人。” 朗沪宁寒门出身,官途和石炳生相似,都是个人能力很强,身后没什么背景的纯臣。 “我记得他前些年间,曾主持过左州的水坝修建,他主持修建的水坝,是左州洪灾时,唯一一座没被冲垮的大坝。你说这样的人,他会被一地县令拿出来的金银海货蛊惑吗?” 左州的洪灾让不少工部官员被问责,连工部尚书都被撸下去了,结果朗沪宁不光没有被降职,他反倒升官了! 和现在那位工部尚书不同,那位工部尚书升官是因为工部需要一个尚书,他本人资格足够,纯靠资历熬上去的。 朗沪宁升官,那是因为人家实力过硬。 但要说朗沪宁会不会被钱财腐蚀,于三也不敢直接下定义。 经过这么几个月,沈玉耀的手下已经遍布京城附近,现在沈玉耀想要知道什么天下大事,都能瞬息之间通晓,可要具体到一个人的性情如何,就需要去查一查了,目前情报组织的功能还没有如此强大。 “人心易变,或许会。”于三给出一个万金油答案。 沈玉耀笑道:“确实,但邢三娘跟我说话时,说一半留一半,还将造船厂的事情,全都推在了芦苇县县令头上,她的话可信度不高,要选择着听。朗沪宁我还是倾向于他没有太大问题,明日去造船厂,就说他是我的叔父吧。” “那真是他的荣幸了。” 当太女的叔父,朗沪宁有点儿幸运。 朗沪宁觉得这是他的不幸。 他为官二十载,是当年皇帝登基时,开恩科的状元。 这么多年官场浮沉,他自认已经懂得了官场上大大小小的规则,当初造船厂的提议被彼时的玉阳公主提出时,他就觉得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任务。 他想躲,可他实在是躲不掉啊! 工部尚书肯定不能亲自出马,左侍郎又非常狡猾的先将新港给抢走了,他这个右侍郎,是又有能力又有空闲,重任不交给他,能交给谁? 第一天来芦苇县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事儿不太好办。 他来到芦苇县的第一眼,就觉得这地方可真穷啊,听说之前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渔村,升为县后,除了名头外,没有任何变化。 在这种地方,让他们造个合格的造船厂就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他和其他京城来的匠人吃什么喝什么用什么?最主要的是住哪儿啊? 总不能跟那些衣不蔽体的渔民住一起,霸占他们的小床吧? 朗沪宁自认不是个多好的官,但他没办法那么不做人。 于是他和他其他人,兜兜转转住到了豪绅丁家。 这个豪绅是祖上荣誉,与朗沪宁所在的朗家差不多,不过朗家再落魄,那也能算得上是寒门,丁家落魄后,还不如个普通农民。 商籍一入,税都比旁人要多三成。 好在丁家还有点儿底子,芦苇县上最大最好的房子,就是他家的,那是个实打实的三进大院,京城里能住这么大院子的人,非得四品官以上了。 一开始朗沪宁也觉得丁家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祖上的余德,可没想到啊,他是越住越心惊,这哪儿是祖上余德,分明是有人在私底下大肆敛财! 如果是普通人便也罢了,结果在背后,是他惹不起的人!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