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给大户送喜气和财气了,咱们来的次数越多,吃喝的越多,我哥这里的喜气和财气也越多!” 面对这种自来熟,会根据不同的场合随时随地的调整气氛,逗人们开心的小美女,别人还能说什么呢? 随后兰黛佳就像回到了自己家一样,拽着张丽华,在几个屋子里出出进进,帮着干这样那样的活计。 张跃麟对兰展武说,要不就让他帮着给炖一锅鲤鱼吧。在此之前有几次,张跃麟在金矿上吃过兰展武亲自给炖的鲤鱼,他认为味道相当不错。 兰展武本来就太想给帮忙了,这正好有了他的用武之地,为此他赶紧跳起来,去南面的厨房给开肠破肚操持炖鱼的事情去了。 张跃麟的三个嫂嫂和村里另外几个女人,在兰展武的指挥下,也迅速的帮着他给鱼刮鱼鳞,开肠破肚,做着这方面的辅助工作。 正好刚才拉回来的这些鲤鱼,应该是在县城买的时候就是刚从水池里捞出来的,虽然脱离了水,但是绝大部分鱼还活着,不断地张着嘴甩着尾巴,他们做起这些事情来也简单高效。 一个多小时以后,在人们酣畅淋漓的喝酒,大口的啃牛骨头的时候,一大锅炖鲤鱼,也开始出锅了。对于当时边塞县的农村人来说,吃喝的酒宴主要还是以猪牛羊肉为主,在这两三年前,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五的农村人,甚至都还没有吃过鱼肉。而且事实上他们压根就不喜欢吃,他们都不知道怎么做。按照人们的说法,一股鱼腥味儿,死肠烂肚的,太难吃了,比起他们的猪牛羊肉来,鱼肉简直就不叫肉。 但是今天炖鲤鱼的味道,与人们之前偶尔吃到的鲤鱼的味道完全不同,大家都说香,很香。 今天兰展武炖的鲤鱼为什么香,张跃麟心里或多或少是知道一些原因的。不可否认兰展武炖鱼的手艺真的不错,并列的还有一点是,今天买的鲤鱼是他特意给刘振武嘱咐,要专门买卫拉特尔前旗乌素尔海的野生鲤鱼,不买从外地倒贩回来的那些人工喂养的鱼。同样看上去差不多的鱼,价格相差一倍以上还要多。 在接下来吃喝热闹的过程中,张跃麟特意让兰展武给大家科普了一下炖鱼方面的一些要领。 …… 进入腊月,尤其是接近过年的每一天,对于边塞县农村的人们来说,都有一种流金淌银一般的感觉。这种日子过得悠闲而幸福。人们每一天不是在做一些吃吃喝喝的东西,就是在消费着这些吃吃喝喝。总之所有人都有一种躺在吃喝堆里打滚一般的幸福和满足的感觉。 西北的农村,每年在腊月初几开始,每家每户就开始,烫洗猪头蹄,蒸馒头,压粉条,切萝卜蛋蛋和酸菜蛋蛋。还有炸油糕炸麻花,擀豆面,生豆芽子不一而足。 有一少部分人家,还要亲自动手做豆腐。这种由自己亲手在旱地里种出来的黑豆,再用自己家下炕的石头小磨“拉”成糊糊,做出来的豆腐,豆腐味是非常浓烈和地道的。 要知道任何一道工序都是传统的那种最原始落后的做法,由于环境和条件的所限,让他们没有一点点偷工减料的余地。“泡醒”的黑豆,用“小磨子”磨成糊糊状啊,如何用粗白布过滤,如何将过滤好的白色浆液投入响水的大锅里…… 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省略,再加上点豆腐的不是卤水和任何东西,而是自己家腌“烂腌菜”的酸汤。而通过这种最原始落后的工艺以及原材料做出的豆腐,绝对有着它任何地方不可比拟的味道。这才是真正的豆腐。 以上所有这些工作,对于当时西北的农村人来说,前后差不多要持续二十天以上。直到过年那天,才将这些工作彻底的完结。过年这一天大清早开始,人们就开始贴窗花,贴对联,垒旺火,打扫院子……九点多以后,去坟头给逝去的亲人上坟。 人们做这些工作都有不成文的顺序,而每一道顺序人们又做得那么认真严肃,一点也不马虎。 直到把以上这些工序全部做完,红火热闹的过年,也就摆在了他们的眼前。 张跃麟也不例外,他也是帮着父亲和三个哥哥,按顺序在做着这些事情,用他每一个举动迎接着过年的到来。 因为有“二宅先生”尚天宝给他说的那番话,过年这天上午张跃麟和几个哥哥,去他们家的祖坟上给逝去的那些亲人们烧纸的时候,至少张跃麟和四哥心里是很坦然的。尤其是张跃麟,再也没有像之前来到自家的坟墓上,总有一种非常难过,不知道是不是该给失踪的母亲烧纸的痛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