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已经被郝娜折腾出了鱼尾纹。
可这一回,郝娜倒没有压着俞佳的稿子不让过,反而提出要把俞佳的这篇稿子作为经济峰会专刊的主推文章,刊发在下一期《财经周刊》专题策划中的重要版面。
只是这个提议存在一个小小的瑕疵——
俞佳的采访是在经济峰会结束后进行的,严格来说,不应该纳入经济峰会专题中。于是郝娜又周到地提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把卢晓、俞佳两篇采访王晖的稿件合二为一,形成一篇既在经济峰会上初步交流,又在会后进一步深入访谈的专访。
不用等到郝娜把她亲自编审过的稿子拿出来,俞佳就可以想象到,那篇缝补黏合而成的文章里,卢晓写的内容能占多少篇幅。
因此,陈清清刚刚汇报完郝娜的计划,俞佳就忍不住拍案而起:“不行!我不同意!”
采编部采用开放式工位,刚刚忙完经济峰会,出外采的人不多,大家满满当当地挤在办公区,安安静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俞佳愤愤的声音如一颗惊雷在宁静的平原炸起。
大家是成年人,面上波澜不惊,其实都默默竖起了耳朵。
陈清清忙扯着俞佳的手臂,把气得几乎跳起来的人按下来,压低声音安抚她:“你别激动,先听我说完。其实郝主编也就是这么提了一句,总编还没同意呢。”
“我怎么能不激动?我现在不激动,难道要等下一期《财经周刊》印出来,我的文章挂上卢晓的署名,才激动吗?”俞佳气得脸色铁青,“不行,我要去找郝娜问清楚。”
“可实话说,你这个稿子要直接收进经济峰会的专刊里发,确实有点勉强。”陈清清叹口气,“而且下一期《财经周刊》本来就给王晖的专访预留了版面,这篇文章是一定要发的,你和卢晓的文章虽然一深一浅,但因为她直接用了你的采访提纲,两篇文章相似的地方不少,如果经济峰会专刊里用了卢晓的稿子,下下期再发你的稿子,就好像同一篇文章换着法子发了两遍,不合适。”
俞佳清楚,陈清清说的有道理,可造成现在这种尴尬局面的人究竟是谁呢?
知道这件事来龙去脉的人应该都清楚,始作俑者反正不是她。
所以,凭什么要牺牲她来破局?
越是这样想,俞佳越是生气。
在陈清清电脑上,看完郝娜拼补剪贴的那篇稿子后,俞佳彻底坐不住了。她抢过陈清清的鼠标打印了一份稿子,气势汹汹地冲到郝娜工位前,把那篇卢晓创作比例不足百分之二十的稿子拍在桌上:“你这是什么意思?”
郝娜愣了一下,拖了旁边的一张空椅子过来:“你别激动,坐下来聊。”
俞佳没好气:“我辛辛苦苦写出来的稿子都要跟别人姓了,我能不激动?”
郝娜依旧笑意吟吟,轻声细气:“哪里就是跟别人姓了?只是为了让稿子能顺利发出来,需要整合一些卢晓采的内容进去,你们两个人一起署名。卢晓毕竟是新人,到时候你的名字肯定还是排在前面的……”
“我不听这些虚的。”俞佳冷哼着打断郝娜,抱胸站着,直勾勾地看她,“卢晓试用期快满了吧?这半年里你舍不得让她出外采,让她在社里吹着暖气喝着热茶,风吹不着雨淋不到的,现在一篇长篇稿件都发不出来,眼看着就要过不了试用期,开始替她急了,又是抢别人的线索,又是抢别人的稿子,郝娜,你跟卢晓到底什么关系?要这么帮她?”
郝娜依然耐心十足:“我不是为了帮卢晓,我是为了我们经济峰会专刊的效果。”
俞佳依然气势汹汹:“我的稿子怎么就不能直接发了?我究竟是哪一天采访的王晖,就那么重要吗?”
俞佳是稿件的作者,对自己的文字负责,郝娜暂代主编职责,对《财经周刊》负责,两人各有立场,寸步不让,僵持不下。
所有人都屏着呼吸,等着想看谁先让一步。
偏偏,总编办公室的门在这时候打开了。
总编杨树探出头来,目光搜索了一圈,锁定在郝娜的工位上,他的声音穿过一排排低着头竖着耳朵吃瓜的人:“俞佳,来我办公室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