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多谢陛下!”
回宫后渭和又问真武:“真武,你呢?”
真武笑禀:“主子,奴才只有一个女儿,还嫁了好人家,甚好!”那人听后瞪着他。
“您也知道真文的性格,是不会给您添任何麻烦的!”真武只好说。
自鬼门关闭之后,谍国的走向似乎明了,如一幅迷蒙的花卷渐渐变得清朗起来:海外,三王爷作为联络大使,周游世界,和各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雀场商船出出进进;家里,粮食渔业年年丰收,民生安定。重建后的雪灾地区更是因为有了最先进的规划和重建,道路宽阔,城镇漂亮,吸引了大批富商前往入驻。所以鬼绝老头说的没错,关上鬼门,让他的发展道路上了一个台阶。
至于鬼绝,在某一天就不见了,只有那以后不断变老的小童每年在他生辰之日,端着一个托盘站在那快被植被覆满的洞口。
“师傅,徒儿煮了汤圆,您吃一碗吧,师傅……”
北山,老宅。端午快到了,虽有旱情粮食紧缺,但家家户户还是会包粽子做炸糕。为此,进宝托人专门从贵州进了一批糯米来,以满足民生的需要——贵州的糯米,在大山里成长,得自然雨露滋养,黏润劲道,是全国最好的糯米之一。他还积极地在这场旱灾里发起了商业募捐,自己先掏了大大一笔,并聘请商会中清正的上辈记录做账,由永福钱庄统一划拨出去。这些钱将会为衙门用于支付应对灾情的一切开支。商会中的同门,自私的便不说了,无颜前往他们的场所,其他的,即便没多少钱,也会发挥自己事业的优势,进上一份薄力。
这不,全县买卖牲畜的大户们和各村里正就接到了县衙的一个差使:家家户户收集牲畜粪便并全部晒干储备;每家都要养鸡养鸭,每种不少于十只。若不照办或无力照办,可自行购买或出银子代替。
大家不知道这是为何,甚至有的暗里还将它当成了行事无为的笑柄,但既是衙门通知,也会照做。
“怎么,连你也看不透?”书礼看儿子也是一脸懵懂。
清扬摸了摸头,“爹,这个孩儿还真没学过,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学术有专攻,为父理解,你的任务是把图绘的准确。”书礼道。“爹今天教你,以后你就知道了。”
“好。”清扬应道,又说,“爹,还有一事儿……为何您看起来一点都不着急呢,甚至成竹在胸的样子,孩儿可觉得这旱灾可怕极了呢!”
书礼看着他,“……这是因为你没有去过更严峻的地方。南方植被丰富茂盛,若没有水如何能活下来,所以水源只不过是在得深邃罢了!”
“那您是说这灾情是完全可以应付的?”
“是的。岳州也是,”
“那就好。”
这天傍晚,清扬回到老宅,一进门便听见一个男孩发出的大叫声:“娘,我要回家,我要回临安!”他小站听了一会儿,笑了笑,然后板起脸来。
“夫君!”一妇人高兴地向他跑来。
“婵娟!”他张开怀抱,将她抱了起来。
紧接着一位穿着丝绸锦缎的老太也闻声出来了。
清扬惊讶地看着她。“咋,阿拉不能来?”老太向他一瞪。
清扬也瞪她,“娘可不许欺负我二娘!”
小溪过来听到他的话笑了。“小溪,你瞧,这臭小子!”那人对小溪说。
“我有那么坏么?”她又对清扬说。
“娘,总之一句话:您可不准挑精捡瘦!”清扬回她道。
“哎呀……”老太给了他一个嫌弃的眼神,又说,“快去快去,快去把你弄干净,都变成个什么了,臭烘烘的!你这样我可吃不下饭。”
清扬一笑,便准备去井房,这时,一个十一二的男孩来到他面前,眼神胆怯怯的——看那穿着,就是个富家公子。他又板起脸来。“再过两年就给我到军营去,你也无法无天了!”
“爹,孩儿是无聊罢了。”那孩子对他道。
“无聊?那明天去山里捡牛粪,孩子们现在都做这个。”
“……不要!”
在这当儿,有三个孩子走了进来。那男孩抬眼见了他们,便高兴得不管他爹了。
“小米,月儿,金瀚宇!”他大叫着——来的两个女孩是秋米和秋月,还有一个子高一点的男孩石头。
“刘敬浩,”他们都瞪着他。
“刘敬浩,嫌弃奶奶家是乡下乱发脾气!”秋月对他说。
“没有啦。”那家伙尴尬地笑道。“我这不是无聊么?听说你们在成都我可想去了,可奶奶不让。现在好了,我们终于在一起了。那接下来我们去哪儿玩呢?”
“不玩,我们要去书院,反正你都懂了,是不用去的。”石头对他说。
“别,我也要去。”那人忙道,又对秋米说,“小米,反正以后我们就是一起了,对不对?”
“是的。”秋米说。“大人们要抗灾,我们可不能添麻烦。”
“嗯。”
厨房里,老太等人正在张罗晚饭。小溪对老太说:“太太,奴婢倒觉得您跟清扬很亲密的。”
“是的,阿拉是看着他长大的。”老太点头道。
“二娘,甭说您了,有时我也觉得好像我娘是我的婆婆,清扬才是她亲儿子!”婵娟也凑上来。
小溪笑了。
“小溪呀,孩子只要安好,在哪儿都一样的。你看你还能天天陪着书礼,我呢,二十几岁就守寡了,而今连老头的模样也快忘干净了。”老太对她说。
“太太说的极是。”小溪便道。
此时,衙门里,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