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不幸中的万幸,杜甫在逃到四川的时候,碰到严武和高适,二人见杜甫穷困潦倒,便出手接济,安置了杜甫一家人,杜甫也得以暂时安定下来。】
【这样相对安稳的生活过了几年,期间自然也不是一帆风顺,他住的草堂被秋风刮破,他由此想到那些天下寒士的生活,写出了那首千古流传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不久之后,好消息传来,叛乱终于被平定,杜甫简直欣喜若狂,当即提笔写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的生活也因为叛乱平定,有所好转。他的好朋友严武推荐他做了检校工部员外郎,也就是严武的参谋,但是因为严武不久之后去世,杜甫这个职位也随之没有了。】
【没办法,杜甫只能离开成都,另寻出路。他到了夔州,在都督柏茂林的照顾下,暂时在这里住下,帮着公家代管公田,自然,为了维持生计,他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亲自劳作。】
【这时候,他的诗句和少年时期已经大相径庭。少年他登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时他却只能感慨——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安稳的时光总是短暂,随着不时发生战乱,杜甫又开始各地逃亡之路,晚年漂泊不定,59岁那年,他在赶往岳阳的水路上,在一艘小船上,不幸去世。】
【杜甫前半生是幸福的,后半生却是多灾多难,十分坎坷。也许正是因为这些人生阅历,杜甫才能写出那么多忧国忧民的诗句,而且他的诗也被誉为“诗史”。】
【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杜甫活着的时候,其实他的才华并不被当朝认可。】
【直到杜甫去世43年后,他的孙子杜嗣业准备将他迁葬回河南洛阳。为了以表重视,杜嗣业特意邀请元稹为其做墓志铭,元稹翻开杜甫的诗作,惊为天人,他竟不知道,杜甫生前,竟写过这么多令人拜服的诗句。】
【元稹不禁夸赞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随着元稹的大力宣扬,杜甫的诗句也被当时的文人才子熟知,不少人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韩愈盛赞“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论。”】
【白居易也对杜甫的诗句大夸特夸“贯穿古今,络缕格律,尽工尽善。”】
【其实,说起杜甫,很多人就会想到李白。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白和杜甫,作为诗仙诗圣,也曾一起游山玩水。李白比杜甫大十一岁,李白是44岁那年,遇到了33岁的杜甫。】
【两人见面,一拍即合,感情特别好,好到什么程度呢——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不仅如此,两人还写诗互赠。李白写“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由来太瘦生,总为从前做诗苦。”杜甫便回赠“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当然,两人不久之后,便分别了。杜甫却一直很挂念李白,写过很多关于李白的诗句。】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而且,杜甫还不是想一次两次就算了,透过诗名,就可见杜甫思念有多深。那是《春日忆李白》《冬日有怀李白》甚至《梦李白》《天末怀李白》……】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样的诗句,可谓是杜甫对李白文采最高的赞誉。】
【当然,也许是失传,也许是李白个性洒脱,他和杜甫分别后,我们目前能找到的,只有一首思念杜甫的诗——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很多人因此,觉得这段友情不平等。不过我觉得,两人在历史的长河里,能有缘成就一段友情佳话,便已经很有纪念意义了。杜甫的思念和崇拜,与李白有关,也与李白无关。】
【好啦,今天的盘点到此结束,明天便是压轴大戏,盘点李白。这个系列也即将到达尾声,希望大家多多理解和包容,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