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李晓诗:“嗯嗯,那说回文景之治——《汉书·文帝/景帝纪》里都提到了一句话,说农是天下之。这两位皇帝完全延续了汉高祖的理念,很注重农业生产。” “们提倡以农为,不止鼓励农桑,还要求各级官吏也都重视起来;而且们又在高祖的基础上进一步‘轻徭薄赋’,之秦朝的时候我们提到过的‘三十税一’和‘免农税数年’就是在这个时期内的事情。” 这些老百姓们确实提都已经知了,但再听一次,还是会觉得羡慕。 羡慕啊。 但是想想,西汉一开始那时候的人,几代人都得是从秦末过来的……那还是算了,能不要经历战乱还是不要经历战乱的好。 只单纯馋馋“三十税一”这一条总可以吧? 李晓诗:“重视农业、降低农税,们还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类似于会削肢断体的严刑峻法,那些残忍的肉刑就被废除了很多——废除严刑峻法并不是说要废除法律啊!们还是得要依法治国的!!只是废除了一些残酷的刑罚而已,大家不要盲目偏一去学啊!” 听李晓诗的补充,后位面中许多官员都哭笑不得。 这倒霉孩子,把们当成是没脑子的人了吗? 谁不知律法的重要啊? 倒是秦朝的观众中,有的人神色微微一动。 天幕一直在表达的都是“严刑峻法不可取”,又“愚民”不可取,但却又不是全然否定法家;反,她还会给“法”极大的肯定——也就是说,可以用各个学派的学说一起来治国,这倒也是个不错的想法。 ……那在“法”这一点上,们是不是也可以模仿一下这个“西汉”? 总被人摘桃子也不是那么爽的事,作为一直以来只能摸黑过河的人,们抄抄后的“作业”也可以吧? 安民之策?稳国之策?拿来吧你! 就从这个西汉开始吧! “文景二帝还提倡勤俭、反对骄奢浮华。其实这一点从方方面面也能看出来。” “西汉的长安城,在汉高祖时期,就只建了个未央宫,长乐宫还是改的秦朝的房子;惠帝时期,这长安城才修了城墙;到了文景二帝的时候,们根就没修,皇宫里大片大片的空;整个长安城是一直到了武帝时期,才终于能修起来的。”这是课外的内容了,但因为有趣,李晓诗记得很深。 “文帝当了二十多年皇帝,生活一直都很俭朴,不止宫室,连车骑都没增加过,皇后妃子都要自己在皇宫里织布供应自己的生活。在刚刚即位的时候,有人给献千里马,也不要,还下了诏书,说不接受任何献礼——就算是在自己的陵墓上,也有要求。比如装饰不能用金、银,也不能用铜,只能用瓦。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有多勤俭了。” 许多百姓不可置信揉了揉眼。 这是什么?皇帝吗? 皇帝老爷的媳妇儿还得自己织布的? “景帝的陵墓里出土的陪葬人俑,差不多也就五十厘米,秦始皇陵兵马俑坑里的兵马俑,那可是要一百九十厘米的呀!就这的对比,也能看出来们有多节俭了吧?虽然景帝没文帝那么夸张,人偶也不是很粗糙,但这个大就可以见到它们会比兵马俑们省下多少人力物力财力了!” 秦朝:…… 不知为什么,提到陵墓,总觉得们像是走在路上突然被踹了一脚。 嬴政:…… 能说什么,总不能说就是喜欢那种大的人俑吧? 一百九十厘米是多高不知,但那些人俑还没高。 ……好吧,知了,不用再反复强调秦始皇陵和阿房宫是没必要的工程了,第一次说就听到了的。 嬴政广袖之下的手指攥住,又缓缓松开,又攥住,再松开。 好,知了知了……不搞那么多陪葬坑总可以了吧? 唉。 刘彻也沉默了。 得意不起来了。 万一之后把拿出来跟的曾祖祖父和父亲作比较呢……? 只能说很庆幸,庆幸们这些不同时期的人虽然能一起看天幕,却没法一起说话。 杨坚:其实我觉得—— 也不差吧? 说到好皇帝好社会,李晓诗的声音都轻快了起来:“文景二帝时期,汉朝政治清明,整个社会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经济也恢复了,人们生活安定,汉朝的国力也跟着大幅度增强,国库的粮食和铜钱都很多。们都说这是爷爷和爹爹给汉武帝准备的资金。” 刘恒刘启:? 刘彻:。 “这一个□□面,就是我们所说的‘文景之治’啦。” 李晓诗说完,合上了课。 这次不用李晓诗再提秦朝出来作对比,哪怕是大字不识的老百姓们,站在自己的角度也都能理解了,为什么汉朝和秦朝一同都用了郡县制、大一统,明明采用的还是秦朝那一套,却能和秦朝做成了两个效果。 一句话概括的话,除了主干不变,其能肉眼看出来不好的方,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