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昼的时候,日头还挂在半天空,老枫树底下便传来喧天的锣鼓声响。 接着又是炮仗的清脆声响。 等到这些声响过后,丝竹管弦之音下,戏角儿们粉墨登场。 台上咿咿呀呀,台下人声鼎沸。 台上唱念做打,台下人头攒动。 村民们吃过晌午饭就扛着长条高凳过来抢占有利位置,几个媳妇簇拥着老太太坐在中间看戏,小孩子们可是坐不住的,满场地的疯跑,追逐。 长坪村唱大戏,不仅热闹了本村,还把周边十里八村的相亲们吸引了过来。 附近镇上的小摊贩们,也闻声而动。 戏台子边上,卖甘蔗的,炸油条的,一个接着一个。 孩子们喜欢啃甘蔗,老人们喜欢吃油条。 一文钱一根的油条,对于这个时代,这个经济水平下的大部分庄户人家来说,可是稀罕东西呢。 一年到头也就去镇上赶集的时候吃吃。 这会子,大人们卯足了劲儿,买个十文钱的油条,给家里的孩子和老人过过嘴瘾儿。 如果再接了亲戚家的孩子们过来看戏,也顺带买两根。 回头跟亲戚一说,大家都开心。 孙氏和大孙氏也扶着孙老太过来看戏了。 曹八妹抱着绵绵,萧雅雪抱着骆宝宝,皆尾随其后。 杨若晴在干嘛呢? 卖油条,买甘蔗。 对于现在的五年前的自己,这些东西可舍不得买。 而对于如今的财力,呵呵,用庄户人家的土话来说,就是躺在里面吃也吃不完! “嘎婆,来,吃油条,热腾腾刚出锅的呢!” 杨若晴买来了油条,献给孙老太。 孙老太笑呵呵道:“先给绵绵和宝宝她们吃,我不急。” “哎呀,我买了一大捆呢,大家都够吃的。”杨若晴道,给孙老太她们人手一根。 还剩下一些,孙氏便做主给了坐在她们附近的几个同村人家的小孩子。 “晴儿啊,这么好看的大戏,你奶咋不过来看啊?”孙老太问。 杨若晴笑着道:“送晌午饭的时候我跟她说了,她说她眼都瞎了,没啥好看的,还不如在家睡会呢。” 孙老太几个都笑了。 孙氏道:“你奶虽说没来看戏,可她也喜欢吃油条,我去买点油条等她趁热送去。” 妇人说着,就要起身。 杨若晴赶紧按住她:“油条我这就去买了送去,娘你就安安心心陪着嘎婆看戏吧!” …… 买油条的时候,刚好遇到杨华梅和王栓子小两口带着大白和小黑过来看戏。 杨若晴多买了两根,大白小黑一人一根。 “我给我奶送油条去,趁热才好吃,姑你们先去看戏吧,我回头再来找你们。”杨若晴道。 杨华梅笑着点点头:“晴儿你还真是有心了,我这个做闺女的,都没买油条给你奶送……” 杨若晴拍了拍杨华梅的肩膀:“你买我买都一样,不用分那么清,好啦,你们赶紧过去吧。” …… 远离了老枫树下的喧闹,杨若晴来到了村北头老杨家的老宅门口。 隔壁邻舍都看戏去了,这里显得有几分冷清。 尤其是从大房正门进去,大房二房那一间间上了锁的屋门,以及那个被陈金红撞破了护栏没来得及修补的天井…… 一种迅速凋零的落寞感觉,突然涌上了杨若晴的心间。 恍惚间,她想起了曾经。 那个时候,大伯,二伯,二妈他们都还在。 每回打从这里经过,都能看到大伯那故作儒雅的样子。 他是全村的‘妇女之友’,虽然为人很世故,在家族里面最喜欢和稀泥,还跟四婶苟且…… 活着的时候,让人很不喜。 可这真的走掉了,时间一久,他生前的那些讨人嫌的事渐渐被淡忘。 剩下的,竟然还有一丝追思,一丝惋惜。 要是大家都在,那这堂屋可热闹了,人啊,不管你多强硬,骨子里,都是害怕孤单的。 就这样胡思乱想着,杨若晴来到了后院。 西屋的屋门也锁了,估计人都去看戏了吧。 就东屋里传出声响,是鸿儿的哭声,还有谭氏嘀嘀咕咕自言自语的声音。 不用猜,杨若晴都知道老太太这是在咒骂陈金红。 进了东屋,果真看到谭氏坐在床边,床边放着一只摇篮。 鸿儿躺在里面,正在哭。 边上,金氏正在那手忙脚乱的拿碗冲泡这米糊。 “奶!” 杨若晴唤了谭氏一声,快步来到摇篮边。 谭氏听到杨若晴的声音,道:“晴儿快过来帮忙瞅瞅,鸿儿醒了就一直哭,我摸了下他屁股,没尿,也没拉,许是饿了还是咋滴,你给帮忙瞅瞅。” “好嘞!”杨若晴应了声,赶紧放下手里的油条过来把鸿儿用小被子裹着给抱起来,在屋里踱着步子,来回走动着,哄着。 金氏终于弄好了米糊端了过来,“我来喂。” 杨若晴道,一手抱着鸿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