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了,去找那节课的录屏放投稿,边大天幕边在小天幕上找。 ——有了! 时仙童的确说过,羌氐羯匈奴都离晋的都城比较近,但鲜卑可是远远的在北边。 果然是下来的晚! 天幕上,李晓诗的声音在继续:“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后,决心要文治来改变拓拔族的习惯和风俗,更大限度地去接受汉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的等。时他做的一件大事就是要迁都,他要把都城迁到一个十分具有汉文化底蕴的城市——洛阳去。” “北魏的贵族和上层统治阶级大多都是鲜卑,他们习惯了一直以来的习惯,也习惯了留在北方,都不太愿意挪窝。” 李晓诗不太懂这种情怀,古却一个比一个懂。 还是那句话,叶落归根,谁愿意离开一直以来生活的土地? “但孝文帝了个小心机,他时欺骗自己的部族,说要去打晋朝。但时朝堂上的不愿意啊,晋朝不是一时半会能打下来的,可孝文帝一咬定就是要打,而且不仅自己要去,还要带着许多大臣和贵族以及他们的家眷一起去——大臣们以及民和军队等约莫百万,跟随他一路南行,队伍中老弱妇孺很多,根本难以再继续进行途跋涉,又加上碰到大雨,许多就去劝,说不能再了,这样下去是打不了晋朝的。” “孝文帝一,就说哎呀,确实打不了了。于是鲜卑的贵族们就劝,说咱们打道府吧?孝文帝拒绝,说就地建城吧!贵族们不乐意,那孝文帝就又说,反正现在给们两个选择,一,跟着我去打晋,二,就地定都。无奈之下,众只好在洛阳定了都。” 李晓诗对这个皇帝好感还是蛮重的,也不单单是因为课本记载了他的好事,可能与他的“亲汉”还有着一定的关系:“孝文帝为了进一步深入学习汉文化,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就是要推行汉语,他要求年纪不到三十的所有臣在朝中都一定要使汉语,不许说鲜卑话,三十以上的学语言太慢就不做限制;而且还要求把服饰也进行大改革,抛弃原本游牧民族的短打,换上宽衣博带的汉服,代替鲜卑服饰;又把鲜卑的姓氏都改成汉姓——” 她把课本往后翻了一页,展示姓氏对照表给大家。 “首先是他自己,拓跋改为元,所以拓跋宏又称元宏,其余的像是么,独孤改成刘、步六孤改成陆、拔拔改成孙、丘穆陵改为穆啊等等。” “除此之,他又大力推行与汉联姻。他自己就娶了清河崔氏啊这的女儿,还给臣们每都安排了汉媳妇,这样的话不仅在朝堂上需要说汉话,到家因为家的家眷是汉,还得继续说汉话——北魏孝文帝时期,汉族和各族的关系得到了大的缓和和交融。” 主父偃听得心直啧啧。 好有觉悟的皇帝。 这种“汉化”行为和他们构想的也差不多了,但不一样的是,拓跋宏是主动推行的,汉在他们那占据一个被动地位;而他们大汉现在在想的,是主动去进行这种融合,让胡来被动“汉化”。 李晓诗不是说了么,民族交融,矛盾缓解。 那他们现在就做,提前化解这种“矛盾”,化被动为主动,在五胡十六国的“南下内迁”现之前,根源上杜绝其现的可能,不也是好事一件么? 么缺德,那就是陛下在带有色眼镜他——嗯?么是眼镜? 那得问李晓诗了。 那不,他们陛下手拿的那个盒不就是么,陛下两天前收到的。 还是在丝绸之路时,她提起收到了未央宫却没给礼的事,又加上正在雪山上,白茫茫一片刺得眼睛疼,她就约定去之后给他们陛下弄一个“眼镜”来。 ……嗯,也确实送了,搞得陛下自拿到后,有事没事就爱带着那个黑乎乎的圆圆眼镜到处跑。 两天时间已经宫跑了两趟了,吓到不少。 “虽然五胡十六国时期,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还是在趋于消解的一个状态中,民族关系也逐渐变得和缓。” “在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初步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状态。这也为之后的少数民族大一统政权奠定了基础。”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矛盾和激化,几乎亡国灭种的祸和战乱,在后世的角度,其实也不过是一个“整体上是消解隔阂”的过程罢了。 那隐藏在文字下血淋淋的无数性命,那饥者相食、路上横飞祸、千无烟的惨剧,只是史书上一笔淡得不能再淡的痕迹。 甚至大层面上,这个时期还微妙地是有“功大于过”的意义在的,因为它促进了各族文化的交融、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 ——这是来自后世“史观”的高高在上,也是旁观者的宏观博览。 不能说错,但理智之中、未免薄凉。 只有生活在时的百姓、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百姓,才能深刻体会到这种轻描淡写之中的悲痛与惨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百姓们齐齐沉默了。 他们不想去认这个结论,却也不可避免地这段日李晓诗的“讲授”中认识到了一东西,或许她说的是对的——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