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宣德殿外,一位二十出头的年青人在殿外候着,仔细一看却是墨离在大营里的贴身随从。见我走近,向我作揖道:“不知姑娘尊驾?所来何事?”这人当日在大营里是见过几面的,那时我还是男装,现在自然不认得了。我想了一想道:“衾月阁幽岚,拜见王上。”那人听罢欣喜道:“可是住在衾月阁的那位公主?小的有眼不识,公主恕罪。王上吩咐过了,若是公主前来,只要殿中不是和大人们议事,无需通报,公主请进便是。”我施了一礼:“不知这位小哥如何称呼?”他忙闪到一旁避了我这一礼“不敢当不敢当,公主唤我端阳即可。公主请进吧。”我正要跨进殿门,却又被他叫住了,“公主殿下。”
我回头看他,“何事?”
“那个。”他面色迟疑,“王上一夜未歇息,到现在也还未用早膳。不知公主可否劝一劝?”
我吃了一惊,这个人当自己是神仙么?
进了大殿,一应陈设和那日夜里并无不同,只是书案上的文书堆了老高。墨离趴在书案上,地上洒落着竹简和笔。我轻唤了两声并无回应,暗觉不好,紧走几步上前,发现墨离眼目紧闭,脸色煞白,忙大叫端阳,端阳进殿也是唬了一跳,忙唤了人来将墨离抬到屏风后的木榻上,又是传王医、又是取水盆,我杵着什么都做不了,索性出了殿,远远的看着殿门人来人去,好大一会儿终于消停了,我才慢慢回到殿中。墨离此时在榻上已经醒了,靠在软垫上,脸色依然差,见我进去,勉强笑了一笑,端阳悄悄退下带上了殿门。我在榻边坐下。
“听端阳说你来了,却没看到你。”
“你这里这么多人,我在这反而添乱。”
他闭了下眼再睁开,眼眸中带了些迷蒙,
“你这身衣裳,很好看。”
我突然想起此行的目的,忙郑重行礼:
“多谢王上赏赐衣裳和婢女。”
他轻咳两声,缓了一下“公主无需如此多礼。”
两人静默了一会,我看着旁边放着的膳食,轻轻道:
“好歹饭还是要吃的。”
他弯了弯嘴角,“一个人就忘了。”
我端起黍米粥递给他,他微微摇头,我盯他一眼,用木勺盛了送到他嘴边,他眼中闪过一丝光华,低头就着我的手,一勺一勺将一碗粥吃尽了,我用绢子给他拭去额头的汗,轻言细语道:
“你何苦如此。有我和玥哥哥在,要平天下,我们慢慢来便是。”
“凡间有句话叫‘身不由己’。”
“我知道。这句话天上也有。”
他阖上眼说不出话,见他倦意沉重,我将他手边的文书全搬了出去,扶他躺下,他未说一字便已沉沉睡去。出了殿门,端阳殷切的凑上来:“公主,怎样?”
我心不在焉的回答:“他吃了一碗黍米粥,现在睡下了。”端阳如释重负,双手合十向我连拜几下,“公主真是活菩萨,王上这一个多月来……”
我叹了一口气打断他:“端阳,你过来。”
我在殿前的石阶上坐下,示意他也坐下,他慌不迭摆手“小的不敢。”我指着矮两阶道:
“那你坐那。你给我说说,王上进了御微宫,过得可好?”
端阳才坐下便红了眼眶,“公主,王上自进了御微宫,没哪一天过得好。”虽在意料之中,可听端阳这样说出来,我心里还是紧了一紧。
“前项明王上一夜不知所踪,说是当着诸位大人的面被仙人接走的。诸位大人对此虽无甚话说,对王上却仍有些轻慢。才进宫便将一大堆问题丢给王上。说什么国小力弱,养不起大营中几万人马;说御微宫易主,百姓人心不宁,要安抚民心;说王上挤走了项明王上,东边的姜国不服,集结了军队要来为项明王上寻个公道。呸,寻什么公道,怕是见我们王上新来还未站稳,要来讨便宜罢了。”
“那些大人都给王上使绊子么?我看其中有几个还不错的。”我细细回想那夜里殿上的大臣们。
“有的有的。淳于上卿就对王上不错,事事为王上着想,有时还要为了王上与其他大人起争执呢。北堂大将军起初是不好说话,后来王上把城里城外的军营都交给他掌管,他对王上就客气了许多。当日项明王上走的时候还带走了几位大臣,王上请孟国公推荐了几位上任,这几位是新臣,虽是孟国公的人,但面上对王上都还好。”
“那,孟国公如何?”
端阳一时间低了头不做声。
“听说,项明王上本是要带着孟国公走的,可孟国公坚持要留下,说是要守着祖上留下的基业,不能被外来的人糟蹋了。”
“所以,麻烦都是他找的?”
端阳垂头丧气道:
“其实,也不算他找麻烦。这些麻烦本来就有的,只是他言辞间将王上逼得太厉害,王上一时应付不过来。”
“王上可将麻烦都解决了?”
“王上将大营里的将士们分了几批,善农作的去了城外开垦荒地,分配给城里的百姓,善木作的去城北林子里伐了木在城外修军营。其余的仍旧操练。王上跟大人们商议,现在快入冬,也没有那么着急的战事,先将养生息,把口粮解决了再说。”
“另外还有一件。除了淳于上卿,其他大人都不称王上为王上,都只称主上,说是要等王上登位大典,可这登位大典又有些讲究,要等火树开花呢。”
“什么火树?”
“勤阳大殿外的一棵枯木桩子。”
我依稀记得是有这么一棵,勤阳殿为正殿,殿外空地为行大典之地,我还纳闷怎么在那里有一棵枯木端端立着,根结遒劲,枝条繁茂,可惜一片绿叶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