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三王爷才踏进府门,便看到两个年轻人向他跑来……
“爷爷,爷爷,”他们叫着。
“诶。”他高兴得伸出手去,两臂各圈一个。
“爹,”
“岳父,”他的女儿女婿也迎上前来。
“诶。”见到他们王爷很是高兴,因为女儿出嫁后府里只剩他们夫妇俩和一些下人,总觉得生活少了什么;女儿纵然已近不惑之年,可在他眼里还如幼时一般。
过后他发现那夫妇俩眉头略带愁色,似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燕儿,怎么啦,可是子培在官场遇了阻碍?”一日他问。
“爹……”他女儿闻言诧异,停会儿又说,“孩儿正想跟您说此事儿呢。不是子培,是内阁新一批的外使名单里有蓬儿的名字。蓬儿还小,若要出去夫君得跟着,那孩儿也得跟去,如此荜儿留在您身边,那咱们一家以后相见的日子可就少了……所以孩儿不想他走。”
“这是左相老儿的意思?”王爷听后沉眉。
“应是的。爹,可有什么法子不让他去?”他女儿急切道。“孩儿也知这事儿很严,皇上一旦认可后就改不过来了。听说右相大人一直想让他的孙儿去南方或中原,可左相大人还是把他的名字放在了名单里,两人为此还吵了一架呢。”
“为父知道内阁的规矩。的确如此。”王爷听后道。“可蓬儿若不外出便只能去驻守边关,你可愿意?”
“愿意,可孩子却不这么想,他想去外面看新鲜呢。”他女儿无奈道。
王爷笑了,“傻孩子,那这样是好事啊,他既喜欢就让他去,外面会有人照顾他的。孩子大了,不用父母跟着。”
“那您是支持他了?”
“当然。世界很大,无比广阔,他有这个理想是好事儿,应该去。”
“……那好吧。”
末了老头心里也叹了口气:若皇帝真让他出海去理顺武器的事儿,那有孙儿在他很放心。
看到女儿烦恼散去绽出笑颜他也愉悦起来,接着又想到日前在朝堂上的“不雅之举”,心里便泛起一丝内疚:“哎,本王这是咋了,一把年纪还东想西想的,现在的日子不是很安乐么?”
不该想的就别想!最后他说;同时,那在海外长大、博学傲气的左相都碰壁的事儿让他知道,那兄弟二人的此次远行不会太顺。
的确,此时,那二人正住在海边肯先生的客栈里,对满院鲜花全无兴致——那人不在家,他们已等了数日。济和知道此行的目的让那家伙沉得住气儿,自己便也不能现出半丝烦闷,可他满脸的胡子碴儿还是证明他心里很焦急。
他们无时无刻不期待着有人前来报传。
“你担心肯不来见我,让我白跑一趟;还担心雨季到了,海风不稳,对吧?”一晚渭和对他笑道。
那人沉眉看他,一脸严肃,“还笑!”
渭和又咧嘴,拍他肩膀,“放心吧,他会来见朕的。”济和点了点头。
直到气候微寒,一个知了浅鸣的午后,仆人才来告知他们有人将要前来拜访。这让济和高兴得心花怒放,忙伺候着那人更衣。
“老严?!”看到来人他们惊讶了。
那人抱手:“殿下,二爷!”他们点头致意。
“是的,马匹生意没法做了,我便又来了。”老严道。“主子令奴才来请二位,他正在猎场里等你们呢。”
“好。”他们当然狐疑老严回来的原因,但当下有要事在身,便不细问。
两人在一座尖塔建筑的三楼客室见到了那人。因渭和是君王之尊,肯表现得十分和气,只一番寒暄后带着他们下到了二楼。二楼窗前,窗架上已置放了几支火铳,其黑洞洞的枪口正对着下面一个场地。俯瞰远眺,下面是一个打了围墙的超大院子。
此时晚风轻柔,光线已不再刺眼,可以清晰的将下面一切人物尽收眼中。过了一会儿,他们看到那院里陆续有人进去,并聚合后在那场地中跑动起来,几个挥舞长鞭的草帽汉子盯着他们。
济和看着那几个“长鞭”,便知这是人猎了。
肯向渭和点了一下头得那人微笑回应,然后去到那火铳旁,透过枪眼看向那场中的人……那二人见他全神贯注地不时转动枪口……
“嘣…… 嘣…… ”随着几声炸耳的枪响,那跑动的人群中便有人倒下了,一滩一条的不再动弹。剩下的跑者见此慌乱起来,跑得更快了……
待那地上睡了三五条后,肯便停手来对他们说:“吃饭吧。”
临夜兄弟俩回后神色肃穆,心知这就是未来的战争。
第二天他们带着大包的银票又去。“殿下,先生这次是真的要退隐了,或者说不得不退!”路上老严对渭和说。“多谢!”渭和应道——这是在告诉他只有一次机会。
到了宅邸老严将渭和带去了酒室——里面有备好的果酒点心,而济和则向书房走去。
此时宅邸顶层一高瞻远瞩的房间内,肯正手执一笔蘸着清水在白纸上划着……济和在离他稍远的地方定驻,双手自然起礼。
肯停笔笑去:“济和,你上次送我的玉笔还真是好东西,竟有人打听着来买呢!这若是卖了岂不可惜。你说呢?”
济和礼道:“既是先生的东西那先生喜欢便好,旁人不能置评。”
“哈哈哈,”肯爽朗笑道,“没错了,我已经把它卖出换得一座山头。我呀,以后可能就要绑在那里了。所以,这许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呢。”
“先生……”济和闻言急道。
“我知道你们此行的目的。但说真的,我还真没有你们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