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什么日子,做一大桌子菜?”张元君晚上回家,看刘艺菲摆了一桌子菜。“没什么日子,就想吃的丰盛一点,坐吧,我给你开瓶酒。”刘艺菲笑道。“你又不能喝,我一个人干喝多没意思。”然后一想,张元君神秘兮兮地道,“你今天要请客啊?”“我请什么客。”刘艺菲示意他猜错了,“没什么,你就塌实坐下吃饭吧。”张元君刚坐下,又被刘艺菲叫起来:“你去小房间里把之前李鞍导演给的那瓶酒拿来,今天喝那个。”张元君指了指餐边柜:“随便开一瓶就是了。”“哎呀,你去嘛。”“好好好,我去。”张元君起身去杂物间找酒。可是张元君在里面翻了半天也没找到,喊道:“你放哪儿了?没有啊。”“你再看看,在那个红箱子后面。”刘艺菲对房内喊话。张元君终于找到了那瓶酒,拿着出来:“这瓶吧,上面写的湾岛特产,你……”张元君没话说了,因为他看见张元英坐在桌子上,笑嘻嘻地看着他,刘艺菲也在笑。“你……”张元君见到姐姐,一下不知道说什么了,“你怎么来了?”不至于哭,但确实有点意外和感动。张元英伸手和弟弟拥抱,张元君说:“不是说下个月回国吗。”“惊喜吧。”张元英道。“黑了,丑死了。”张元君就开始不说人话了。“我会丑?”张元英对自己的外貌可自信了。这瓶酒当然是为张元英开的。席间,张元英说她回国已经确认去服装学院当老师了:“先当个助教,给学生上课,后面花点时间把职称评上去。”张元君笑道:“弄个教授当当,我们家祖上八辈也没出过专家教授,你要当上了,也算光宗耀祖了。”张元英根本不吃他这套:“你不是国家一级演员吗,也算个表演艺术家了,还用得着我光宗耀祖?”张元君得瑟道:“不止我一个,你的弟媳,刘艺菲同志也是。”刘艺菲打了他一下:“你们姐弟说归说,扯上我干吗。”张元君笑道:“这不是也给你长长脸吗。”“我谢谢你啊。”刘艺菲干笑两声。张元君要姐姐在他这里住几天:“我这几天都在外面跑,你在家陪陪艺菲。你那个房子我还没来得及收拾,我明天找人给你弄,弄好了再住进去。”“是万柳书院吧?”“嗯,那套房子离服装学院最近,开车就二十来分钟。”张元英道,“我车呢?”“你自己买一辆就是了,我帮你收拾房子就不错了,还给你买车?!”张元英道:“京牌多难摇啊。”“元英姐你有国内驾照吗?”刘艺菲问。张元英摇头:“没有,我拿的是国际驾照。”刘艺菲建议她这段时间先把国内驾照弄下来:“我这儿车多,你喜欢哪辆开走就是了。”张元英道:“还是我弟媳妇对我好,你这个当弟弟的,没半点用。”张元君有他的歪道理:“弟弟的作用就是娶了一个弟媳妇,不然谁给你车开。”姐姐住在这里,陪着刘艺菲,张元君也放心。第二天一大早,张元君就离开家,前往北航,参加《看不见的客人》的第一场校园宣传活动。上午参加活动,和师生互动,下午来到小西天中国电影资料馆,《看不见的客人》应媒体的强烈要求,在此举办媒体提前看片会。张元君在影片快要结束放映时加入进来,和媒体朋友进行交流。“好!真的好!”这几天张元君不知道听了多少这样的话。“七月初就看你们和《寒战2》的了,不过我看好你们。”“你们明天开院线看片会吧,我明天再来看一遍。”“影评我知道怎么写了,太漂亮了这电影。”也有媒体朋友开张元君玩笑:“被巩丽压了,你也有今天。”晚上,张元君请妻子和姐姐来剧院看自己演出。演出结束三人一起回家。张元君后面几天就保持这样的工作节奏,白天为《看不见的客人》做宣传活动,晚上回剧院演出。星期四晚,《十三邀》播出,《许志远对话张元君》。《十三邀》不算非常有流量的访谈节目,但因为定位比较高端,所以观众也不少。在这一期节目里,主持人许志远和张元君边吃边聊。在片头,许志远就说:“他无疑是个天才,天才脑子里肯定有跟常人不一样的东西,我想跟他聊聊。”许志远画外音:“6月15日,上影节,《看不见的客人》首映。他很忙,我们只能在半夜才约到他的时间。”张元君和工作人员从外走入餐厅,两人见面。打了招呼后,许志远说:“我们边吃边聊吧,这么晚了,估计你也饿了。你有什么忌口的吗?”“我没有,你随便点。”边吃边聊这种形式确实令人放松很多。而且,可能是因为他作家的身份,许志远的访谈确实会更往内心走,会有一点形而上的东西在。比如,他会问张元君:“你是南方人,在北方求学,在北方工作,现在也基本常住在北方,你觉得自己融入北方了吗?”张元君直言没有:“我依然保留了很多南方的生活习惯,我常住京城,但我每年还要回南方老家。”而且由此,张元君提出了一个他此前没在别的节目上说过的观点:“而且这两年我有一种对语言丧失的担忧。”许志远笑了笑,好像意会到张元君要说什么了。张元君解释自己的担忧:“我是南方人,我在北方工作,演戏用的普通话也是以北方语言为主,我单位是人艺,那更不用说了。我老婆说我说梦话都是普通话,我时常担心自己会忘了乡音。我不知道你们作家会不会也有这种想法,我在南方出生成长,但我却在用北方的语言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