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与朱元启下去之后,各自回到自己房间。 郭宁莲看着回来的朱元启有些惊讶,这才出去多久,就回来了? “夫君,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可是有什么落下了?” 朱元启看着忙碌的郭宁莲,心中很是温暖。 “莲儿,回来是有些事要跟你说,走,我们进屋说。” 郭宁莲满是好奇,什么事需要单独跟她说?难道是....... 想着想着,郭宁莲脸上突然浮现出绯红之色,耳根发烫。 进到屋中,看着一脸娇羞的郭宁莲,把他整得有些不会了,而郭宁莲接下来说的话,更是惊呆了朱元启。 “夫君,我们,要不还是晚上吧,若是夫君实在.....莲儿也是愿意的。” 朱元启一脸呆滞的看着眼前红到耳根的郭宁莲,让朱元启逐渐有些把持不住,朱元启立马跑出屋外,看得郭宁莲一脸不解。 郭宁莲跟着出去,随即就看到了正在往自己身上倒水的朱元启,立马上去止住了他。 “夫君,你这是作甚?怎能如此作践自己,快停下。” 朱元启抹了一把脸,看着郭宁莲,尽是苦笑,这他能怎么解释? “莲儿,无事,我这是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还有些事要处理呢,我先进去换身衣物。” 朱元启快速进屋,留下若有所思,脸带笑意与羞意的郭宁莲。 不一会,朱元启换了一身,心平静和的出来了,只是,在看到郭宁莲时,仍然有些躁动。 “莲儿,我有事跟你说,你申时去找嫂嫂,与她一起做些活计,同时帮着嫂嫂管些人手,这次会集中不少妇人,女子,接下来会特别辛苦,你要做好准备。” 朱元启摸着郭宁莲的小脸,十八之龄,本是最为灿烂的时候,如今却是不得不投入到忙碌之中了。 郭宁莲一笑,朱元启说的这些,她本身就在做,没觉得什么,或许此时年轻的她,还不知道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强度。 “夫君,我知道了,等会我就去找找嫂嫂,不用申时去了。” 朱元启笑着点点头,与郭宁莲一起过着这短暂的二人世界。 未时,朱元璋与朱元启来到李善长这里,只见李善长正指挥着众人进行各项物资的调配。 看见两人到来,李善长也立即迎了上去。 “百室,准备得如何?安置点可已设置?粮食都运过去了吗?” 见李善长来,朱元璋直接问起了自己心中关心的事,朱元启也看向李善长,马上就要正式开始了,物资的准备尤为重要。 “将军,副将军,安置点都已经设置完成,四门各设有两处,每个安置点都已经运送了一些粮草过去。 房屋建造的地方都已经挑选了出来,共有九处,同时在这九处,都已经开始运送粮食,到时百姓过去后,也能直接开始救助。 伐木的利器恐有些不足,已经让人加紧制作了,另外,其中有一些孩童,不知如何安排,还请将军,副将军指示。” 朱元启心中感慨,不愧是大明第一任丞相,许多朱元启没有提到的细节,都处理得很好,一切井井有条,甚至还想到了后面的事,提出的问题,也是他疏漏的,却又是非常重要的。 朱元璋听后觉着一阵头大,却又不得不解决,这些事,他也没有经历过,如今仅凭李善长说的这些,就不知要用多少人力来配合才可以做到。 朱元璋苦苦思索着孩童的安排,这些年岁小的,做活做不动,怎么安排却是犯了难。 朱元璋看向朱元启,他已经是想不出来了,但他相信自己的弟,朱元启,肯定能想出妥善的方法。 得亏朱元启不知道朱元璋的想法,不然他会觉得自己会活活累死。 李善长也望向朱元启,对于孩童的安排,他有一些想法,觉着可以让他们跟着妇人去做女工,但如果朱元启有更好的想法,那就更好了。 朱元启见到两人的眼神,一阵头大,朱元璋加李善长的阵容,遇到了事却是要他来拿主意,说出去都没人信。 “哥,百室,你们两个别看着我啊,有什么想法,先说说看。” 朱元启不想让这两人养成这种遇事不决就问他的习惯,必须得让这两人动动脑子。 朱元启这個做法,让朱元璋与李善长都有些感动。 朱元璋以为这是朱元启在鼓励他,让他想到什么说什么,反正有他这个弟兜底。 李善长以为这是朱元启在给他机会,让他能够展示自己的能力。 朱元璋想了想,便开口道:“弟,咱想的是,既然这些孩童还小,不妨就让他们自己玩耍就是,大一点的,不妨让他们做些活计。” 朱元璋看来,小的那些孩童,做什么都做不好,甚至有可能添乱,不如让他们自行玩耍,大一点的,到是能帮上一些忙。 朱元启听后没有说话,又看向李善长,朱元璋也一同看去。 李善长组织一番语言,他所想的,大致和朱元璋的相同,只是有一些差异。 “将军,副将军,在下看来,不妨让这些孩童都去两位夫人那里帮忙,只需有人教导一番,也是助力。” 李善长的想法就是全部去,吃了粮食不干活,那哪行,而且,缝纫出来的衣物,本就是给这些平民穿的,又不在意外观,只要能做出来就行,没有什么要求。 至于朱元启的夫人,就是郭宁莲了,如今基本上人人都知道了,虽然没有成婚,都已经是当作夫人看待。 朱元启对着两人看了看,两人也是看向朱元启。 “哥,百室,伱们都说了,我也说说我的想法吧,这些孩童,我认为应该分成三个方案进行处理,年龄较大的那些,男子便直接编入大军,以做少年军,对他们,让汤和他们轮流进行教导,我与哥,同时也要进行教导,将他们作为我大军以后的基干。 至于年龄较大的女童,便如哥与百室所说,让她们跟着嫂嫂便可。 而对于年龄较小的,便不用区分了,也不用做活了,直接安排场地,再安排教书先生,教他们识字,念书,如今他们年龄正小,正是学习的最好时期,待他们成年,那时也是我们需要人才之时,这样岂不是正好。 至于更小的幼童,安排一些奶娘,负责照看这些幼童,这样也不会让他们的长辈担心。 哥,百室,你们觉得这样如何?” 朱元启有想过,滁州这里若是顺利,日后在其他地方,都这样安排。 一旦成功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