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一天天流逝,小祾歌马上就五岁了。
彼时太子李贤和英王李显的明争暗斗正是激烈的时候。这两个孩子分别是武媚娘和李治的第三、第四个孩子,年级只差了一岁,从小相互争抢,为了一块点心都要吵一架。
说到这里,女皇为了让燕筠青明白他们的纠纷有多激烈,便问道:“你可知王子安?”
王子安?写《滕王阁序》的王勃?
燕筠青记得,他是被李治贬谪,前往渤海探望父亲的路上,途经滕王阁,写下的《滕王阁序》。当年上学的时候,老师要求他们全文背诵《滕王阁序》然后默写,燕筠青至今都记得自己当年的怨气。
“我记得他被贬谪,终生不准为官……”燕筠青喃喃道,“他到底犯了什么错?”
女皇起身,缓缓说:“因为他,在李贤、李显玩斗鸡的时候,为李贤写下《檄英王鸡》以示挑衅。先帝认为他挑拨李显与李贤兄弟阋墙,所以把他罢官,逐出京城,终生不得录用。”
燕筠青愣住了:“就因为这?”
“就因为这个。”女皇缓缓点头。
燕筠青哑口无言。
当时,先帝李治因为身体不好,格外宠爱一个叫明崇俨的方士。明崇俨有手段,可以缓解先帝的头痛,他之于李治,就如同能给女皇缓解多次分娩、下垂漏尿的燕筠青。
这种人,必须忠于皇帝本人,是继承人所不能染指的。
但是,这个明崇俨,在二圣面前夸过皇三子李显、皇四子李旦之后,没过多久,就不明不白地死于强盗之手。
真的会是那么巧吗?
无论是不是这么巧,太子李贤都是那个嫌疑最大的人。
不光是因为明崇俨说三皇子、四皇子好话,有可能动摇他的太子之位,还因为如果没留明崇俨,李治能熬的时间势必大大缩短,到时候获利最大的,就会是他李贤本人。
从某种角度来说,现在是不是他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会损害到所有亲人的利益。
别人不提,一旦李治宾天,年幼不能自理的祾歌必死无疑。毕竟他是个不会说话的小哑巴。但他又实实在在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孙。李唐以正妻长子为嫡,如果李弘没有留下祾歌,或者祾歌的母亲没有被扶正,那么现在,唯一的嫡出就会是李贤,这样他做皇帝名正言顺。但是只要祾歌还活着一天,而且李贤还没继位,那他就永远是庶子,哪怕他是皇后武媚娘的亲生子。
如果想要名正言顺,只需要顺顺利利等自己继位,他就会从小宗自动变为大宗。对明崇俨还这样,李贤会怎么对待曾为大宗的小祾歌?
可是先帝李治到底割舍不下。
他有四个正妻之子,也是他心目中的爱子。其中李弘三岁被立为太子,自小精心培养,但是他身体太差,随时有夭折或者绝嗣的可能,因此李治还培养了李贤作为李弘的备选。
随着李弘和李贤一天天长大,李治对于他们夭折的恐惧也在慢慢淡去。
因此,他也就没有多花心思去培养更年幼的两个儿子。
储君和亲王,受到的教育是完全不同的。
如今李弘已死,若是再废了李贤,换上从未培养过的李显,李治始终对他有些顾虑。
皇后武媚娘,太溺爱李显了。
二圣的第三个儿子李显,是在玄奘法师的诵经声中出生。
虽然这个孩子也是难产,让武媚娘吃了好一番苦头,但是她生李显时,玄奘法师曾经提过这孩子有佛相,因此,武媚娘一直对这孩子宠爱备至。再加上李显从小就没有作为太子的备选,因此二圣对他宽容得很,也养成了他不能吃苦、扛不住事的性格。
国赖长君,不仅仅是因为国家的安定依托于君王的年纪,也因为,年长的继承人总要比年幼的小皇帝稳重得多。
李显连书法的苦都不愿意吃,他怎么能坐得稳皇位呢?
幼子李旦就更不必说了,这孩子只喜欢读书,一个纯纯的书呆子。
至于祾歌,这孩子是个哑巴,他没有资格登上皇位的。
权衡再三,李治终究没有写下废太子的诏书。
燕筠青不明所以:“可是故雍王……”不还是被废了吗?
武曌叹了口气:“是啊……”
不管杀害明崇俨的凶手是谁,那人都没想放过祾歌。
没过多久,祾歌就在宫里落水了。
哪怕过去十年,说起这件事,武曌还是忍不住后怕:“若不是祾歌福大命大……当时有个宗室子,叫做李梁的——如今改名叫做柳季卿——那人恰巧路过,一把将祾歌从水里捞出来,脱下身上狐裘给祾歌取暖,我的祾歌就……”
她哽咽了一下,很快调整好情绪。
燕筠青没敢问是谁做的。她只是静静地听着武曌倾诉。
良久,等武曌终于整理好心情,再度开口:“你应当知道,李贤曾经有过一个娈童。”
燕筠青点头。
女皇武则天的次子李贤,喜欢男人。
他养了一个美少年,叫做赵道生。
就是这个赵道生供认,李贤指使他杀死了明崇俨,也是李贤指使他下毒,想要毒杀李弘留下的双生子。
燕筠青琢磨了一下,觉得似乎哪里不对。
她思忖着问:“赵道生当时多大?”
他是娈童,那么当时必然年纪很小,不然女皇会说他是男宠。
武曌坦然回答:“年方十六。”
年方十六,就是周岁十五,也就是说,双生子遇刺时,他才十岁。
一个十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