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何田田去村委会仔细计算柳花村蚕场的生产规模。
目前一共有十二家农户放蚕,蚕场最大的人家是郑强军,他自己家的蚕场加上承包的蚕场一共有150多亩地,年收益能在8万多,在卖得好、价格高的年头儿能有10万多的净收益。全村十二户一共有一千多亩地,收益大概在五十五万。
太少了。
何田田看着自己电脑上的数字内心非常难过。
她深知,对于农民在蚕场上付出的辛苦来说,这个收益实在是不够可观。
但对于农业来说,如果真的只卖原产品而不做深加工的话,就只有收益。
今年多半是来不及,还是得去农业展会上找找机会,先找目前能卖上价格的合作商,等打好基础,合作社建立起来,再做深加工。
贫困村脱贫必须稳扎稳打,杜绝一切可能出现返贫的危险。
何田田突然想起之前和老师在讨论会上面说到的一个词——容错率。
对于农民来说,这个数值真的是太低了。
小到可能是春天的种子没买好,或者夏天的雨水稍微多了一些,再可能是临近秋天变天的风,还有可能是冬天早到一点点的雪,都是对农民们一年心血的考验。
以至于很多人都在怕,在循规蹈矩,春种秋收的习惯中,改变一点点,甚至在这改变的不适应中那些多出来的利润,也是让人恐惧的。
而机会也就是这么错过的。
何田田在村委会的房子里面坐了很久,整理好思绪之后,拟定了一份初步的合作社建立计划书,和郑强军找到有意向的村民们签字,竟然达到100%的参与率。
出发去展会之前,她又和郑强军说榛子园的事,郑强军说如果柞蚕合作社城成立起来他恐怕也分身乏术,于是又去找庞佳宁,庞佳宁也是这个说法,没办法,她又去磨了蒋建国几次,都被人家不着痕迹地怼回来。
还是先弄展会吧。
何田田想着蒋建国不去但是滑子蘑不能不去,于是和他买了三斤新鲜的蘑菇,还和郑强军买了一些处理好的蚕肉,两个东西冻好在冰箱,等一同拿到展会上。
去市里参加展会,是由镇子里面的干部带队。
镇子上出钱包下的大客车,挨个村子接人,大家一早出发,晚上就回来。
柳花村以何田田为代表,赵钢、郑强军、庞佳宁以及李天植一起,作为团队出发。
因为何田田为这个展会准备的好多东西,所以五个人手里身上都是大包小裹,不知道还以为是1942逃难的。
“你的活儿走得开?”她把手上的蒸锅提了提,问身旁的李天植。
“就算我不去他们也行,你怎么什么事都要操心,这里面是什么东西,又沉又冰。”他说着摸了摸袋子,竟然还是带铝膜的保温袋,又接着问:“你带的不会是冰吧?又怕天热中暑啊?”
见他故意打趣自己,何田田神秘一笑,“不是,等到展会你就知道了。”
说话间,顶着“甘泉镇”牌子的汽车到了,大家赶忙上车去。
庞佳宁和赵钢坐在一起,郑强军晕车所以坐在前头,李天植和何田田坐在后方。
汽车里面没开空调,怕何田田热,李天植就想把两人手里的东西换一下,刚要动手,身边的人把怀里的蒸锅放在椅子上,站起身往前走,然后一屁股坐在郑强军后面的位置,而那个位置同坐还有个和她一样的大学生村官,男的。
两人非常热络地聊天,李天植透过车座的缝隙,还能看见何田田翘起嘴角的侧脸。
“姜成,我听说你们村子刚成立了药材种植合作社,你流程怎么走的?和我说说呗。”何田田特意去请教。他们这些人虽然有微信群,但哪有面对面沟通来得直接。
叫姜成的男生比何田田小两岁,刚大学毕业,留着寸头、戴着黑框眼镜、穿着短袖白衬衫,活脱脱一副严谨的公务员模样。
传授完相关流程,姜成说道:“我们村子里有两个男生,听说是在你们村子组建的建筑队下干活的,他们说最近建筑材料飞涨,建筑队要解散。是真的吗?咱们周边就这么一个有规模的建筑队,解散多可惜啊。”
“这么严重吗?”
何田田完全不知道竟然到了要解散的程度,赶紧回自己的座位问李天植。
“不至于,就是利润腰斩,养不起那么多人了。”
他心里乱,想看窗外,但是窗户上却倒映出何田田的愁容。
“看来这个事情得赶紧解决,这虽然看着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但是其实也是十里八村的民生问题,要是不解决以后建房子或者做保温都很费劲。况且咱们这边挨家挨户都没有上暖气,也就能保温好用一点。”
“民生问题?”李天植低声念叨。
本来还以为她这么上心着急是为了自己的事情,原来不是。
这个念头一出来,他又觉得自己好像很小气。
心里更乱了。
一路上都何田田和李天植滔滔不绝的说话,他虽然每句都回应,可都是短句,要么就“嗯啊是好”。而且他靠着窗户,身子就没坐正过,以至于何田田都担心他是不是晕车不舒服,抻着脖子瞧。
“你干什么?”李天植被看得不太好意思。
“你晕车了吗?”何田田又凑近一些,没看他脸色有异样,坐回去,“还是说我身上有味儿道?昨晚刚洗的澡啊。”
她说着仔细闻了闻自己的衣裳。
“不是。”李天植用手肘拐她一下,“我是在担心建材的事。”
“那你放心,我老早就做好功课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