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日,离着之前渭北大营之战,已过半个多月。 初秋时节,暑气渐消,草势开始消去锋芒,而大地也已渐褪绿衣。从天边而来的枯衰冷黄,随着秋意,延伸到望不尽的地方。 这时节寒意尚未至,却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今日是汉军和羌胡叛军的决战之日。早在昨天一早,曹昂便派人送了战书,约李文侯在渭水南岸一决雌雄。 李文侯虽仍不知道曹昂要做什么,可汉军主动求战,也算打破僵局,因此李文侯便爽快地接下了战书。 次日一早,双方埋锅造饭,饱餐一顿之后,便早早的列阵在渭水边。 为了使汉军主动渡河,李文侯特意命军队后退二里地,留出一片空挡来。 曹昂隔着河岸,看着这狭长的二里地,不禁有些嗤笑,看来这李文侯也是个不爽利的人。 口口563743675 不过曹昂要让李文侯失望了。 双方列完阵,眼看战斗就要打响,就在这时,汉军之中,一人骑马渡河,来到河南岸,此人正是马铜。 马铜冲到离着李文侯部不过百余步的地方,勒住战马,大声喊道:“前陇西郡太守李参李相如可在?我家督护有请一晤!” 李文侯眼见汉军突然有此一遭,心中狐疑,便厉声说道:“要战就战,何必多言!” 马铜听了笑道:“大军决战,你李文侯是害怕见面吗?我家督护与李太守乃是旧友,今日虽生死相搏,但李太守先师托我家督护给李太守带两句话,怎的,还不行了?” 李文侯尚未说什么,便见一人打马出来,正是李参。 “在下李参,先师可有何话?” 李参性子桀骜,自看不起李文侯等人,虽然他知道曹昂必无好话,甚至可能是劝降之言,但眼看李文侯阻挠,便非得给其别别手腕。 这些日子,李参跟李文侯闹得颇不愉快。 之前李文侯召集汉阳境内各部前来冀城支援,而驻扎在上邽的李参,却是一再跟李文侯表示,上邽城位置重要,关乎凉州、陇右战局,必须重兵把守,实在没有余力支援冀城。 李文侯不仅不听,还派人给李参送了一把刀,以示决心。 此事气的李参破口大骂李文侯“蠢笨如猪”。只是李参手中兵力不多,在叛军中地位亦远不如李文侯,眼看李文侯想对其动武,为了自保,也不得不亲率主力赶往冀城。 但矛盾的种子就此种下。 李文侯本欲推了汉军的请求,可李参擅自决定,让他进退两难。不过李文侯毕竟是枭雄人物,知道再是有气,非得等到此战结束,否则现在闹腾起来,既让曹昂嘲笑,也打击士气。 于是李文侯不发一言,看着李参跟着马铜到了渭水边。甚至为了装出对李参相信的样子,还只得留在原地观望。 李参到了渭水边上,曹昂正在对岸等待,李参眼看曹昂并无甲仗,亦弃锴甲,轻服匹马而出,心中倒是安了不少。 而曹昂眼看李参到来,拱手说道:“相如兄,自洛阳一别,今已两年矣,别来无恙啊!” 别看曹昂年少,就凭他师傅是卢植,师祖是马融、陈球二人,曹昂就能跟很多人称兄道弟,这就是门派的力量。 李参老师刘宽,也曾在马融门下求过学,虽非弟子,亦有师生之谊,所以曹昂这声“兄”可真不是自作多情。 而且曹昂跟李参在洛阳也是旧识,虽然不熟,也有点头之交。 曹昂喊得客气,李参却是直接言道:“曹督护,前尘往事,俱成尘土,休再提也。今日唤李参前来,所为何事?” “相如兄,往事如风,可俱留心中,我现在还记得,你我当初在太学辩经之事,现在忆起,仿佛是昨日之事。 昔日在洛阳,青春年少,我等也是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可谁道世事多坚,命途多舛,以至今日。我来凉州之时,尚有刘正权(刘松)、桓公雅(桓典)等人托我打听你的情况。” 李参有些沉默,良久才言道:“若曹督护只是要说这些无用之语,那李参便回去了。” 曹昂立时大声说道:“李相如,你不在乎昔日的朋友,难道也不在乎逯乡侯(刘宽)了吗,他老人家临终之前,还在担心你的情况,问狄道围解了没有,而根本没人敢告诉他,你已经降了羌胡了。” 李参的情绪终于有了些波动。 “你说什么,我老师怎么了?” 曹昂叹道:“今年二月,逯乡侯在京中病逝了。” “老师!” 李参听了,眼泪终于止不住地留了出来。李参在刘宽门下二十余载,师徒二人,如父如子,感情之深,难以言说,今听闻老师去世,李参心若死灰,如丧考妣一般。 如今的李参,已背叛大汉,投降羌胡,更让他无法去面对已经去世的老师。 “我辜负了老师的期盼!” 李参在那里大哭,曹昂也不说话,直到过了良久,李参的情绪才稳定下来。 曹昂又言道:“刘正权本来要亲自来凉州劝说于你,可他得为逯乡侯守灵,不得不留在华阴,但我临来时,他尚有信于我,托我告诉你,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听得这话,李参更是难过起来。 刘松是刘宽长子,与李参亲若兄弟。 “一切已经迟了!” “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