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用兵之需。第二,用人之需。两者不全,秦州不安。”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用兵之需,要在粮草。渭水决堤使秦州遭受重创,若是出兵,目前的粮草顶多满足半月之需……”
夜色降临,晚风拂过竹林,竹叶发出沙沙声,听雨轩灯火通明。
萧衍坐在书案边,面对秦州堪舆图,皱眉听公孙明说道。
虽定下明日出征,然粮草问题却无法解决。
他对面坐着的还有府尹陈留案,长脸,下巴有美髯,眉目却柔和,是个性子温和的人,即便如此,面对萧衍的步步紧逼,也是苦笑着坚持,表明实在是拿不出更多的粮草了。
乱世之下,百姓都是勉强温饱。
并且谁都知道凤安大族因为渭水决堤都被萧衍搜刮尽了。
“实在不是开战的好时机。”公孙明叹道。
萧衍站起身,左右踱步,“不是我们主动求战,而是别人打到家门口了,不得不应战。不说斩草除根,至少要把那戎狄打得一年半年都不敢再犯边,如此才可有发展之机。”
短短半时辰,萧衍已经放弃了上午永绝后患的想法,现实状况逼得他只能退而求其次。
“可否再多一个月?”萧衍俯身,沉声问陈留案。
陈留案为难地摇头,“百姓要有余粮做开春的粮种,不能竭泽而渔啊。”
三人为难之际,一旁的沈哲听到通禀声,走到门边开了门,拿进来一个折子,递到萧衍面前。
“何事?”
“徐严明上书请罪。”
萧衍接过折子,打开快速地浏览了一遍,冷笑一声,一把把折子扔到了书案上。
“他倒是消息灵通,一听到风声就来请罪!你们也看看。”
公孙明和陈留案各自拿来看过。
折子里徐严明声泪泣下地坦诚了自己的无心之失,表示愿意揽下渭水决堤的责任,主动捐出自己和徐佳音的全部家财,以期可亡羊补牢,救助流民。
同时,他还对自己监管秦南这段时日进行了回顾,表示愿意忧萧衍之忧,乐萧衍之乐,知道萧衍苦于无人,特意提出个人见解,希望能荐拔孝廉之人。
“你们觉得此人应该如何处置?”萧衍问道。
“孝者,百行之源,八德之首。廉者,政之本也。举孝廉,此法可行。”陈留案品了品孝廉二字,觉得也并非不可,如今萧衍定不愿让世家大族里的绣花枕头来当官,不如选取孝廉之人,因此他先开口说了对“举孝廉”的看法。
陈留案并不知道徐严明所作所为,看他前面主动担责,慷慨解囊,又想到凤安许多大族都和此人交好,只觉得此人罪过一般,因此开口道:“此人我有耳闻,灵活善钻营,然观其言行,也算有颗赤城之心,小惩大诫即可。”
“哼,花言巧语,游辞巧饰,渭水决堤皆因其而起,不杀之不足以平民愤!”萧衍突然愤然开口道。
公孙明细细说明,陈留案才知前因后果,他低眉思索了一瞬,还是觉得此人不可杀,“其人多和凤安大族交好,本来各大族就在观望侯爷态度,此前强捐一事他们便对侯爷诸多异议,若侯爷杀了如此亲近之人,他们难免会认为侯爷薄情寡义,侯爷三思。”
萧衍不喜陈留案温吞,他从一介乞儿走到现在,反抗的就是这些尸位素餐的豪门大族,如今岂能让他们牵制了自己的手脚。
公孙明知道萧衍性子直,如一把锋利之剑,往往出剑即见血,然他见多识广,知道剑要是太锋利,往往对出剑之人的反噬也更深,因此他说道:“不若折中,可大惩,但要服众。”
如何服众?证据也。
可左修还未传回消息来。
不想说曹操,曹操到,刚提起左修,门外就传来左修的声音,“侯爷,侯爷,我回来了!”
沈哲连忙开门。
左修急急进门,跑到书案边,拿起案上的茶壶连喝了三大杯水,才算缓了过来。
萧衍看他满身风尘仆仆,原来青色的长袍已经脏得看不出本来颜色,之前一直梳得整整齐齐的发冠,鬓边都有了碎发乱舞,就连脸上,似乎都黑了不少,便笑骂道:“你小子现在这样子,青云那家伙要是见了,可不敢再喊你小白脸了。”
“侯爷!”说起这个,左修就跳脚。
萧衍见他要生气了,便不逗他了,问他正事。
左修从怀里拿出一个折子递给他。
萧衍接过去,疑惑其不寻常的厚度,打开一看发现里面竟夹着一块叠成几叠的碎布,打开一看,竟是半个书案大小的血书,是民众的请愿书。
再看折子,里面明明白白地记载了徐严明搜刮了哪县哪户人家多少银两,零零总总下来,是一个天大的数字。
越看萧衍脸色越黑。
“你看看,可还觉得徐严明不可杀?”萧衍把折子扔给陈留案。
陈留案一看,折子和血书均是触目惊心,他再也说不出一句反对的话了。
便是公孙明看了,也不说什么折中不折中了。
“既然如此,陈府尹,你就跑一趟,抄了徐府,把徐氏兄妹捉拿归案!”萧衍见他不言语,直接吩咐道。
“是,属下领命。”
陈留案立刻出府,唤来府衙士兵前去捉拿徐严明和徐佳音。
不想徐严明自从送去请罪折子后,就派人悄悄地关注侯府的动静。
见左修风尘仆仆地赶回来就觉得要坏事。
带上徐佳音竟早早地跑掉了。
因此陈留案去徐府和别庄都扑了个空。
不过在徐府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