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妯娌(2 / 3)

道:“好好地怎么没睡好?是身子不痛快还是出了什么事?”

金氏垂着头,两手绞着裙子,迟迟地就是不开口。

沈氏轻轻乜她一眼,嘴角挂着一丝淡笑坐下了。旁边的侍女送上一盏莲花缠枝的钧窑茶盅上来,她掀开盖子略浮了浮,又放下了。

一旁的韩氏却上心极了,皱眉催促道:“六弟妹,你这脾气真是要急死人啊。有什么事不能说给母亲和我们知道的,我们知道了也能给你出出主意啊。”

金氏苦着脸,半天才期期艾艾地说道:“怪我不好,我前几天和六爷拌了嘴,他一气之下跑了出去,几天都没回来了,我有点担心。”

太夫人皱眉:“人都跑了几天了,你怎么现在才想起来说?叫人出去找了吗?”

金氏委屈道:“我怕六爷埋怨我,不敢告诉您。”

太夫人一窒:“你呀。为妻的侍奉丈夫,要温柔和顺不假,但也不能太没有刚性了。”

说罢她又问道:“不过你在他面前大声喘气都不敢的,怎么会突然使性子和他拌起嘴来呢?”

金氏闻言,眼圈一红,捂着帕子呜呜地哭出声来。

沈氏只冷眼瞧着,并不插话。倒是韩氏上前亲自替她擦了眼泪,劝道:“话没说三句,你眼泪倒流了一箩筐了,叫咱们在旁边干着急也没办法呀。”

金氏这才抽抽噎噎地说道:“是六爷,他、他看上了醉仙楼的花魁娘子,说要买回来做妾。我苦劝许久他都不听,反骂我是醋坛子,不肯容人。我一时气不过就和他顶了两句,他气得连夜就走了,几天几夜也不肯回家。”

此言一出,周遭都静了。顾六爷年轻浪荡,金氏木讷寡言,一向不讨他的欢心,夫妻二人并不亲热,这在侯府是众所周知的。顾六爷又是老侯爷的老来子,只比大少爷顾修泽大了两三岁,从小娇生惯养,连太夫人也轻易不大管他。

但顾家家风严正,是断不会容许娼/妓进门的。因此太夫人眉头一皱,怒道:“老六是越大越不成器了。”

她命姚嬷嬷:“你去交代顾管家,让他亲自带几个人到醉仙楼去把六爷给我找回来。他若不肯回来,就让顾管家去后军都督府或者北镇抚司找四爷去,让四爷亲自去请他,看他敢不回来!”

金氏一听,吓得眼泪都止住了:“母亲息怒。侯爷一向严厉,若让他知道了这事,只怕六爷要吃大亏的。”

太夫人怒其不争:“他都要娶风尘女子了,你还护着他!我看他这个不着四六,无法无天的性子,有一多半都是你纵出来的。”

金氏见婆母动怒,也不敢再劝了,只低着头一昧地哭。

姚嬷嬷领命出去传话。过了片刻,却见帘子一掀,潘嬷嬷进来了。

顾太夫人心里正不痛快,见她未经通禀就进来了,不由斥道:“你不好好在春深小筑伺候,往这里跑什么?”

潘嬷嬷本来以为抓住了江妍的把柄,兴冲冲地跑到寿安堂来邀功的。结果进了内室,见除了顾太夫人,还有三夫人、五夫人和六夫人在,且六夫人哭哭啼啼的,她自知不巧,唬得一叠声道:“是老奴鲁莽了,老奴这就回去。”

转身欲走,却听韩氏道:“潘嬷嬷不是不知轻重的人,这么急吼吼的过来,怕不是有什么要紧事吧?”

潘嬷嬷的脚步一顿,踟蹰道:“也、也不是什么大事。”

这话倒让太夫人起疑了,不由道:“今天倒是奇了怪了,你们一个两个的都成了锯嘴的葫芦,话都说不利索了。”

潘嬷嬷讪笑:“老奴确实没什么大事,只是——”她眼睛瞟了一圈周围,迟疑道,“只是这会子不大方便说,等回头老奴再单独禀报给您。”

太夫人一听,便知道是江妍的事,她正要找借口让潘嬷嬷退下,却听韩氏接口道:“瞧您老人家这话说的,敢情我和两个弟妹都是侯府的外人不成,这侯府里头还有什么事是我们不能知道的?”

“三夫人这是冤枉老奴了。”潘嬷嬷赶紧赔罪,“老奴只是、只是……”

她“只是”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太夫人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况且此情此情也不好再瞒下去,索性道:“好了,这屋里都是一家子骨肉至亲,没什么不能听的,你只管据实禀报就是了。”

潘嬷嬷这才擦了擦额头的汗,事无巨细地把江妍的嫁妆如何以次充好,今天又如何悄悄运出一大车的东西添油加醋地给说了,特别是把那一对夜壶的事描述得绘声绘色,连本来漠不关心的沈氏都忍不住竖起了耳朵。

夜壶的事太夫人是早就知晓了的,毕竟江妍的嫁妆单子当天就经由靳氏的手送到了太夫人的手里,靳氏也特特指出了“夜壶一对”这样叫人啼笑皆非的错漏。太夫人当时就心有不快,因此直到第二天认亲的时候都不肯给江妍好脸。

但无论如何,太夫人也没有想到江家竟会这样不上台面,把顾家给的聘礼全都昧下不说,陪嫁的嫁妆竟还弄虚作假,以次充好。她这几房儿媳孙媳,有出身高门大户的,也有清流人家的,陪嫁不管多少,她都没有瞧不起过谁。但江家这种做法,实在是让她不齿。

本来迎娶江妍这事,她就极力反对,如今对江妍乃至江家的厌恶又更上一层。

太夫人忍气问道:“你刚才说,江家来了一辆车,拉了一车的东西出去,拉的是什么你知道吗?”

潘嬷嬷赧然道:“四夫人的嫁妆都是她的陪嫁丫头管着,老奴插不上手。但车子出去的时候,四夫人去禀报了二夫人,想来二夫人是知道的。”

太夫人点了点头道:“老二媳妇是有成算的,她既知道了,想来没什么大问题。”

哪知韩氏接口道:“母亲这就想岔了。家里如今虽然是二嫂和我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