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心村离田水村近,瘟疫感染的村民也最多,死亡人数排五个村子第二。 相当于死亡人数仅次于田水村。 是以,田心村就空置了很多屋子。 田心村的屋子多数是用砖瓦建成,有很好的防护功能,既能防日晒,还能雨淋。 陆七七就让村民把竹子,全部拉到一座砖房的院子。 用这院子专门做造纸的工坊。 这竹子造纸的第一步,就是要把竹子的表皮去除。 这个很简单,田心村的老木匠,做棺材都牛得一批,手上刨花的刀也不少,用来刨竹子自然也不在话下。 于是村民们就把竹子青色的表皮,用刨刀给刨下来。 青皮被刨下来,失去外衣的竹子,露出浅黄色的竹身,陆七七便让村民把竹子打烂成条。 一时间,院子里尽是竹子捶打的声音。 “可以了。” 陆七七看着捶打成条的竹条,“把它砍成两段,捆起来扔去后院的小溪,泡上二十日再取出来。” 村民之前为了让牛车好运送竹子,便把竹子砍成了一米五长短,现在砍成两段最合适不过。 村民按照陆七七说的做,处理完后,赵志伟又带着人把院子里清扫干净。 村民们走后,赵志伟也打算向陆七七告辞。 还没等他开口,院子里就传来一声尖锐的声音。 “她们说你在这我还不信,你不好好在家读书,对得起我和你爹,还有你媳妇吗!” 陆七七听见声音,就往院门看,只见一个身穿藏色衣服的妇人,快步走进院子。 她甚至都没发现院子里还有旁人,直接伸出手去抓赵志伟,“赶紧跟我回去,咱们一家人这么苦,都是为了谁啊! 还不都是为了你!” 说着,妇人就把赵志伟拉出两米远,“让你不去卖字画,你就跑来干苦活。 你要干苦活,还读书作甚!” 赵志伟甚至来不及解释,就被他娘拉出了院子。 陆七七看着消失不见的两个身影,无奈地摇了摇头。 她想到如梅手心的伤,想必是为了供赵志伟读书,干活所致。 一时间,觉得这赵志伟怕不是妈宝男吧? 要真是这样,那就真的有些可惜了。 正所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要是自己的媳妇都护不住,还要饮媳妇的血过日子。 即便是今后考上功名,也保不齐他不会抛弃糟糠之妻。 不过这些都是她的发散思维,做不得真,继而把院门关上,回了自己的小院。 回到小院,几个妇人还在做馒头,如梅也加入其中。 李婶子不知道说了什么,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就连一向不爱说话的如梅,也不禁笑出了声。 陆七七回来就看到这一幕,她看到如梅的笑脸,想必她还不知道自己的丈夫,被婆婆板着脸拉回家。 陆七七没有打扰她们干活,而是回了屋,然后进入空间的小木屋,一阵翻箱倒柜。 “找到了。” 陆七七翻出一本书,这本书是她在土匪窝收的,想必那个土匪头子不知道是什么,只是知道这个时代的书值钱,就留了下来。 这本书,陆七七闲暇时候,拿出来翻看过,里面的内容不错,想必能帮上赵志伟。 她打算把这本书给赵志伟,为他在考取功名的道路上,铺砖添瓦。 这本书比较深奥,她当初给周六的时候,那段时间,周六一有时间就捧着书苦读。 还是鲁氏发现周六的不同,说他每日抱着书,眉头皱得像个小老头,担心他读书钻牛角尖。 陆七七知道后,有些哭笑不得地把书收了回来。 妇人们做好了馒头,还要赶着回家做饭,纷纷离去。 这时,陆七七喊住了如梅,她把书拿出来,递给如梅道,“这书你让你丈夫誊抄一份,再还我,他应当知晓我的意思。” 如梅站在原地愣了一下。 “拿着啊!”陆七七不等她反应过来,直接把书塞进如梅怀里。 如梅抱着书,深深向陆七七鞠了一个躬,而后就跑了。 陆七七也不甚在意,转头就对李昌龙道,“二哥,今日杀鸡吧,我想喝鸡汤了。” 李昌龙听到陆七七难得嘴馋,哪能不答应,笑着说,“好,二哥今日就给你煮。” 这边如梅抱着陆七七给的书,像是得了什么不得了的宝贝,一路小跑回家。 一进院子,她就听到了自己婆婆哭喊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 那声音哭得撕心裂肺,让她身子忍不住抖了一下,而后才慢腾腾地回屋。 一进屋,如梅就感觉到自己身上,聚集了三道目光。 赵志伟的娘袁氏,见如梅回来,抹了抹脸上的眼泪,道,“二丫,回来了就去灶房做饭吧。” 二丫就是如梅,她点了点头,进了趟屋,把书放在书桌上,就去了灶房。 灶房离堂屋近,赵志伟家的房子是木房子,隔音不如砖房好。 如梅把柴火放进灶里,就听到袁氏的声音,“我听你同窗说这几日,你都不曾去学堂读书。 要不是听他说,我和你爹都还被蒙在鼓里,你这么做对得起我和你爹吗!” 坐在一边的赵父一声不吭,只是眼底透露着淡淡的失望。 赵志伟听完他娘的话,丝毫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他道,“咱们一家老小,靠如梅一个妇人做活,养活一家。 如今你们还想让她,赚钱供我读书,一日五文钱,她一个妇人,要做多久才能买上几张纸啊!” 说到这他就觉得惭愧,要不是赵婶子的话提醒了他。 他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自从瘟疫过后,他的爹娘就不下地干活了,妄想着他这个儿子考上功名,让他们衣食无忧。 再也没有瘟疫前,一家和睦的样子。 为人子,他不能指着自己的父母去不干活,要供他继续读书。 但是他也不能让一家子,像吃人血馒头一样,咬着如梅一个人啃。 他一个大丈夫,必须要有担当,他道,“这书我会去读,我已与夫子告假,等挣齐了束脩,就去学院。” 袁氏泪眼婆娑地望着自己的儿子,不解他的话,她道,“夫子不是说束脩可后补,等你考上功名,这束脩再还给夫子不就得了!” 说到最后,袁氏甚至怀疑自己的儿子,是不是书读傻了,夫子这么肯帮他,他居然不领情。 这是要气死他们夫妻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