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春暖花開(2 / 2)

猜測,南京中央大學的老同事們有不少隨國民政府來台,進入了台灣大學任教,而且很順利就讓他見著了一位。這位老同事戴教授(註一)原以為他早已死在南京,這番劫後餘生久別重逢,自是有一陣子熱烈的敘舊。在戴教授的幫忙下,隨後幾天姬家桐得以泡在期刊室裡,查到了他想要的資料。至於戴教授邀他共事的盛情,他感激地婉謝了,因為他必須去走一條更高、更遠、更艱難的路。

姬家桐在台大找到了過去二十多年的各期《物理評論》,他一一挑出以前他在這份期刊上所發表過的論文,把論文名稱、摘要與發表日期等全都抄錄了下來。

他驚喜的發現,十四年前恩師包立可能因為聯絡不上他,就逕自代他將那篇「任何關於定域隱變數的物理理論無法複製量子力學的每一個預測」的論文投稿至《物理評論》了。而且這些年來這個理論不斷地被討論,並且還被稱為「姬定律」、「姬不等式」受到許多論文的引用,可說已獲得了物理學界的重視與認同。所以,其實在他失蹤的這些年裡,「姬家桐」三個字已經闖出了點名號,現在只等他這個大活人出現,那差不多就大勢底定了。

查了論文,姬家桐又來去匆匆地跑了一趟台南,在台南美國新聞處(註二)抄下了十多所美國大學的連絡地址。他寫了十幾份詳細履歷,履歷內容包括了他的學歷、經歷以及他所發表過的論文清單,並各附上一封文辭並茂的求職信,按址寄往那些美國大學。

當時的航空郵件非常昂貴,要省錢就得寄海陸郵件,一來一回就需要將近兩個月,這還沒算上學校裏審查申請、跑行政流程的時間。所以他大可趁這段等待的時日,設法籌措一筆去美國的旅費。

這天姬家桐叫了輛三輪車,吩咐去大直北安路,並且親切地跟車伕聊了起來。由於這段路程還有點遠,車資頗豐,所以那名三輪車伕也挺高興的有問必答,詳細地描述了這一行的甘苦。到了目的地,他就在路邊找了塊石頭坐著,盯著他的目標觀察了一整天。

第二天,姬家桐照著那車伕的指點找到了車店,租了一輛半新不舊的三輪車,就啪躂啪躂地踩到了前一天他鎖定的目標門口,展開了他的運輸事業。

這兒是剛剛才成立的美軍士官俱樂部,後來台北愛玩的騷包們管那地方叫「六三俱樂部」,美軍官兵則叫它「中國海」。

或許是三輪車伕們對紅眉毛、綠眼睛的美國大兵有點害怕,姬家桐居然成了第一個固定來這裡等客人的三輪車伕。由於姬家桐英文說的呱呱叫,讓那些大兵們大有賓至如歸之感。加上他的服務態度親切風趣,車子又踩的飛快,以至於大兵們一叫車就先找他,讓他幾乎整天沒得休息,一回到住處就累的倒頭便睡。

(註一)這位戴教授可能是戴運軌先生,1928年至民國1932年期間在中央大學任教,1946年至1962年擔任台大物理系主任。

(註二)當時美國新聞處在台南,是台灣唯一的美國資料中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