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写一些针砭时弊的故事。 因为小说家着眼的是民间言路,且没有多少系统的政治主张,所以很快就变成了不入流。不过小说家的思想却一直流传后世。 无论是唐宋的传奇故事,元朝的戏曲故事,明清的话本故事,都有优秀的文学家借虚幻的故事描写当时的社会状态,讽刺现实。 所以如墨家、农家等诸子百家一样,完整的学术团体架构虽然消失了,但是他们的思想一直流传后世。 “希望他们搜集故事的时候,不要进行太多夸张的加工。”朱襄扶额,“我就是为了破解迷信才这么做,结果我成了新的迷信?” 张若笑道:“我能理解你的郁闷。不过庶民愚蠢者众多,他们必须要选一个神灵来信,不如信你。” 朱襄嘴角抽搐:“我可不想被做成泥塑雕像,摆在寺庙中遭遇烟熏火燎。” 张若大笑。 朱襄本来以为只是一些让人尴尬的传闻,算不上什么大事,顶多让他一些行动更加的便利。 没想到,这个传闻,居然给他引来了一桩大事。 李牧收复了云梦泽,即洞庭湖周边远楚国的附属国之后,朱襄忙完了黔中郡西边建造梯田的事,就启程去云梦泽,勘察云梦泽的水土情况,看要怎么排水筑田。 当朱襄到了云梦泽,在水边观察钉螺情况时,一个小孩突然从水里钻出来,吓得卫兵差点放箭。 那小孩说着叽里咕噜的楚语,对着朱襄不断叩拜,把头都磕出了血。 朱襄在咸阳学会了简单的楚语,用不太流利的楚语道:“说慢些,你遇到了什么事?” 张若阻拦道:“朱襄,你应该先惩罚他。你如果不处罚他,以后你会遇到很多麻烦。每当他们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都会来找你。” 朱襄叹气:“我知道。好,将他罚去军营为奴,但我也要听听他为何敢拦我。庶民都怕官吏和兵卒,他这个年龄的孩童更应该如此。他连命都不要了,恐怕真的有大事。” 张若无语地瞪视了朱襄许久,然后让朱襄退到一边去,自己审问这个突然从水里冒出来的小孩。 朱襄讪讪地走到一边,自言自语:“张公与我没认识多久,就开始嫌弃我了吗?” 奉命保护朱襄的秦王派来的亲卫很想说话,但他怕以下犯上,只能忍了。 朱襄公你自己反省一下啊! 张若原本很不耐烦,以为又是谁病死了谁饿死的小事。但随着小孩进一步的解释,张若的神色逐渐凝重。 朱襄在树荫下等了许久,张若才走过来。 “真是麻烦。”张若叹气,“秦国虽重视巫蛊,但楚国真是……不愧是蛮夷。” 朱襄眼皮子跳了跳。秦人居然也有骂别的国家蛮夷的时候? 张若道:“朱襄,你先回最近的城池休息。我要领兵离开一阵子。” 朱襄惊讶:“领兵?难道那个少年是说哪里出现了匪患吗?” 张若按压了一下眉头,道:“比匪患更麻烦。你知道楚国重神灵吧?” 朱襄点头。 张若道:“楚国不仅重祖先和先古的神灵,还把山川河流树木动物都视作神灵。城镇还好,村庄尤甚。” 朱襄皱眉。张若所说的,应该是楚国民间还拥有大量原始崇拜。 原始崇拜大部分都很血腥,多用血祭之法。难道哪里出现了大规模血祭? 这并非什么恐怖故事,而是这个时代真实会发生的事。 因为战乱频繁,封建制度和奴隶制度又正纠缠不休,以前血祭大多是用奴隶,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没有足够的奴隶,就可能用战俘,甚至用平民。 当民间原始崇拜的宗教势力足够大的时候,他们遇到了有瘟疫、或者外来者聚集的村落,就会将其作为祭品而进行屠|杀。 朱襄看向那个孩童。 他意识到了一件事。云梦泽周围虽然属于楚地,但因为是楚国放逐被他灭国的遗族,所建立的诸多部落式小国的地方,所以这里的平民不一定会说楚国官话。 朱襄会说楚国官话,在这里和平民打交道,仍旧靠肢体语言比画。 这个小孩却能说一口流利的楚国官话,那么他很可能不是这里的土著。 朱襄问道:“他是为躲避战乱,从楚国腹地而来的外地人吗?” 张若眉头微微耸动。朱襄难道已经猜到了?他感慨朱襄的才智果然名不虚传。 此事不算什么需要瞒着朱襄的机密,既然朱襄已经猜到,张若就不再卖关子。 “他们确实是外来者。楚国曾经想巩固这里的统治,所以从国都和鄂邑等地迁徙了许多平民来这里垦荒。当武安君将楚国从这里赶走之后,楚国的腹地从江水转移到了淮水,官吏和兵卒也纷纷撤离。” 简单来说,楚国都城迁徙之后,这些垦荒的人就相当于被抛弃了。所以当这里的土著居民要祭祀神灵的时候,这些外来者的村庄就被选成了祭品。 再加上楚国将灭亡的遗族本来就对楚国有仇恨,他们彼此之间自然攻伐不休。 而遗族有后援,垦荒者在楚国势力转移之后,就变得孤立无援。他们的人几乎沦为了奴隶,每年在当地庆典的时候都要送活人充当祭品。 民众对苦难的忍受程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