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路畅回家便让媳妇收拾,一家子去了粮仓处。
他去领职,没想到,竟然有侍卫护送。二十余人护送卞路畅,到了地方,他才知道,自己竟是个粮官。
郭后虞给了他营生,管粮食,这把卞路畅美得,他从不敢想,还有做官的一天。这可高兴得,不知道手脚怎么放了。
为何要拖家带口上任,因为粮仓地段隐秘,来了就不能出去。储藏粮食的地方,怎能轻易被发现。当然只进不出。粮署里一应东西都有,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有个账房先生,主动来寻卞路畅,教他认字。
卞路畅学了两日,看着在粮署玩的儿子,想着,若能让儿子学认字,就好了,他跟账房先生提了提,账房一口就答应了,此地偏僻,教一教孩童,也是个乐子。
这下可好,卞路畅和他儿子,一起学识字。
让卞路畅丢人的事,学识字这事儿,他某些时候,还不如儿子呢!
几日后,有人拿着书信来提粮食。
是郭后虞手书,卞路畅仔细对过,信里没有草纸,倒是背面,有针尖扎的两个圆。跟所说的暗示一样,卞路通随即便让人提了两车粮食让来人带走了。
过了半旬,又有人来提粮食,卞路通对过暗号,让人提走了。
这样平静的过了一个月。这日,又有人来提粮食,信上说提五车粮食。卞路畅关起门来,对过暗号,信后,只有两个针扎的圆。卞路畅之前跟郭后虞对过的暗号,两个圆圈是两车,为何信上,索要五车?
来人本以为,卞路畅关起门看过信后,开门便跟往常一样,让他提了粮食走。却不成想,卞路畅只给了两车,直言不讳道,他只给两车,要就拉走,不要拉倒。
谁不服,找他说话。
侍卫只带了两车粮食走,还以为回去定找那粮官理论,没想到,竟跟没有这回事一样,上峰连问都没多问一句,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上峰哪敢多问,郭后虞只批了两车粮食给他,是他自己胆子大,擅自改了。
眼看天要下雪,他想屯些粮,以备不时之需,本还想着,多要三车粮食,等粮食到了,再跟郭后虞请罪,没想到,那粮官,竟是不知道从哪得知,郭后虞批给他两车粮。
这不起眼的小粮官,倒是有两把刷子,不是个好糊弄的。
粮库管得极其严苛,正直粮食欠丰,当务之急,就要找卞路畅这样谁的账也不买,在朝中没有根基,也不会碍于情面,丁是丁卯是卯,郭后虞怎么批复,就怎么做。
郭后虞听闻后,心里对卞路畅十分满意,找个死板的人看守粮仓就这点好,不变通,倘若都如常州太守等人,自认劳苦功高,合该万事紧着他来,粮官不敢得罪,开局不好,日后更不好驳回他人请粮。
粮食,在欠丰之年,尤其重要。
崔光宗听了密报,当即加快速度,让工匠们分成两拨,日夜赶工,制做船身。
船身已经做好大半,尚未试水。船身制作,铸造司已经经过无数次改良,钻研出精湛的造船技术,只是,船底用料还有待提升。
船底现如今,用的紫檀木,因海水侵蚀,海底淤泥腐蚀等原因,船底用料非常讲究,但紫檀木或者黄花梨木,大料愈发难寻,临出这才外出寻找更合适的木料代替。
话说,临出一行人到达甘州地界,结束了水路的行程,改乘马车。
临出看着公主落后自己两辆马车的距离,忽然觉得,她离自己很远。船上赶路时,因乘坐同一艘船,时常能见面,距离比现在,他一人孤零零的坐在马车上,好太多了。
临出忽然开始想念在船上的日子。
公主给的梅子,他还留了几颗,一直舍不得吃。
马车又走了几日,终于到了甘州境内。公主带的嬷嬷,带了公主生母留下的一个遗物,出了门。
临出本以为,他们在驿站住上几日,公主的外祖父家,才会派人来接,没想到,那嬷嬷出去了一日,第二日,便有人来接公主。
来接公主的,不是府中管事婆子,是当家主母,看样子,极其看重的公主。
看着婆子们忙前忙后,替公主收拾行装,临出的心突然就空了,莫名失落。今日,他才知道,见着永安的亲人,才觉得,自己跟她之间的距离,仿佛又拉远了。
来接永安的,是她舅母。
前几日,他舅舅外出,还未归家,府中听闻表姑娘派了人来,匆忙去回禀主母,这可是出嫁多年的姑奶奶,唯一的血脉。
永安的外祖父前几年过世了,临闭眼,还念叨自己英年早逝的女儿。婆母听闻外孙女来了甘州,昨夜一宿没睡,高兴得早膳都多用了半碗。
家中子嗣不丰,永安的舅舅,只有两子一女,大表兄定了亲,尚未成婚。
永安见舅母第一面,觉得特别亲切,能看出来,舅母从心里,欢迎她这个表姑娘做客。永安自小养在刘承佑的皇后膝下,最擅长察言观色,舅母的欢迎,让她放心下来。
不嫌弃她就好!
她自小被冷漠对待,虽然没有苛待,但并未得到些许关爱,若不是孔嬷嬷护着,她不定吃多少暗亏。自小没有得到几分亲情缘,她投奔舅舅时的忐忑,在舅母慈爱的目光中,渐渐消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