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好之后,林放阿爸想要在市里引进一些年轻老师来提升他们村子的教育,便花了钱买市里的广告大屏幕作宣传,于是有个老板在某个落后小村庄建宫殿学校的事就传了出去,很多人便慕名而来,听林放说,还有很多记者想进来参观、采访、报道,他阿爸怕因为自己而打扰村子里的人,便让自己的人将那些人都拦在了村口。
周六那天,他们正在林质家的田地里拔草,远远的看见了几个衣着华丽的年轻人开着一辆这几天市里新兴起的载货三轮车在村子里四处晃荡,车上还装着几袋玉米。
他们听见那些人坐在车上逢人便喊:“你们家里有没有六岁以上的小孩?新学期开学,将孩子送到学校读书可以免费领一袋玉米,玉米是市里的新品种花玉米,很糯的,你们这里种不出来。”
他们的衣角和头发吹在风里,风把他们的声音吹向四面八方。
农民们可不喜欢听“种不出来这种话”,憋了一口气,撸起袖角,说什么都要亲眼去悄悄是何方玉米。
他们几个也跟着去凑热闹,挤在三轮车周围。
“真是稀奇,还有这花心玉米,一个身子长了这么多种颜色。”
一位阿姨举着玉米说道,听得旁边的人哈哈大笑,都开始跟着起哄。
“跟个彩虹似的。”
“那要不拿几个?”
一位年轻的姐姐见状急忙说道:“姐,我们这拿了玉米,得让孩子去上学读书的。”
“上呗!”
“对呀,上呗!又不用花钱。”
但其实他们都只是图个新鲜。
旁边的人笑笑,试探问:“也是,就像这玉米不拿,下回可就没有了是吗?”
年轻人的笑容僵了下来:“是,是。”
随着车上的玉米一扫而空,人群也渐渐散去,新学校里的小孩子却突然多了起来。
新学期开学那天,他们趴在一楼教室外边的栏杆上,看校园热闹得像个菜市场。
他们第一次见到,这个村子里,居然有这么多与他们年纪相仿的男孩女孩们,男孩子们都很熟络的玩成一片,女孩子们都惊奇的看向对方,有点初见陌生人的好奇与恐惧。
大人们许是刚从农活地里下来,有挑着一担菜来的,有提着两桶水来的,还有直接拖着一捆竹子来的……
喧嚣此起彼伏,如同浪花翻涌。
“你说来了这么多新老师,又年轻,老师们会不会被换掉啊?”林筱有些担心。
“不会。”林放说:“语文老师是我的老师,也是我阿爸的老师,我阿爸是不可能把他换掉的。”
林筱惊讶“语文老师居然是你阿爸的老师?”
林放点头:“嗯!是我阿爸以前的家庭教师。”
林筱眯起眼睛笑:“你阿爸那个年代的家庭教师?听起来好像很酷的样子。”
林安又笑话她:“林筱,你知道什么叫酷吗?”
她不服气地撅起嘴:“当然知道!我早就知道了!”
林安也不服气:“哼,还不是林放告诉你的!”
林筱也哼:“哼,才不是呢!”她自豪地说:“是我告诉林放的。”
即使林放亲自下场作证,林安也不相信,他坚信,这么新鲜的词,要不是林放说的,林筱是不可能会知道的,林放之所以撒谎,只不过是因为护着她罢了。
但林筱很坚持,他们就这么辩论了一路。
林质都听觉聒噪,劝阻他俩消停:“你们俩就像那辩日的俩小儿,留点体力一会儿还要上课呢!”
今天来上课的是新老师,她穿着漂亮的碎花裙子站在讲台上,头上还插着漂亮的发箍。
她给他们讲他们听复杂的制度,讲称呼。
后来林筱走在半道上,就常听到有人叫她小学姐,叫林放他们小学长。
每次听到,林筱都捂着嘴笑得像吃了蜜饯一样的甜:“哈哈哈,你们是小学长,我是小学姐。”
不仅仅是因为那些小学弟小学妹们可爱,还因为今年她是他们那一群人里唯一的小学姐。
因为过了明年,她就不是唯一了。
小学妹们还会经常来给他们唯一的小学姐送好吃的和好玩的,比方说,野树上刚摘的橘子,山坡上盛开的鲜花,她们自己亲自编的草蚂蚱……
有时候东西多得桌子都放不下,林筱一下子成为了他们那一群人里比林放还要受欢迎的人。
她们下了课还要来找她,拉着她一起回家,挽着她的手跟她话家常。
“小学姐,我们从很早以前就听过你的故事了,我阿妈说,你是我们村里第一个去上学的女孩子,你不知道,我们当时都可羡慕你了。”
“是呀是呀,如果不是你,估计我们现在还没有机会来上学呢。学校里的老师上门来,说家里有小孩去上学的,就发一袋玉米,我阿妈说你都来上学了,还有免费的玉米可以拿,就让我也来了。”
“对对对,我家也是这样,三轮车送的时候没赶上,后来她们又挨家挨户送了。”
“上学可真好,有书可以读,那些字组在一起可真优美,我念给你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林放他们跟在后面,林质手搭着林放的肩膀。
林双站在他的另一边说:“小林放,你可快长得心吧,小林筱马上就要被那群女生给抢走了。”
林质怼他:“你可快少看点二人转吧!”
林双委屈巴巴:“你看得也不比我少。”
林质见状,赶紧换路线攻击:“计算题你做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