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儿明白柔儿担心欢宁,心中也想和柔儿多说说话,可又怕这山风凉冷,山洞寒凉,让柔儿受寒,便请玉竹君送他们夫妻回家。
山鸟归林,天色已黑,二人一妖轻踏高木枝叶,穿梭于高木藤蔓之间,从无路的深林中飘然落到一座靠近临尘县的矮山,再从矮山入临尘,穿暗巷回家,玉竹君将二人送归家便走了。
院内,檐柱风灯下,柔儿欲松手,却被宋臣廉握得更紧了,她偏头含笑,娇声道:“已归家啦~”
宋臣廉定定的瞧着她:“可有不适?”
柔儿笑道:“腹中胎儿无事,我亦无事。自有了孩子你便不让我上山,可我也想欢宁她们呀,今日见了,心里开心,哪还有不适啊。只是这备好欲送给欢宁的发笄得等过几日才能送了。”
二人相视,情深在眸,柔儿想起前些日子,二人去踏青,宋臣廉回程时偏要牵她的手,还言:“你是我的妻,人人都知,我二人踏青,为夫若是冷落了你,可会落了巷内妇人的口实,言我夫妻二人不恩爱。”
柔儿笑道:“你啊,总是有你的说法。”
宋臣廉笑问:“难道为夫说的不对?”
柔儿笑:“对!对极了。”
半途遇到从山上打柴回家的老樵夫,瞧见二人,憨笑道:“亭长又同亭长的良妻来踏青了?”
宋臣廉笑:“这山里四时景不同,日日景不似,值得一看。”
老伯道:“这踏青啊,老拙少年时也常去,如今啊,就瞧着哪里有柴可以打就去哪儿,这什么景倒不会去看了,且脚力微弱,只能在山腰下打柴咯,本来从小道走要快些,可老拙往那小道走时摔过两次,怕再摔了再伤了筋骨,只能往这大道走。”
宋臣廉没再多说,伸手要帮老伯背他背上的一背柴。
老伯先是推辞,而后宋臣廉说自己背一半路,老伯背一半路,老伯才肯。
待那一背柴背到宋臣廉身上,老伯忽喊道:“可惜没有旁人在,都没人看到是亭长帮我背柴。”
宋臣廉笑:“我本只为老伯能轻松片时,旁人看见与否又何须去言说。”
老伯跟在宋臣廉夫妻身后,忽而他摇头叹气:“像亭长这样的善人,该做临尘的县令的,唉,若不是前任县令妒忌亭长,只怕亭长此刻已是我们临尘的县令了,若有亭长这样的县令,临尘该有多好啊,唉。”
老伯一连叹气,看到前头宋臣廉微微转头冲他笑,含笑不怨的眼眸,老伯忽笑道:“我们都为亭长不甘,可亭长却心境明亮,也罢,也罢。”
一旁的柔儿看着宋臣廉,她懂他。
此刻明月东升,狗吠深巷中,邻家似有孩童顽皮未歇,不知将何物摔在地上,听得其父亲的呵斥声,二人静听,想到日后家中大概也会如此,不觉轻笑,忽从屋角转出一端水小厮,模样端正,瞧见二人喜笑颜开,宋臣廉立刻倒了杯烧滚的热水,吹凉了些才端给柔儿。
玉竹君送二人到家后又回到了白云洞,清霜站在洞口望月,看见玉竹君来,笑道:“青蓉阿姊和苍明公已回去了。”
玉竹君点头,道:“告诉你姑姑,宋兄他们平安归家。”
清霜笑:“好。”
他就只是为了报个平安,说完便走了,洞内乐儿听到他的声音,怀中抱着欢宁,来到洞口时玉竹君已经离开了,清霜立在巨岩上,回头看乐儿:“姑姑,先生他们无事。”
乐儿点头,看着怀中疲倦却强撑的欢宁道:“听到了吗?他们下山归家,一路平安,你可以安心睡下了。”
他们夫妻离开后,乐儿让欢宁先合眼休憩,欢宁摇头,非得要等听到玉竹君说他们夫妻已平安归家才放心,玉竹君也清楚欢宁在等他回来报个平安,才立刻回南仙山的。
欢宁睁眼醒来已是次日晨初,白云洞洞口云雾缭绕,乐儿站在洞口瞧着白茫茫的云雾,掐指算着时辰,清霜来到欢宁的石室前,见欢宁微微睁开狐眼,气力不足,对她说道:“你昨日费了好些力气化人形,今日好好歇着吧,先生讲的话回来我会讲给你听的。”
走至清霜身旁来看欢宁的乐儿姑姑亦点头道:“欢宁,你今日好好歇着吧,不要勉强自己。”
欢宁缓缓点头,眼睛又合上了,她实在是太累了。
离北坡十里远处的一座山的山脚挨着夹山谷处有一青竹林,以往在十六日这天,清霜、乐儿姑姑、欢宁、青蓉、玉竹君、苍明公都会在这片青竹林中等候宋臣廉和宋孙氏给他们说学讲道,后来宋孙氏有喜,便不再来了,昨儿只因柔儿想瞧欢宁化形是否成功才央着宋臣廉来的。
每到这日,樵夫、猎户都不会来这片青竹林,因为会遇上‘鬼打墙’,所以这六妖听道甚是安心,宋臣廉讲道亦是心安。六妖会先去挖好草药,待宋臣廉离开时赠给他,外人只道每月十六日宋亭长到山上挖草药,无有起疑心的。
今日缺了欢宁,五妖手中都拿着蒲团,齐整的端坐在凸起的石块上,虽是与宋臣廉相距不一,但宋臣廉盘坐着的那块大石块是最平整的,他的蒲团是放在白云洞,由清霜带着的,往常他两袖空空便来了,不过今日他手中多了一只烧鸡,是原先宋孙氏许诺给欢宁的,他立在竹叶下,站在青竹旁,青竹也失色;手中提着一只烧鸡,独绝无二。
清霜恭恭敬敬的将宋臣廉的蒲团递给宋臣廉,玉竹君将已备好的草药放在身侧,是天未明前去挖的,若是挖的太早,根枝干瘪严重,会令人起疑,故而他们都是轮流挖草药,且只在来青竹林前去,以免外人疑心宋臣廉独自进山。
宋臣廉从清霜手中接过蒲团,顺手将手中提着的烧鸡递给清霜,含笑说道:“可不许偷吃哦!”
清霜接过烧鸡,笑道:“先生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