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珩曜看顾陈年的表情,一副不太懂的样子,他觉得有点奇怪。
明明是个聪明的姑娘,平时在很多事情上,一点就透,一说就明白,也不怎么纠结。怎么会对这么简单的事情,这么的不解呢?
江珩曜试着给顾陈年解释,努力说的更具体一点。
“年年,或者,我们换一种说法吧。打个比方吧,在一个家里,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是一种天性,是自然而然的,是无私的,是倾尽所有的给予,但不求任何回报的。”
“无论孩子是怎样的容貌、性格、脾气、资质和能力是优秀还是平庸,只因为ta是父母的孩子,父母就会给ta无条件的爱。不因为ta本身到底如何,父母喜欢ta,爱ta,只是单纯的因为想爱ta,想给ta全部,想给ta自己所能给予的最好的一切。”
可前提的假设就不存在啊?而且,男女朋友之间的,和父母子女之间的,能这么类比吗?
顾陈年更是觉得怪怪的了,满脸的难以置信。
无条件的?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条件的吗?可在自己的家里,似乎不是这样的啊。想要获得父母的喜欢和关注,都很难啊。
父亲会因为阿月的懒惰和学习不是很突出,而不太满意她,甚至有点忽略她。母亲也会因为阿月的柔和与不争,在很多东西和事情上,都会把她放到最后,想不到或者不在意她的想法和感受。
母亲也会因为自己的倔强和抗争,而不喜自己。同时又会因为自己算是家里的得力帮手,也算勤快能干,平时也很有些用处,而稍微给予自己几分的脸面和客气,维系着看似正常的母女关系。
就算是母亲偏爱的阿彦,顾陈年有时候甚至都觉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性别的关系。他满足了母亲对儿子的期盼,家里上上下下也因为他的到来,似乎人人都觉得圆满。
还有一部分原因,可能就是母亲口中说的,阿彦性格温和沉默寡言,很多时候,都不说不讲的。所以,也特别让人心疼和关爱一些。
可如果阿彦也是一个女孩子,是个温和沉默寡言的女孩,真的就会被特别疼爱吗?如果那样,阿月不就已经是那个类型的了吗?
而小阿沫,因为和长姐的性格脾气比较相似,也喜欢说说笑笑,甚至有点淘气,但也无需别人操心他吃饭穿衣,是个能顾好自己的孩子。于是,父母亲因为孩子众多,因为忙着干活赚钱,对这个最小的意外到来的孩子,也呈现了一种不甚关注和在意的放养模式。
所以,父母对子女,真的是无条件的包容和爱吗?是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的喜欢,出于天性的不求回报的爱吗?似乎不是吧?似乎不全是吧?
至少,在顾家不是。
顾陈年不知道,别的人家,那些同样也是多子女的家庭,是不是能像阿曜说的那样。还是,更多的家庭也和自己家里一样呢?
真的能一视同仁,对每个孩子都一样的喜欢和疼爱吗,不管生活有多么艰辛,不管日子有多么忙碌,不管孩子本身的长相性格脾气和资质能力?
喜欢不也是有前提的吗?如果一个孩子被父母长辈喜欢,那么他/她自身也是一定要有可取之处的。
也许,阿曜说的那些天性、无私、纯粹之类的,只有在他那样的独生子女家庭才可能会出现吧。特别是,如果本身家庭条件还比较富裕宽松的话。
阿曜说的,是他的经历、体会和感受,但顾陈年却没有办法感同身受。
这个例子似乎对于顾陈年来说没有什么说服力,但她试着去接受,努力去认同。
好吧,就算阿曜是对的,就算父母是无条件爱子女的,但即便如此,情侣之间的感情,怎么能类比呢?没有血缘,没有十数年或者数十年的相处。
“我知道,这个例子可能举得不是很贴切。但是,年年,我想说的是,我对你,和父母对孩子的那种自然而然,以及无条件的喜欢和爱,本质上是一样的。哎呀,这么说也不特别准确,好像哪里怪怪的。”江珩曜自己说着也觉得这个比方打的有点奇怪,但他只是想努力表达一个意思,“就是说吧,也是那种无条件的喜欢。不是因为什么,不是具体喜欢这儿,或是喜欢那儿,就是喜欢全部的你。喜欢你这个人本身。”
“刚开始的时候,就那么一下子,一眼就喜欢上了,也没有时间也来不及去想什么。后来就是越看越喜欢,更不会去细思细想什么了,也没觉得有什么别的好想的。喜欢就是喜欢,你又很好,什么都挺好的,我有什么好想的呢?”
“因为喜欢你,所以,喜欢你的一切。而你的一切,又刚好都是我喜欢的。总不能像做题一样,把你分成这儿和那儿,把你贴上具体的1、2、3、4、5的标签,然后去认真地思考,我到底是喜欢其中的哪几条呢。如果那样,还是喜欢吗?”
江珩曜在反复表达一个意思,顾陈年听懂了。
“就那么喜欢吗?感觉好像是毫无道理的喜欢啊。听起来,很像是你脑袋发昏了!”
顾陈年笑了。虽然她对江珩曜的话,还是不太能特别的理解,或者理解的很深很透彻,但她觉得她大概是明白江珩曜想说的了。
其实,她还是有点不敢相信的。不是她不相信江珩曜,或者不相信江珩曜的话。她知道江珩曜此时此刻说的都是真话,是真心话。至少,过去几年,他是认真的。至少,当下,他是认真的。哪怕将来有变化,那也没关系。
顾陈年只是不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掉馅饼,并且刚好又砸到她的头上。
虽然,有的东西,顾陈年求而不得。但她认了这个命运,也接受了现实,所以,也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她的运气一向还不错,这她也知道,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