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7 章(1 / 2)

万卷楼,存义堂

一个伙计刚将桌子擦干净,就见他们掌柜的迈着步子进门,他身上的暗花被肚子撑得变了形,看着有些滑稽。

伙计面不改色,上前问好。

陈掌柜嗯了一声,询问这几天有多少来卖墨卷的。

“回掌柜的,这三日共有十五位举人老爷上门,得的文章有五十数。”

“好,过几日湖州书船要在城外停留三日,到时会有许多藏书名家去淘书,你差人拿着五百两银子去请人给精选集作序,人数越多越好。”

湖州书船是江南的一大特色,许多贩书商通过便利的水路交通往返各地,在荒村僻巷收买旧书,然后运到别地售卖。

因为他们收买的多是珍秘之本,因此众多藏书家乐于去书船淘书,有时见猎心喜,一本佚本都可出到三百两的高价。

这些藏书家家资不菲,地位非凡,往日想见他们一面可是难如登天,也只有这种日子才能堵到他们。

也是因为这,若是能在他们店出的乡试精选集上附上他们的序文,就可以借助名声打广告,那原本的销量至少能翻个倍。

陈掌柜也是想将小少爷交给他的差事办好,除此之外,还现去请了常州有名的评点家来负责选书批点。

想到这里,陈掌柜问道:“薛先生这几日可有什么要求?”

伙计回说没有,转而又问起收购新铺子的事。

提起这事,陈掌柜也是头痛。

原来那个楚秀才就是个榆木脑袋,成天就守着那些迂腐陈规死读书,做个生意也不知变通,他当时也提起过收铺子的事,却被他三番四次地拒绝。

如今换了他儿子,本以为一个毛头小子好对付,可自办完丧礼后就闭门不出,总算被他逮到,还伶牙俐齿地怼他,真是像个烫手山芋。

听到陈掌柜抱怨,伙计眼睛一转,说道:“既然那楚公子想继续开书肆,那咱就让他开不下去不就得了?”

“哦?你想如何?”

陈掌柜转头看他,他不是想不到这点,可那小子和他爹一样,年纪轻轻就中了秀才,虽然现在士人群体庞大,大多不能进入官僚队伍的生员都另谋生计,可比起总人口来说还是少数。

有秀才功名的士子,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还是很有地位的。

“咱们可是正经做买卖的,自然不可能耍什么手段。可若是楚公子自己不想开了呢?”

这句话点醒了陈掌柜,他沉吟一番,转头问起薛先生这几日是否有空。

“薛先生前些日子将送过去的墨卷都批点完毕,今日应是有空的。”伙计回道。

“听说薛先生于古籍辩伪方面甚是精通,那请薛先生去那小楚秀才处指点一番,也不失为一件美事啊。”

陈掌柜越想越有门道,他立马命伙计去请薛先生。

等伙计走后,他去书坊后方的仓库里,在书架上寻找什么,不一会儿,他就找到了目标,翻看过后,脸上露出成竹在胸的神色。

***

前世的时候,楚易也了解过明末时期图书出版业的盛况。

当时,由于人口增加和手工业的发展,人口逐渐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这些人从事例如纺织业、采矿和陶瓷等行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市民阶层,而这些人对于文化的需求又促进了图书事业的爆发。

同时明初朱元璋大力发展社学,民间儿童八岁起就要去社学读书。

虽然后来由于社学经费不足,民间百姓要入学需交五十文钱,这钱虽不多,可对于穷苦百姓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这也使得众多百姓放弃送孩子去读书。

话虽如此,广开社学的政策,使得明朝的百姓普遍识字,这也是书籍流通的基础。

而明朝刻书,通常来源为三大系统:官刻、家刻和坊刻。

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官府刻书,自家刻书和书坊刻书。

其中坊刻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此它是三大系统中刻书种类最丰富、经营方式最灵活的书籍出版方。

也是因为需求多,书坊业的竞争也是异常激烈,可以说现代有的营销方式,对现在的书坊来说都已经不新鲜了,什么打广告、名人效应、拍‘电视剧’(找人作戏曲)等等。

因此楚易一开始想用现代营销打开局面,纯粹是异想天开。

这些事情也是在‘图书馆’里,他找到的关于图书史的书籍里介绍的。

严松文走后已经过了两日,这期间书肆也没人上门,楚易去医馆看病,大夫说他就是体虚和饮食不规律,给他开了些药,就让他回来了。

楚易之后就整日窝在书肆,只有旁边的徐嫂子偶尔给他送些吃的,帮他煮煮药。

除此之外,楚易也是就呆在一楼,手上拿着‘图书馆’幻化的书看。

这期间他还写了一块牌子,大意是参加本次应天府乡试的士子,都可凭‘识认官印结’,也就是古代版的准考证在书肆抄录本此乡试的文章。

是的,在用了这些士子的文章集成程墨集后,楚易有些良心不安,毕竟他想用人家的文章卖钱,即使如今没有版权的说法,他也过意不去。

要是每人送一本程墨集,他肯定是负担不起,所以就想出这种折中的方式。

可惜的是,他这一举动收效甚微,路过的人根本没觉得他这小书肆能有什么时文可抄录,顶不过从哪里搜集来的几篇零碎文章。

楚易也不气馁,这两日他一直在翻找‘图书馆’,心里大概有了想法。

他的书肆和大书坊相比劣势明显,那就是无法大规模售卖,只能凭着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