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Fourteen.(2 / 3)

卷毛同学猛地一震,双手立刻搭到了萩原研二肩膀上,以如临大敌的模样直直对上他的目光:“Hagi,你听我说。”

“嗨?”萩原研二识相地没有反抗加诸于肩头的大力气,暗忖自己或许确实需要学个防身术。

——至少能强身健体,让他未来不至于被幼驯染一巴掌拍进地里。

在幼驯染眼中快要进化成神经兮兮的小卷毛,松田阵平极力压低声音,让交流仅限于他们两人之间。男孩的态度严肃又认真,青绿色的眼睛一眨不眨,开口的嗓音无比沉重:“我怀疑——”

“——我怀疑,神宫被当成嫌疑人抓走了!”

……

松田阵平的怀疑自然有理有据。

毕竟在山木大辉出事的前一天,昨天上午,神宫叶月恰好和他起了冲突。

这位有悖师德的教师不甘退败,用不怀好意的目光盯着女孩看了一阵子,这才摔门而去,不见踪影。这件事但凡问一问班级同学或是泷泽敏惠就能知道,是神宫叶月和山木大辉关系不好的证据。

更关键的是,山木大辉出了事,神宫叶月也没来上学。

“神宫不像是那种不会照顾自己的家伙…她都进过医院了,肯定会注意身体的吧!”松田阵平用神宫叶月熟练为他包扎、且独自生活的事迹作为证据,振振有词。

“确实,生病那么难受的事情,不可能会有人想体验第二次……”萩原研二给出中肯点评的同时,对幼驯染发起了灵魂质问。“但是小阵平,警察到底在想什么才会认定神宫同学有犯案的可能啊?”

要说动机,神宫叶月大概、姑且、勉强算有…只是,正常人就不会觉得小孩子有犯案可能吧?

萩原研二很努力地想要相信松田阵平的判断。

“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松田阵平一扯嘴角,拉出一个格外嘲讽的弧度,吊着眼睛对警察的能力表示鄙夷。“那种随随便便就把人抓起来的警官,会认为神宫有嫌疑根本不奇怪啊!”

——他总算弄明白自己的熟悉感从何而来了。

大清早被警官找上门,问了些奇怪的问题。紧接着就因为父亲回家,在眼睁睁父亲被扣住的同时得知了大人们口中“不该被孩子知道”的凶案信息,再看着父亲被带走。

百田陆朗警部为破案而进行的高效行动,放在松田阵平眼中就是纯粹的无礼逼迫。

男孩子脑海中都已经能想象到两位人高马大的警官站在女孩家门前,冷着脸随便问了几句就把人押进车里带走的景象。

“小阵平……”萩原研二看着松田阵平在讥讽之余不自觉暴露出的落寞神色,哑口无言。

聪慧如他,当然一下子就听懂了松田阵平提出如此猜测的理由,乃至暗藏着的更深的,对方因为警察误抓的事受到的伤害。

说实在的,萩原研二病得太不是时候。

他生病不得不居家疗养的时间,恰逢松田丈太郎被抓进警署的当下。萩原研二就此错失了能够及时帮助松田阵平的时机,让幼驯染独自陷入了漩涡之中。

原本松田阵平就因为我行我素的行事风格受到这个年纪、方才具有个人意识的同学的排挤,平日里还有萩原研二帮忙斡旋倒还好,索性不过是和看不惯他的家伙打两架。

父亲疑似杀人犯被扣留这件事一出,就跟把炸药桶点燃了似的。那些原先被打服的家伙来了劲,成堆地蹦了出来,站在高地对松田阵平指指点点,说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邻里左右退避三舍,更过分的是全无道德可言的媒体记者,不知道哪里来的消息,竟然堵到了松田阵平家门前。

美其名曰为了松田丈太郎好,想要从儿子这边了解内幕,可张口闭口问的全是些暗藏深意、势必要让松田丈太郎彻底身败名裂的东西。

松田丈太郎被留在警局的两、三天,独自在家、独自上学的松田阵平到底经历了些什么,只有他自己清楚。

但即使后续父亲身上的罪名被洗清,松田阵平也把这些当笑话似的随便讲给幼驯染听,萩原研二也知道:他因病缺席的那几天,是松田阵平经历过的最黑暗的几天。

——所以松田阵平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破案不够严谨的警察。

萩原研二轻轻呼出一口气,繁复的心思在脑海中转了几转,瞬息间,他忽然想到了打破僵局的好办法:“不如这样吧!”

“既然警察都信不过,就用我们的力量来为神宫同学洗清嫌疑。”萩原研二一面说,一面盘算着,越发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如果神宫同学真的成为了嫌疑人的话,这次就让我们来帮她!”

礼尚往来。松田阵平告诉过他,是神宫叶月为松田丈太郎解决了被当做杀人犯的问题;那么现在,他们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帮助神宫叶月,偿还这份人情。

——前提是真的有警察蠢到把神宫叶月当成了嫌疑人。

“好!就这么说定了!”

看着松田阵平亮起来的眼睛,和毫不犹豫答应的架势,萩原研二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拨开黏连的鬓角,老成地叹了口气。

算了,这样也好。

雾紫色的眼眸因为主人尚在局外而维持着该有的理智与冷静,苦中作乐的萩原研二拉下碍事的口罩,用凉水润泽了自己因病干哑的喉咙,重新把自己埋进了口罩里。

既然小阵平都这么想了,陪他去做又没什么损失。如果运气好…说不定能扭转一点他对警察的印象呢。

在自习结束的铃声响起后,紧追着幼驯染出门去的萩原研二这么想。

……

说要为神宫叶月“洗清冤屈”,两个孩子便借着课间相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