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县的县令老爷和县令夫人想要给大儿子冲喜,可县里面的好人家,哪里会舍得把女儿往火坑里推?纷纷给自家女儿物色许配好人家。
一时间,嫁娶的锣鼓声喧天。
县令夫人无奈之下把娶妻的聘礼加了又加,就为了能给儿子挑中个满意的姑娘。
张兰花素来爱瞧热闹,从媒婆那得知县令夫人给儿子娶妻冲喜的聘礼,足足有了二十两银子时,笑得都要合不拢嘴巴了。
她想到那个犟了好几天的侄女,卖身当丫鬟不乐意,当官家娘子总该是要乐意了吧?十七来岁的姑娘,也是时候该嫁人了。
张兰花很快就心动了,决定去趟沈明珠家里给她说亲。
“明珠,快开门那!”
“大伯娘有急事要和你说。”
沈明珠和沈明成正在后边的猪圈里打扫,听到叫门声,沈明珠只好放下手中的活,洗洗手走出去开门。
她对着张兰花问道:“大伯娘,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张兰花叉着腰,目光落在沈明珠身上,“你人在家里怎么能把房门给关了?伯娘还以为你在里面睡着没醒呢。”
“大伯娘,你就说过来有什么事吧?”沈明珠不想听她说多余的话,直接问道。
张兰花想起了正事,连忙挤出了一丝笑意,“瞧,你不说,伯娘还真给忘了。明珠你看你也老大不小了,是时候该成亲了。如今你爹娘都不在了,伯娘只好替你爹娘为你操办了。”
沈明珠蹙了蹙眉,这个大伯娘想得可真好!前些天让她卖身做丫鬟,现在又想让她嫁人,只怕是这回嫁人比上回卖丫鬟给的银子还要更多吧?
她想了想,问道:“大伯娘,你说说看是哪家的吧?”
张兰花见她有意,笑意越发浓厚起来,“伯娘给你找的是咱们县令老爷家的大公子,那大公子长得一表人才,你要是嫁过去就是享福啰。”
沈明珠在心里翻了白眼,嫁给县令家的病秧子还是去享清福?是当她没听过阿弟说的八卦消息吗?
她假装疑惑地问道:“既然那大公子这样的好,大伯娘为什么不留着给玉菱表妹?”
张兰香听了,脸上的笑都僵住了。她怎么可能让二女儿嫁过去守活寡,赶紧说道:“你玉菱妹妹还小,你作为姐姐都还没出嫁,她怎么能急着嫁出去呢。”
沈明珠把张兰花请进屋内,从暖壶里打了两杯热水出来,递了一杯给张兰香,“大伯娘先喝杯热水吧。”
随后她捧着杯子小口喝了起来,在心里想着该怎么回绝张兰香。
她的阿爹阿娘已经亡故,作为长辈的张兰花确实是有权利操持她的婚事。甚至张兰花狠心点不和她商量,直接绕过她和县令夫人一起,把她的婚事订下也没关系。
县令家的那个病秧子,她前几天还在吐槽可怜了谁家的姑娘,没想到就要轮到她了。
沈明珠想了想,语气低落地说道:“大伯娘,我阿爹去世还不到半年,你说我现在怎么可以谈婚论嫁,便是有再好的婚事我也是要拒绝的。”
在古代是以孝治天下,父母去世,作为子女是要守孝三年的。
张兰香张了张嘴,到底说不出让她不要守孝的话,只能干巴巴地说了句,“这…这么好的婚事,错过了以后就没有了。”
沈明珠要的就是错过,她就不信那病秧子还能等她等三年。
把张兰香送走,沈明珠关门回了后院。
“阿姐,大伯娘找你说什么呀?”沈明成抬头问道。
“大伯娘过来和我说亲,她想把我嫁给县令家的大公子,就你那天说的那位公子。”沈明珠很是无语。
沈明成一听县令家的大公子,心里的火气就涌了上来,手里的干草一扔,“大伯娘难道不知道那是个病秧子吗?怎么能给阿姐说门这样的亲事。”
沈明珠摸摸沈明成的脑袋,以示安慰:“好了,你也别生气了,阿姐会想想办法。”
她想这回是用孝道给压回去了,可利益动人心,还是该早作打算了。要不她去县城里花钱租个夫婿回来?等夫婿租回来了,就对张兰花说是她阿爹生前给她定下的亲事,这下张兰花总该没话说了。
沈明珠思索,觉得这办法可行。
午时,沈明珠担着饭菜去了县里的书院门口摆摊卖午食,打算找找看有没有通透点的穷书生,可以帮上忙互利互惠。
可是哪里知道,那些品行好的穷书生,早早就被人抢先一步定下了。而剩下的酸腐书生摇头晃脑说着之乎者也,她又实在不想为难自己。
沈明珠接着去了趟水码头,却发现搬运货物的大汉大多都是已经娶妻的了。
她叹了口气,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沈明珠把扁担放下,看见了桌上剩下的两三支拐枣。这是沈明成前两天从后山摘回来的,吃起来还挺甜的。她想了想,打算去后山摘点回来做成拐枣糖,顺便也散散心。
提上篓子,便出发了。
她没有跟着沈明成来过后山,按照原主记忆里的路在后山里七拐八拐,脚底下的叶子踩得沙沙作响。
眼见就要到拐枣树下了,却见地上躺着一位郎君。她犹犹豫豫地蹲下身,也不知道这人是活着还是已经…
她将纤长的手指向他鼻翼探了探。
那人却忽然地睁开了眼睛,握住她探过来的手,软绵绵地唤了一声:“娘子,怎么了?”
沈明珠看着面前俊俏的郎君,不由晃了神。
她听着心口处的怦怦跳动,片刻后恢复了冷静理智。她将那只被他握住的手,小心地扯了回来,柔声问道:“公子,你是不是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