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史湘云结局(2 / 2)

处是杜甫的诗,原诗玉座为御座,作者这里改为玉座,我觉得有林薛双慕宝玉之意。

“仙杖香挑芍药花。”,仙杖有天意的意思,芍药又名将离,指情侣之间的分离,这句的意思既表黛玉与宝玉相爱却将分离之意,另外也暗伏宝玉最终香挑芍药,即湘云。

曹雪芹在1759年,他四十四岁的时候,曾经重返过金陵。据说是两江总督尹继善请他去做幕宾。

脂砚斋在《红楼梦》中有批语:“缺中秋诗,俟雪芹。”,说的大概就是这时候的事,可以看出当时曹雪芹仍在红楼梦创造过程中。

曹雪芹的好友敦敏写过一首诗,讲的就是曹雪芹这次远行,一年后由南京回到北京后不久,敦敏走访养石轩主人明琳,隔着一户人家的院落,忽听一人在高谈阔论的声音,疑是分别一年之久的曹雪芹。

敦敏在诗中前言中说:

“芹圃曹君霑别来已一载余矣,偶过明君琳养石轩隔院,闻高谈声,疑是曹君,急就相访,惊喜意外,因呼酒话旧事,感成长句。

他隔院听曹雪芹讲“秦淮旧梦人犹在,燕市悲歌酒易醺。”

也就是说曹雪芹这么激动,高谈阔论的是他在秦淮遇到了一位魂牵梦萦的故人,我认为这个人很可能就是那位李煦的小女儿,也就是后来伴随曹雪芹生命中最后两年的红颜知己芳卿。

曹雪芹有过两任妻子,第一任妻子梅氏,第二任柳慧兰,我认为其实都不是他心中所爱。

书中薛宝琴、妙玉等以梅为代表花的人,皆有梅氏影子。

柳慧兰本是伎女,一心期望曹雪芹能求取功名,可想而知跟曹雪芹没有共同语言,两人时常争吵,影射入书中宝钗不能理解宝玉,时常劝学,令宝玉十分反感。

柳慧兰的身份,跟蘅芜苑中一些瓦舍勾栏的暗示也有关系。

猜想因为曹家败落,曹雪芹没能娶到自己心中真正所爱的人,才会写出“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的句子来。

黛玉的柳絮词,最后几句:“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众人说:“太作悲了,好是固然好的。】

正是暗喻她的结局,如柳絮一样远嫁,漂泊异乡而亡。

薛宝钗的柳絮词最后一句:“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众人拍案叫绝,都说:“果然翻得好气力,自然是这首为尊。

同样也是暗喻宝钗的结局,是说她最后借得东风,如愿嫁给了宝玉,可是岂知终是无根之物,飞高得意只在一时。

同样史湘云写的柳絮词也预示了她的结局,词的最后几句:“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鹃为黛玉,因她有贴身丫鬟紫娟,燕为宝钗,因燕子楼关盼盼典故,这几句词暗喻湘云最后纤手自拈来的结局,的确令黛玉宝钗堪羡,但可惜春光还是太短暂了。

史湘云的判词词曲最后写到“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后又加了一句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也就是说尘世间消长自有定数,和阴阳论一个道理,乐极生悲,否极泰来,看似到了水涸湘江,谁知有消自有长,还有最后相守的短暂时光,何必枉悲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