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宅邸大门打开时,赵洵看到的是一个面容枯槁的老妪。 她穿着一身粗布麻衣,身上打了许多补丁。 看年岁这老妪应该有六七十岁了,脸上布满了皱纹。 她看到赵洵之后拼命的磕头,哭诉道:“钦差大人,请为老身做主啊。老身活不下去了啊,老身有冤屈啊,钦差大人为老身申冤啊!” 赵洵连忙道:“老人家快起来,有什么冤屈可以跟本官说。” 赵洵这人最见不得百姓受委屈,见老妪如此他直是心痛如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大家都多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温暖许多。 这绝不是毒鸡汤,而是赵洵有感而悟。 这是圣人的教诲,赵洵不敢忘记。 那老妪颤颤巍巍的起身,泣不成声道:“钦差大人啊,老身儿子刘能在韩州城北的采石场做工,平日里是几日回来一次,给老身买一些肉菜。但最近他一直没有回家,老身担心他的安危便打算去采石场瞧瞧。” 说到这里老妪哽咽住了,连话都说不出来。 赵洵安慰道:“老人家您的心情本官可以理解,不要着急慢慢说。” 那老妪显然知道自己是遇到了一个好官,强行压制自己悲伤的情绪,哽咽道:“到了采石场老身才知道我儿已经死了。他们说我儿是上吊死的,可我自己的儿子什么样我自己清楚。我儿子性子很好,怎么可能自杀呢?老身不服,便去报官。可谁知官老爷不分青红皂白直接打了老身一顿板子。老身这身子骨本就不好,被这么一通打便落下了腿疾,现在走路都拖拉着。韩州城的官老爷不为老身做主,老身本想着一头撞死,可一想到我儿含冤而死便不甘心。正巧得知钦差大人路过韩州,老身就想来碰碰运气。” 赵洵闻言大怒。 这个梁刺史看起来人五人六,人模狗样的,不曾想竟然如此不做人子。 要是老妪说的属实,那这梁刺史当真该杀。 “不必害怕,本钦差替你做主。” 如今赵洵很想要当面质问一下梁刺史,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堂堂一地父母官,竟然连为民做主都做不到吗? … … 刺史衙门,后院书房。 梁文年端着一杯热茶细细品着。 品茶讲究的是一个慢。 品的越慢越有味道。 梁刺史面前是一整套茶具,他不疾不徐的操持着各式茶具,乐此不疲。 对他来说享受生活十分重要,如果忙忙碌碌的生活就一点趣味没有了。 至于衙门的公务大可以推开不办,到了必须得办的时候再着手去做。 “东翁,大事不好了。” 便在梁刺史沉醉茶道之中时,忽的听到一声呼喊。 他侧目去瞧,只见幕僚王琏匆匆忙忙来到书房,拱手禀报道:“东翁,钦差大人来了!” 听到这里,梁刺史口中的热茶差点喷了出来。 “什么,钦差大人不是刚刚住下吗,怎么会来衙门。” 梁刺史心道这钦差工作热情也太大吧,一点也不肯停歇的样子啊。 不对啊,他慌什么,怕什么。 钦差大人是要去江南道的,只是路过韩州在此暂住罢了。 肯定是有别的事情需要梁刺史处理。 “钦差大人现在何处?” “二堂。” “二堂…” 听到这梁刺史心中一凉。 二堂算是前衙,钦差大人停在了二堂证明是公事。 梁刺史不敢耽搁,连忙朝前衙走去。 方才他还不疾不徐,此刻已经变得风风火火。 “东翁,钦差大人这是来者不善啊,您一定要多加小心!” 幕僚王琏一边跟在后面追一边提醒道。 梁刺史此刻哪里顾得了这些,钦差权力极大,对四品以下官员甚至可以先斩后奏。 这谁顶得住啊。 无论如何梁刺史也得先搞清楚情况。 却说他一路穿庭过院,来到二堂后见赵洵端坐在上首,连忙陪着笑脸迎上前去。 “钦差大人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梁刺史,你的心情似乎很不错啊。” 赵洵冷冷嘲讽道。 “钦差大人这是何意,下官有哪里做的不对,请钦差大人明示。” “城北采石场的案子你办过吧?” 赵洵开门见山,直接点道。 梁刺史脑子嗡的一炸,整个人都不好了。 钦差大人怎么会知道采石场那个案子? “回禀钦差大人,下官确实办过此案。” 作为一个官场老油条,梁刺史很清楚这种时候扯谎没有任何的意义。 “你可知苦主已经告到了本钦差这里。” 赵洵扫了一眼梁刺史,质问道:“你给本钦差解释解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面对赵洵疾风骤雨般的质问,梁刺史直接懵了。 他该怎么说? 把这个案子的责任担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