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SD,心理医生和学心理学的,都绕不开的一个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原因不详,是个体在遇到巨大打击后出现的一种精神障碍,可以治愈,也可能复发。 这个病的症状,其实不用说也大概能明白,就不过多赘述。 治疗,这个无法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标准答案。PTSD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可能需要吃药,也可能需要做EDMR(眼动脱敏再加工)和CBT(认知行为治疗),严重的可能还会采取MECT(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当然,MECT并不推荐。 抛开这些拗口的词语,李美玉现在确实需要服用药物来稳定体内激素了。 药物就很简单,抗抑郁药、苯二氮卓类的抗焦虑药甚至甲状腺素都有可能,关于这些,陆令不可能给她开药,也没有这个资质。 “这个事,还是建议你带她去市里或者干脆去沈州一趟,去找专门的医院开一些药物,然后才能辅助治疗,我们容易把事情搞砸了。我知道你是心理学的学生,但...”提到这个,卫培武非常认真。 “我明白”,陆令看向王所:“还是得联系张涛的儿子张进修,如果李美玉是精神病,那么张进修就是她的监护人了。需要做张进修的工作,带他母亲去医院。” “这个倒是简单”,王所点了点头。 “嗯,我相信游队也在等候时机。毕竟张涛的死讯刚刚出来,也需要给李美玉和儿子一点时间。”陆令跟卫培武说道:“卫师傅,即便李美玉接受了正规的治疗,距离我们能从她身上获取线索,也有距离。如果她状态很差,我们只能问她一个问题,您建议我们问什么?是她怎么知道她丈夫死了吗?” “当然不是”,卫培武还是端起自己的酒杯,咂了一口:“当然还是得问她,为什么不和警察说实话。这里面一定有人和她嘱咐了什么。” “言之有理”,陆令点了点头。 “当然,这不是解题思路,因为她就算告诉你答案,我们依然不知道王守发和杀手是怎么死的,还是要想办法突破杨丽和陶万宇这些人。”卫培武叹了口气。 在场的都明白卫培武为什么叹气,案子办到这个地步,实在是太艰难了。 “卫师傅不必叹息”,陆令道:“我上学的时候,看过一些未解之谜,和一些悬案,我觉得很多案子之所以搞不定,就是因为嫌疑人的运气真的是好。有些偶然因素,实在是不可控。” 举个例子,张三在阴暗的矿井里拿石头砸死了李四,然后张三趁着换班,从矿井里出来。 张三上来后几个小时,当地发生了地震,矿井被埋,死了很多人。几个月后,尸体才一个个挖出来。李四被判定是死于矿难。 李四本来可以出来,但是死在了地下。而李四的朋友、家人全部死于地震,也没人追这个事。 那这个例子里,张三是完美犯罪吗? 说实话,肯定是。 但是,这偶然成分占的比重也太大了。 在这么多的命案中,那没有破掉的,很多都有类似的情况,偶然因素介入,导致了办案困难异常。 “道理我自然是懂”,卫培武笑道:“案子还是得你们办,期待你们的好消息了。” ... 这个烧脑的案子聊完,接下来的话题就变得轻松了许多,除了陆令,其他人都互相认识了起码十年,聊天也没啥顾忌,纷纷聊起了家常和自己遇到的有意思的案子。 “诶,对了,跟你们说个厉害的”,县城幸福路派出所的刘所笑道:“三四年之前,我那会儿负责抓票。当时有个老头,他去接上初中的孙女放学,结果当天晚上孙女学校放电影,晚放学俩小时,这老爷子就去了洗头房,被我们抓个正着,你们猜多大岁数?78!” “78算啥?”旁边的治安大队的洪队摆了摆手:“我前几天抓的那个才厉害,81!我还问他,他怎么这个岁数还行,他告诉我就是爱吃海蛎子!身体嘎嘎板正。” “我抓的那个也这么说!”刘所掐指一算:“我靠,咱俩抓的是不是一个人!” “你说的那个老头,是不是这有一颗痣?”洪队指了指自己的左脸。 “啊对对对...” ... “这事怎么处理的?”陆令有些好奇。 “女的拘留,男的放了,男的过了70岁了,治安拘留拘不了”,王所给陆令解释了一番。 “是啊”,刘所叹气道:“所以这老爷子无所畏惧。” ... 这些话题陆令就不怎么能接得进去了,但是总归是一些... 挺涨见识的话题。 陆令没喝酒,吃完饭,王所安排陆令开着王所的车,把大家都一一送回了家。王所家就在附近,陆令把王所的车停好,自己走回饭店,开着自己的车,回了苏营镇派出所。 回去的路上,陆令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今天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偶然事件。 这是一个破题思路,那就是,如果没有偶然事件,这个案子会怎么发展呢?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第一个要明白的就是:本案的偶然事件,是什么呢? 这个案子从6月中旬开始,到9月份赵荣凯发现尸体,这就过去了两个半月。 赵荣凯发现尸体就是偶然事件。我们现在把这个定成偶然事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