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的冬天,冷得早,冷得来势汹汹,尤其是期末考试那三天,温玉回刚拿笔时竟然觉得自己有些不会写字。
考试结束后,天放晴,气温往上爬升了三五度。
那几天,聿元中学的表白墙也很热闹,不知道是谁推送了这么一句话,获得高赞——“在严寒北风中迎接考试,在温暖阳光中迎来寒假。”
考试后,高一高二的住宿生都收拾东西回家了,高三的学生照例留校补习。
温明书早早开着车到校门口等温玉回,他前一晚就提醒温玉回早早收拾好,第二天早点到校门等自己。
果然,离校当天,聿元中学大门口人声鼎沸,接送的家长、值班老师、离校学生都挤在一起,拦车杆、铁门、南北校门都开着,但车流人流依旧拥堵迟滞。
温玉回站在自己和祁雨其行李的脚边,看见温明书的车已经在对面超市门口,打电话让他开过来。
“门口人不少啊,小回你站在那等下,我顺着车流跟过去。”
“嗯好。”
祁雨其手上拉着一个平底推车,上面还挂着两瓶水。
“没有忘记带的东西吧?”
“没了,幸好你买了折叠推车,要不然搬这些东西就够呛。”
“应该说幸好我提醒你早起,不然这些东西指不定搬到什么时候。”祁雨其把折叠推车收起来,“我出门的时候,舍友才起床,等收拾完多半接近中午了,到时候路上铁定堵车,今天又是两个中学学生离校的日子,打车都麻烦。”
“是是是,多亏你。”
温玉回看见温明书的车牌靠近,招了招手。
车停在两人面前,三个人合力把两个孩子的行李搬到后备厢,两个人的书包都鼓鼓囊囊有棱有角的,全装满了练习册和寒假作业,索性堆在副驾驶脚边。
温明书遇见了曾是高中同学的家长,两人一对眼,就开始伸手递烟拍肩,乐呵呵地聊上了。
后备厢门不是自动的,温玉回理好零碎的小东西,垫脚去够,祁雨其拉着她后退一步,抬手就把门扣下了。
两人坐在后座,等温明书叙旧结束开车。
离校之际,温玉回有些感慨,说不清道不明的伤感油然而生,后备厢塞了一个学期的生活用品大件,前座摆了一堆寒假要学的知识,车窗外是挤挤挨挨的人,明天学校就空得差不多了,除了高三教学楼和为他们预留的食堂一楼,全校的设施基本都要归于沉寂。
这算什么?学龄为四个多月的高中生心性?
温玉回自己也不明白,更不明白的是,她明明偏头去看学校的幢幢楼宇了,怎么余光里还有祁雨其的轮廓?
“干嘛呢?”她问。
“看你在盯什么。”
温玉回其实就是漫无目的瞎看,“感觉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都没学透彻,一学期就过去了,要是每个学期都这样学不透彻去参加考试,高考也会栽跟头吧?”
“担心什么,你学得又不差。”
“但没你好。”她话里似有不满。
“已经很好了,为什么要有这么大压力?下学期分科了,你的优势会更明显。”
听见他给出这么直接的肯定,温玉回也少了几分担心。
“你会选理科吧?”
祁雨其不答,点了点头。
“反正你学什么都不差,去理科班一定也名列前茅。”
“我无所谓名列前茅,学不好的话未来可能会很惨,所以钻牛角尖似的学,”祁雨其一语带过,不想深入,又把话题扯到温玉回身上,“你不一样,未来怎样都不会很惨的。”
“你对我这么有信心?”
“对你,我很自信。”
温玉回想说他这是病句,但又觉得这病句格外中听,所以欣然接受。
温明书上车,缓缓驶出人流,上了大路就踩油加速。他先把祁雨其送到家门口,卸了行李,两个孩子简单告别,他又发动引擎,开回自己家。
爷爷奶奶早早打开了大门,温明书把车停在树下,往家里搬行李的时候,忍不住问女儿,“逢年过节的,雨其家的大门怎么锁得严严实实,看那样子,像是很久没收拾了,而且家里人也不在。”
温玉回刚刚也注意到了,祁雨其家门口的落叶,路人留下的花花绿绿的包装纸,还有门板上厚厚的灰尘,都怪怪的,令人不安。
“我也好奇,而且……”温玉回想不清楚的,以为父辈会更了解,所以向爸爸咨询,“爸爸,他好像一直有心事,特别是这个学期,除了正常放假,他已经请假回家三次了,短则两天,长则一周,我想问他,但他每次返校都很沉默,我不敢多问。”
温明书沉思良久,“这么多次了,应该不是小事,但你也不好多问,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问多了可能是戳人痛处。”
“但他一直这样怎么办呢?”
温明书没回答,似乎是没想好,过了半天才说话。
“过几天是小年了,那天你叫他过来家里吃饭吧。”
温玉回仰头定睛,露出惊讶的表情。
因为离异的缘故,每每亲戚朋友到家,都要那这件事议论爸爸,原本已经看淡这件事的爷爷奶奶,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会被感染,最终的局面一般都是一群长辈同辈齐上阵,爸爸不堪其扰。
记事多年来,爸爸渐渐很少去亲戚家,也总是避免叫人来家里吃饭,即使温玉回带朋友到家里玩,两人也只是去房间玩,然后拿着钱去下馆子。
可能因为祁雨其是自己多年的好朋友吧。她想。
“好。”
年下,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