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辰说道:“读了一上午书, 我想去玩会儿。保成呢,他来找我没?” 一群人簇拥着这一个人往屋里去,脚还没跨过门槛, 屋里已经倒好茶摆好苏辰爱吃的点心。 躺在软椅上吃吃喝喝的苏辰,觉得他快被懒人生活腐蚀的差不多了。 复康、连山、归宁三个人,却都看出自家王爷兴致有些不高的样子,但三人也都不知道该怎么问。 好在没一会儿, 王爷就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连山,我的医书呢?” 怎么把师父给他的医书找个合理的途径拿出来,可费了苏辰不少脑细胞。当日进京城, 他就没料到一进来会到了皇宫去。 之前是一路跟着流民走的, 医书自然是在空间里放着, 所以到皇宫的他就是揣着两个大红薯的小乞丐。 想看医书的话,在一群人十几双眼睛盯着他一个的时候,想把医书拿出来看, 是非常困难的。 他是趁着前两天自己出宫的机会,回来的时候把医书拿出来光明正大的带进了宫里来。 但连山刚把书拿过来,苏辰就起身出去了。 “王爷, 等等奴才。”后面几人异口同声。 --- 苏辰想到红薯才想起, 他已经有好多天没有去看乾清宫东边的红薯了。 上次看,还是和阿玛一起去收水稻。 一片苍绿的红薯叶在秋风中晃动着脑袋, 不看下面的红薯, 这还像是能继续长的, 因为许许多多的红薯叶子都正绿着呢, 半分枯黄的迹象都没有。 负责看守这一小块儿地的常太监见过礼跟在一边, 说道:“奴才还想着这两日就去请示王爷一声, 说不定哪日就要下雪,这些红薯该怎么处理呢。” 常太监把这小小的一亩红薯照看的非常好,苏辰下意识想道谢,改口笑道:“挖了吧,宫里不是有喂兔子吗?把这些红薯藤收起来喂兔子。” 常太监:第一次见到这么会过日子的爷。 “得嘞,你稍等着,”常太监躬身说道。 话还没完,就见王爷袖子一撸,接过一个小太监递上来的铁锹,亲自下地搂秧子撅红薯去了。 常太监吓一跳,万岁爷种地可不是这么种的啊,您小爷,太吓人啊。 “快快快,都来撅红薯。”也顾不得什么了,常太监把这周围的太监宫女都喊了过来。 曹寅和几个銮仪卫同僚正要下值,从不远处经过,看见辰亲王在田里干活儿,也都凑过来。 结果就是,苏辰才撅两颗一串串的红薯出来,没来得及感受丰收喜悦呢,小小一亩红薯就被撅完了。 仔细数了数,竟然有十八人干活儿。 苏辰:既然这样,明年他在外面找一大块地,全部种上红薯,到时候这些人都喊来给他干活儿。 康熙今天收到一份折子,是安徽巡抚靳辅上的,其中谈到的对黄淮的治理,让他眼前一亮。如今正愁着没有治河良才,眼下不就是一个? 不过没有听说过靳辅有这方面的才能,康熙还是想再选更合适的。 因此今天一上午康熙的心情都不错,听着外面热闹走出来,先看到的就是辰儿抱着两团红薯有些懵懵的样子。 “怎么了?”康熙笑着拦住儿子的脑袋揉了揉。 “我想,来年多种红薯给他们找活儿干。”语气里全是没有充分体会到丰收的怨念。 康熙的心情更好了,弯腰把一串红薯提起来,心里一数竟然有十几个,大的比成人的拳头还大,小的细细长长的。 “这能有七八斤?” 苏辰现在知道了,清朝的一斤有十二两,看了看他阿玛手里的一串红薯,点头道:“约摸有。” “一个疙瘩便有这些,一亩地能有七八石。”康熙计算着,脸上的笑容灿烂起来:“这般来说,红薯的确是能够活百姓的好物。” 一道谕旨已经在康熙心中形成,既然红薯是陈家先祖最先引进的,他们的后代子孙又致力于扩大红薯的种植,便给他一个官做做。 等保成过来的时候,红薯们都已经整整齐齐地装在了筐子里。 苏辰宣布:“下午我要去皇庄看看,顺便把这些红薯带到街上卖卖,你们谁去?” 被问到的康熙和保成,很清楚这样做可能会被御史弹劾,但还是很感兴趣怎么回事? 保成先举手:“哥,我跟你一起去。” 此前几天苏辰已经去皇庄上看了两次,头一次看看皇庄的布置,将自己需要到的蒸馏锅,大蒸锅,大铁炉等等的“设备”都画在图纸上,叫庄头对皇庄先做一个初步改造。 第二次去是看工程进度,顺便在宫外的集市上逛了逛。 而这两次他都没有带保成,保成是东宫太子身份特殊,不止有奴才们盯着他,还有很多关心国家的臣子。 上一次南苑围猎叫小家伙一起去了,回来之后阿玛那里就收到好几本建议的折子。 折子这事儿上,阿玛从来都是叫他看的,有时候看他闲着经过,还要拉他把一些不重要的折子挑出来。 因此为了让阿玛少看两道规劝的折子,苏辰前两次出去都没带保成,这次卖红薯要带他,更多是想让他有一个完整的童年。 没想到他那根本没有童年的阿玛,也跟着童心大发了。 就在十月的这一个下午,在安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