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朕没什么好问的, 朕驾崩之后,皇后上位是她的本事,成王败寇, 自古以来都是这样。】 李二凤看着稚奴的话, 不知怎么回事,心里突然有些不舒服。 他怎么从稚奴的语气中, 听出了一种命不久矣的释然之感?! 【唐太宗李二凤:稚奴那边如今是什么时候?】 李治被父皇的话问的一愣, 但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了起来。 【唐高宗李治:父……父皇,如今是公元670年。】 李二凤思索了片刻后, 就想起了前面天幕所说的稚奴去世的时间。 他记得是说的五十六岁,稚奴是贞观二年出生的, 那就是公元628年, 加上五十六,最后是683年,距离670年可还有十多年啊怎么稚奴的语气听着不太对劲? 但是现在李二凤又不好多问, 人太多,他还是想给儿子留些脸面在。 【则天皇帝武曌:既然高宗皇帝无可问之言, 那就该朕了! 在座的诸位皇帝,如何能让武氏一族顺利延续!】 【汉武帝刘彻:你这个延续是指家族延续还是皇位延续?】 也不怪刘彻会问出这句话,他可是知道则天女帝晚年被自己的儿子联手大臣给逼迫退了位的, 说到底则天女帝并不是心甘情愿退位的,如今她有了选择,肯定也是想改变这个结局的, 端看她能不能在唐太宗和唐高宗面前大方承认自己的野心了。 虽说不是在同一个时间线,但三人的关系错综复杂,也许则天女帝还有点顾及? 然而武曌的回答,让刘彻微微有些惊讶, 因为在他说话后,武曌直接就大方承认了,丝毫没有半点迟疑。 【则天女帝武曌:当然是皇位的延续! 都说了成王败寇! 能做皇亲贵胄,为何还要做回外戚?】 这话一出,李二凤也没有出来反驳什么。就如武曌所说,能让后代做皇帝,为何还会甘愿退出去。 历史上的武曌能将江山还给李家,那是因为被儿子逼迫,根本就不是自愿的,现在有了其他的选择,肯定是率先解决这个问题了。 是人都有野心,只不过与野心想匹配的能力者,那是少之又少,既然都成功了,那为什么不做的更绝一点? 换做是他处在武曌的那个位置,只会做的比她更干净,毕竟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始皇嬴政:那就要看你在朝中的支持者如何了! 如果过半,且能力也出色,那就直接动手,不需要过问朝臣的意见,将之你看好的武氏后代立为太子,并加之为其拉拢势力。 如果朝臣处于观望状态,那就徐徐图之,多寻找有能的文臣武将,自己培养势力。】 【汉武帝刘彻:朕觉得有点难度,女子之身本就诸多不便,且李家已经掌管天下多年,手里的根基那比之则天女帝深厚了不知道多少倍,妄想短短几十年推翻李家的统治,扶持一个外戚子弟登基,朕觉得吧,也许则天女帝从新找人生个孩子,然后再扶持他登基都比这容易。】 【汉昭烈帝刘备:说到底,还是因为唐朝并没有覆灭,只是改了国号,根基还是在李家,这跟灭国又建立新的政权不一样。 想要皇位长久延续在武氏一族,拉拢、联姻,总之将势力全部划分到武氏那边,说不定还有两分可能。】 【魏文帝曹丕:哪用得着那么麻烦了,杀光李家的后代也能行,不过你要有这样的能力才行!】 【明成祖朱棣:先控制住李隆基也成,没有罪魁祸首,政变应该很容易压下去。 前提是你自己大权在握,军符在手。】 【康熙玄烨: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既然都已经登基了,那就把事情处理干净!别心软!】 武曌认真的考虑了大家说的几种方法,发现都不怎么容易实现。 她如今贵为皇帝,但那些个世家大族并不是很买账,想要联姻拉拢,可以啊,送出来的都是庶子庶女,或者不受宠的。 至于杀光李家后代什么的,她怕是刚动手,就会被底下的人联手给造反。 说来说去,目前最好的办法,居然是控制住李隆基? 不过如今的李隆基才五六岁,控制那么大点孩子能做什么? 且如今知道李隆基是潜龙的不在少数,朝中的大臣怕是对她早有防备。 既然如此,那不如先稳住收拢兵权,然后再来慢慢谋划! 既然已经知道李隆基以后会动手,那么她就时刻派人去盯着他么得动向,还是其他几位大臣的,将之主动权牢牢得罪掌握在自己手里。 【宋太、祖赵匡胤:都说完了,是不是该朕了! 朕也想问问,后世之中,朕的子嗣那个评价最高。】 赵匡胤现在对于选谁做继承人那是头疼的很,他宁愿出去打仗,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头疼。 但是偏偏这个问题又绕不过去。 现在好了,有这么多人出主意,他绝对能远处最适合的继承人! 不过他现在就两个儿子,是不是太少了一点儿? 【明仁宗朱高炽:次子赵德昭,因为宋太、祖长子早夭,所以赵德昭也是长子,但其因为父亲的责骂自杀而亡,可见其心性懦弱,并不适合作为皇帝。 至于最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