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请走李丞雪李大仙,慈悲川处再无乱象,孟苍舒也踏踏实实晾着那位大仙,只命人在城中严加看守,自己只在川上逗留,投身公务。
陆陆续续将近两个月,七月骄阳流火方至,慈悲川敛骨之事终于临近尾声。
寻到亲人遗骸者不过十之二三,但这是早有预料的。
二十年前的白骨了,能辨认者不过寥寥,这半数里也有不少错认,可又能如何?斯人已逝,收敛过去是为了更好朝前看、往后活,为自己寻得一份安慰。
就像国家这三十年战乱后,即便千疮百孔,也不得不拖着沉重的步伐,努力迈出历史的泥淖。
而那些没寻到的,有些死了心,支离凄楚无功而返;有些不甘心,直到敛骨之事进入尾声,仍逗留此际,妄图寻找。
孟苍舒不免一一面见亲劝,见了不知多少无助眼泪,最终才好说歹说,使得人踏上归途。
然而他也不希望满怀希望奔赴此际之人却如此伤心而归,待到敛骨最后一日,他亲自铲下第一锹土,接着由青郡军将士给早就清理好的地方接连挖开深坑,再给无人认领的无名尸骨一一规整,盖以素布,面南而葬。
尚未离去的寻亲百姓朝数千骸骨殓葬掩埋之地叩拜悲泣,孟苍舒等着时机,取出前几日刚刚送至此处的圣旨,在垫土完成后高举宣诏。
“宣帝上谕,众人接旨。”
在场之百姓起先不知发生了什么,然而军士却都一一跪下,便有人朝后喊去,说是圣上有旨意,于是大家也依次跪列接旨,只是不知到底是什么旨意。
“上谕,国难罹悲,天下同患。慈悲川数战,将士埋骨共赴黄泉,忠烈可表,感昭日月。刺史孟苍舒代朕行抚,今尚有无归之骨,朕不忍忠良无祭、贞贤不祀,特命慈悲川埋骨之地起建铭忠归魂祠,慈悲川租赋免三年,三年间往来祭拜亲眷路驿皆可宿,不得阻行。钦此。”
孟苍舒站在制高点视野开阔声音洪亮,又将皇帝的上谕以百姓可以听懂的话语再诵读一次,这次话音一落,山呼万岁之声回荡川上。
一声声“万岁”,尽是悲声,万千家的离丧,虽不能由此抚平,但人死已矣,从安排此次敛骨到上奏,孟苍舒已做了自己全部能做的事。
而万岁之后,百姓却都未有起身,孟苍舒正要邀大家一并为亲人的祀祠垫土时,却忽听并不齐整的呼声:
“谢刺史大人高恩!”
“刺史大人千岁!”
“谢刺史大人为民请命!”
“大人……”
……
孟苍舒不由得愣住了。
他做敛骨之事,一是确切可怜百姓思念已故亲人,二也是有自己的政治目的,但今日百姓即便未能寻亲成功,仍是谢他此举,使得冷静自持如他也呆愣原地,眼眶发热。
慈悲川敛骨之事就在这一声声对孟苍舒的感恩齐赞当中轰烈收尾。
最终,是这封圣旨与旨意里的“恩泽”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作为举国上下仅有的十五个两千石刺史之一,孟苍舒拥有其他地方官吏没有的面上呈奏之权。
也就是说他的上奏可以不经过大司徒府,直抵皇帝书案。
关于慈悲川敛骨的报告,是他作为两千石刺史上任来的第一封表奏。
一个月前,这封上奏顺利抵达了目的地,第二日廷朝,皇帝萧蔚便将孟苍舒的表奏下发给了所有有资格参加廷朝议政的朱紫银青们一一过目。
“如此良吏,肺腑之语,朕读罢心肠俱震啊……昨夜又梦见沙场厮杀,朕的那些子弟儿郎为家国不顾性命拼尽了最后的血,朕如何不痛如何不哀?今日再观此奏,思及如此多百姓为今日中兴大业失子失亲,而将士之骨曝露荒野,任凭野兽啃噬……何至于此啊!朕实不忍闻!幸好有良慈郡刺史孟苍舒这样的慈怀之人,顾念百姓悲苦,上任头一件事不为自己立足不为赚得人声鼎沸,只做此慈悲之举,可谓父母良吏也!”
皇帝说得十分激动,下面官吏却面面相觑,这个名字对他们来说十分陌生,只知道良慈郡之前折了两个刺史,出身都颇高,但这个却默默无闻,怕是个充数顶上的吧?
只是皇帝夸赞,此刻无人多嘴,都道圣上体察,才有此治世之能臣。
但其实在下首的官吏当中,有三个人是清楚这个名字的。
“臣有奏。”
现任太尉长史的荀崎朝前一步,在皇帝示意准奏后才恭敬开口道:“孟苍舒本是圣上中兴后第一批太学生员,得沐皇恩,故有此德行。其虽出身寒微,但才志皆达,臣父赏识,故贤让我家子弟之名录,破格推举其入太学享恩上之际遇,如今其已学成,德政以报朝廷,乃是圣上初惠之政普照而得,其之德政,亦为圣上德政。”
“太学乃是我朝仁良祖宗之法,朕不过是顺应天时。”皇帝是以武功夺天下,最爱听的便是自己顺应天时万众归心这样的暗示,此刻亦是十分受用,“你父亲能举贤代亲,果然是朕的股肱良臣啊……”
说罢也回忆起故去部将的裨益,思表之语不觉,更是连连称赞荀崎有其父的风范。
荀崎听着皇上的赞美,心中十分骄傲,却仍以谦卑姿态应对。
作为武将之子,荀崎起初不习惯自父亲手中继承的官职,朝堂之上太过险厄,一句话都要过十遍脑子才说出来,不过这十年荀崎也算磨砺出来,父亲去世后,自家的功勋已然不如昨日,要是不卖力替皇帝吆喝,怕是更无立足之地了。
孟苍舒这名字荀崎听自己爹说过,其实也记得不是那么真切。只知道是父亲的徒手之劳所遗赠之才。不过前几个月良慈郡刺史一事悬而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