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炭火熏得,简直就跟在泥巴里滚过一样。看来得好好洗个热水澡,才能把这些烟尘去除干净。” 但是此刻赵洵发现他竟然连起来洗澡的力气都没有了。 躺平,他只想躺平。 … … “太子殿下也太心急了吧。” 郑介皱着眉头很是无奈的说道。 “谁说不是呢,眼下可谓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个时候举事确实不大合适。” 冯昊也接着郑介的话头说道。 “咱家觉得这个时候我们不能由着太子殿下的性子胡来。毕竟这是生死存亡的时刻。” “是啊…” 冯昊忧心忡忡道:“神策军、龙武军。这些没有一个是善茬。更不用说皇城、宫城的禁制大阵等级提到了最高,只要稍有异动这大阵就会立刻示警。我们这个时候举事无异于飞蛾扑火,以卵击石。” “但是太子殿下那边要怎么说?太子殿下似乎已经是迫不及待了呀。” “哼,自然是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太子殿下这还没有登上皇位呢就如此的独断专行,他若是登上皇位后那还了得?岂不是又成了第二个陛下?” 其实一开始郑介对于显隆帝并不排斥。 显隆帝虽然善于玩弄权术,但实际上一直把朝局控制的很稳当。 至于玩弄权术这也是一个皇帝该做的事情。 一个皇帝如果对于权力没有任何的欲望,那才是最大的问题。 但是问题就出在显隆帝后期完全听不进去任何其他人的谏言。他变得刚愎自用,目空一切。 这对于一名君王一个皇帝来说是十分致命的。 对于一个朝廷和一个国家来说更是毁灭性的。 在几次进谏劝阻无果之后郑介只得痛下决心,选择扶持太子发动宫变,取而代之。 可以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万般无奈之后的选择。 但凡郑介还有一丝其他的选择,郑介都不会背叛显隆帝。 在郑介看来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王不过是代替上苍管理国家的。 如果君王出现昏聩的情况,是可以被贤能者替代的。 可问题是这位大周的太子殿下实在是太像显隆帝了。 儿子像爹当然没有什么问题,可问题是太子像显隆帝不是像的翻云覆雨那一方面,而是像的狂妄自大这方面。 这问题就很大了。 郑介怕他冒着腥风血雨好不容易把太子扶上皇位,结果太子又变成了显隆帝二世。 如此郑介便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但是现在郑介已然选择了向太子效忠,除了沿着这条路走到底确实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若是他舍弃了太子,在这个当口难道还能选择其余诸王吗? 即便他敢效忠,怕是其余诸王也不敢用吧? 这是当下郑介最尴尬的地方。 冯昊的话也是同理。 如今他们就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只要出现了一丝一毫的偏差就会一起死无葬身之地。 “郑公也不要太担心了。我相信太子殿下只是一时间冲动。只要让太子殿下冷静下来,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哎希望如此吧。” 郑介长叹了一声道。 … … 钦天监。 袁天罡盘腿坐在地上呼吸吐纳。 对他来说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很重要。 他重新试图赢得显隆帝的器重,以替代慧言法师在其心目中的地位。 自从慧言法师来到长安之后显隆帝整个人就跟着了魔一样,疯狂的求佛问法。 道门隐隐有要失势的趋势。 这是袁天罡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因为这不仅仅关乎他个人的前途,还关乎了整个道门在中原的前途。 一旦西域佛门在中原扩张,毫无疑问会挤压道门的生存空间。 道门将会不可避免的衰落下去。 袁天罡是好不容易好不容易才把道门扶持到现在这个地步的,他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道门被西域佛门取代。 所以他只能选择出手,只能选择向显隆帝妥协。 袁天罡要想引起显隆帝的重视,就必须拿出足够吸引他的东西。 换句话说袁天罡必须要展现出自己的价值。 袁天罡最终被迫动用大观心术,朝东宫方向看去。 最终他得到了很重大的一个情报。 东宫太子欲谋反。 虽然太子早有不臣之心。朝中也传的沸沸扬扬。 可毕竟没有真凭实据。 没有真凭实据显隆帝就无法给太子定罪。 但是袁天罡动用大观心术就弥补了这一点。 大观心术看到的都是真实无比的事情。可以直接作为证据呈递御前,交由三法司审理。 袁天罡这一步可谓是把太子彻底得罪了。 但是他没有选择。 他必须这么做来讨好显隆帝,以此来让道门在中原压过西域佛门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