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神通得到了授意,开始向李纲等人说起了之前商量好的对策。 “我们还可以支持突地稽部、支持踏实力部、支持高句丽和百济,这些势力都在苏尼失部的东部,随时随地能对苏尼失发起进攻。 苏尼失要是不想被两面夹击的话,那就只能先解决了他们,再跟颉利一决雌雄。 而苏尼失想解决他们,得先问过我们的意思。 只要我们一直支持着他们,苏尼失就永远别想灭掉他们。” 李神通兴高采烈的说着,说到最后的时候,脸上的喜色都快化不开了,似乎大唐已经通过这种方式拿捏了苏尼失,逼得苏尼失向大唐俯首称臣了。 一众文武听到他的话,陷入了沉默,开始思量起了这件事的可行性。 在过了几个呼吸以后,陈叔达率先开口道:“我们通过踏实力部和突地稽的靺鞨人部对苏尼失施压的话,苏尼失扛不住重压,一样会重新回到颉利的部下。 这样一来,我们还是在做无用功。” 李纲点着头道:“不错,我们还容易养虎为患,将踏实力部的叶护和突地稽养成像是罗艺那样的恶虎。” 罗艺虽然已经成了一种禁忌,但在分析国事的时候,还没什么不能谈的。 尤其像是李纲这种资历老的老倌,拿李氏的祖宗说事都不是问题。 当然了,不能直呼李氏某些祖宗的名讳。 不然的话,也会遭人诟病。 比如说直呼李虎之名,那立马会遭到御史台的弹劾,即便是他贵为宰相,御史台的人也不会放过他。 甚至他喊一个虎字,都有可能遭到他们。 在这一点上,不仅是他,大唐上下都是一样的。 禁止谈虎,禁止写虎。 所以虎是到了大唐才变成大虫的。 在唐以前,或者唐以后称呼老虎为虎,都没问题。 在大唐称呼老虎为虎,那就是大罪。 像是唐伯虎、裴擒虎之类的名号,在大唐,分分钟改名换姓,发配边陲。 像是前隋的勐将韩擒虎,在大唐就被记做韩擒豹,或者韩子通。 后世总是有人说,人家原名叫韩擒豹,后来改成了韩擒虎。 其实不然,人家的原名才是韩擒虎,韩擒豹才是后来改的。 大唐之所以禁虎,就是因为李渊的老子的老子,也就是李渊的祖父叫李虎。 像是昞、渊,也在大唐的禁止之列,说这两个字,或者用这两个字的时候,都得用其他的字代替。 以后随着大唐的皇帝越来越多,禁止的字也会越来越多,即便是常用的,很难禁止的字,在写的时候也得缺笔。 这也算是封建王朝的一个大弊端。 明朝的皇帝名字用各种繁体字,就是为了避免这种弊端影响到百姓正常生活。 所以在古代生活,并不容易,如果不清楚各种避讳的话,分分钟被发配,分分钟被被脑袋。 想要随心所欲的说话,想要无视大部分避讳,至少得活到李纲这种岁数才行。 到了这个岁数,那就百无禁忌了。 犯了忌讳,掌权者也能笑呵呵的说一句,人瑞能点到先祖,或者吾之名,吾能沾染一些福气云云。 李纲的话音刚落,李神通就笑着道:“李公多虑了,突地稽的靺鞨人部和踏实力部纵然能对苏尼失部形成威胁,威胁也没有颉利坐大以后那么大,苏尼失尚有回旋的余地,不可能孤注一掷的去重新投奔颉利。 这也是我说支持靺鞨人部和踏实力部的原因之一。” 比起颉利现在所统治的半个突厥,以及苏尼失所统治的半个突厥,突地稽所统治的靺鞨人部,以及驻扎在突地稽边上的踏实力部,体量实在是太小了。 两部加起来的实力连大贺氏都比不上,更别提跟梁国,以及一分为二的突厥比了。 所以靺鞨人部和踏实力部即便是去找苏尼失部麻烦,带给苏尼失一些压力,也不至于逼得苏尼失去投奔颉利。 苏尼失只需要让梁师都或者大贺咄罗分派出一部分兵马,就足以应对靺鞨人部和踏实力部了。 在大唐支持靺鞨人部和踏实力部向苏尼失部施压的时候,真正能带给苏尼失部压力的是大唐。 有大唐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在背后撑着,苏尼失想一举荡平靺鞨人部和踏实力部的话,得顾忌大唐会不会出手。 不荡平靺鞨人部和踏实力部的话,又会被这两部不断的滋扰,不断的找麻烦,会疲于应对。 所以苏尼失在看到了大唐支持起靺鞨人部和踏实力部的时候,会看出大唐的心思和意图,会重新跟大唐走上谈判桌。 大唐也会因此掌握主动权,逼迫苏尼失放弃帮梁师都讨回大唐已经收复的梁国土地。 虽然说过程是繁琐了一点,但最终还是会达成大唐想要的目的。 李神通继续道:“至于李公担心的养虎为患,也是多虑了。我大唐有数万将士在河北道坐镇,他们敢生出异心,顷刻间便能让他们化为飞灰。 苏定方所率的大军也在他们边上,不消几日便能赶到他们族人盘踞的地方,跟河北道的大军一起剿灭他们。 所以他们别说是变成虎了,就算是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