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像是看电影一样,看着战场的一幕幕出现在自己面前。 他看到了自己的军队在对战中几乎所向披靡的时候。 朱棣的心里复杂万千。 “若是父亲能够见到这一切,我想让他知道。我!朱棣!会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姜烟看着走近了那一幕幕幻境的朱棣,他在幻境中杀红了眼。 同样都是姓朱的,既然只有坐在九五之尊位置上的人才可以堂堂正正,无所畏惧的活着。 那么,就换成他去坐。 他坐,一定比那个只会听几个老臣话的毛头小子好。 建文三年,在燕军渡江,直奔应天府。而后,一场皇宫大火,成就了明朝二代的雄主,明成祖。 他眼中的那个毛头小子却在大火中失去踪迹。 南京的皇宫里还弥漫着火烧的味道。 朱棣穿着厚重的铠甲,一步步走到最上面。 他曾经无数次在底下的大殿,抬头仰望父亲。 如今,他走到了这上面。 大殿的周围还有倒下的尸体,外面的宫人们四下窜逃,燕军的呵斥声不绝于耳。 “当皇帝的滋味,怎么样?”姜烟抬头看着朱棣,他闭着眼不知在想什么。 随后,朱棣的唇角缓缓上扬,笑声从他的唇齿间泄出,愈发明显起来。 “当皇帝的滋味?”朱棣轻轻拍着身下的龙椅。 掌握生杀大权的感觉当然好。 可坐上这个位置后,他突然就明白为什么父皇当年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时候,会针对功臣,针对商人,针对丞相之位。 都说高处不胜寒。 他到了这一刻才知道,这句话的意义。 朱棣站起来,之前的复杂情绪和颓然尽数消散。 当皇帝,要虚伪。 所以他要让自己得位的原因必须正确。 他没有篡位。 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 当皇帝,要威仪四方。 所以他要建造最大的海船,要让当年大唐万国来朝的景象在他所治理的大明再现。 不仅如此,他还要施威八方,让外邦的人都记住大明皇帝始终是这天下共主! 当皇帝,要青史留名,让后人仰望。 所以,朱棣派人编撰《永乐大典》,要成就一本万书之书。 朱棣的步伐越走越快,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站在皇宫的城墙上,看着前方。 “我曾经以为,当了皇帝就可以毫无顾忌。可以做自己许多想做,但又不敢做的事情。” 朱棣背着双手,指着身后被大火烧过的宫殿,说:“可后来才知道。我握住了权利的同时,也背上了枷锁。” 不管他再怎么粉饰太平。 夺取侄子帝位的事情像是一根刺,扎在朱棣的心里。 他堵不住悠悠众口,也不能让所有人都忘记这件事情。 所以,他选择离开南京,迁都北平。 北平才是他的龙兴之地。 不仅如此,那里还有他奋斗半生,与之对抗的敌人。 大明的战争从未结束。 而大明的天之子,铁血才是他的本色。 幻境里的朱棣逐渐沉迷在他守护的帝国中,姜烟看着他抬手一挥,幻境中的紫禁城拔地而起。 再翻手一覆,大明铁甲出兵的同时,南方的港口也有大船缓缓驶出。 幻境在这一刻成了朱棣手中的玩具。 姜烟看着南方的巨木从深山中顺水运出,只两湖之地便有十万民众入山。 还有山东烧制的城砖、苏州松江制成的“金砖”。 举全国之力,修建紫禁城的同时,朱棣还不忘率军出征。 整个大明由上至下的,都忙碌起来。 “郑和可在?”朱棣看着还未建成宏伟宫殿的空地,胸中气概万千。 但这还不够。 远远不够。 郑和安静的出现在朱棣的身边。 尽管是宦官,可郑和不仅容貌俊美,身材还孔武有力。 在外交官的这个身份之前,郑和在朱棣身边其实也时有作战。 靖难之役时,郑和在战场上更是多次立功。 作为朱棣的亲信,由他远航西洋,也能代表他的形象。 “皇上!”郑和跪在朱棣身边,双手捧着一卷明黄色的圣旨,抬头仰望他的皇帝陛下:“臣,定不负陛下嘱托!” 姜烟完全插入不进去这君臣之间。 准确的说,是她只能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朱棣在位时的一切。 如果说朱元璋不愿面对的是妻子和长子的离去。 那对他来说是痛彻心扉。 那么,朱棣不愿意面对的,是有人对他的皇位指指点点。 包括,他坐在这个位置上做出的所有决定。 所以,姜烟完全涉足不了朱棣掌控的幻境。 她只能站在旁边静静的看着。 好在,如今掌控权按照他们进入幻境之前的安排,到了郑和的手中。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