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明兰愿意不愿意,盛老太太愿意,盛紘支持,盛明兰就被接到了老太太的寿安堂去住。 不可能什么事情都由得孩子的性子来,就是后世,那么多的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最后也要老老实实的听话上学去。 老太太对怎么教养孩子还是有心得的。 毕竟出身高门大户,知道什么是教养儿女,就算女孩,首先也是需要读书明理。 接过去没几日,老太太就向盛紘提出了明兰需要发蒙,读书习字的要求。 因为大周朝以孝治国,读书人需要注重名誉,风评很重要,所以盛紘对盛老太太这个嫡母,一直都有几分表面的尊重,恭敬。 基本不拒绝,老太太合理的要求。 盛明兰就被送到了书塾,跟着盛长柏,盛长枫一起上学。 盛老六都被送来了,同样是盛家女儿,盛老四墨兰,和老五如兰,自然也就不能避免。 在盛紘的强烈要求下,愿意不愿意的都被送到了书塾。 庄学究毕竟已经年过花甲,已经是一个老头,教三个小丫头读书,倒是也不用那么纠结于男女大防。 这样下来,庄学究也就有了五个学生。 学习进度各不相同,相当于一个老师,教授五个年纪,倒也是忙碌了不少。 还好三个女孩毕竟不一样,不用科举,每天只上午上课,下午各自回去学习女红。 本来这种情况也算是还好,盛长柏带着四个弟弟妹妹学习,倒也没有多大的问题。 这几个学渣,也影响不到盛长柏的学习。 庄学究的授课对象,主要还是盛长柏和盛长枫。 就是突然的一天,放学之后,来了几个下人,又给书塾添加了一套桉几。 “父亲,可是有人要来咱们家书塾借读?” 盛长柏当即就找上了盛紘。 “柏儿,齐国公府的齐国公和平宁郡主,听说了庄先生在咱们家私塾坐馆教书,请托到了我的跟前,以后齐国公府的小公爷就要来咱们家解读了。” 盛紘带着几分得意的说道。 一是请到庄学究这位大儒,在家里坐馆教书,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二是一个六品官,和国公,郡主扯上了关系,证明了自己的档次。 “父亲,不知齐国公府的小公爷,年岁几何?” “齐小公爷和柏儿你年纪相彷。” “父亲,孟子有言,男女授受不亲,礼也。还请父亲为妹妹们,聘得一位女夫子,另辟一处书塾,供妹妹们单独读书习字。” 盛长柏就不劝,盛紘拒绝掉齐小公爷借读的请求了。 不现实,也不符合盛紘做人八面玲珑的原则。 在京城外,盛紘还挺威风,到了东京之后,盛紘只不过是一个六品绿袍小官。 哪有什么资格,拒绝从一品的齐国公和郡主的请托。 说是请托,也和是命令差不了多少。 真要拒绝掉的话,平宁郡主还不知道会给盛长紘多少的小鞋穿。 这娘们真的不是什么大度的人。 “柏儿,齐小公爷不及束发之年,哪需要注意什么男女大防?”盛紘不在意的说道。 “敢问父亲,齐小公爷要在咱家读书几年?” “那自然要读到……” 说到半截,盛紘也就说不下,反应了过来,考中进士之前,读书就不能算是结束。 齐小公爷,在盛家借读,借起来可能就没完。 “朝夕相处,难免瓜田李下,还请父亲为妹妹聘得一位女夫子,供妹妹们在后院学习。” 大周朝的风气,算是开放,官宦人家的女子,读书不能算什么错。 相反勋贵,官宦,富商,地主,有条件,有见识的大部分的人家,都会要求女子,读书识字,明白一些道理。 但在盛家这种正经的读书人家里,没有家里女儿和外男,在一个书塾读书的道理。 齐衡也就这两年看着还小,眨眼两年就要长大。 盛紘明显是忽略了这点,说到底盛紘还是注重家声,家风的一个人,被盛长柏指出不周全,黑了脸,但还是能及时改正: “是为父疏忽了,为父这就安排,你三个妹妹的课业,就先停一停吧,等找到了合适的夫子再说。” 第二天,到了书塾,盛长柏就发现,书塾就留下了三张桉几。 这下子看上去就舒服多了。 少了三个捣蛋鬼,课堂上也能清静不少。 盛家三个女儿,也没正经想要学习的人。 三个女儿也就墨兰的学习态度好一点,但也不过是为了能吟诗作赋,附庸风雅。 “齐衡,表字元若。” “盛长柏,子则诚。” 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小小年纪的,都要跟着父亲,出门社交。 有早取表字的需要,也就没必要等到二十加冠再取表字。 各种规矩上处理上来说,大周朝一直也还是挺灵活的。 齐衡齐小公爷,长的确实不错,妥妥一个小正太,外貌文雅俊美,气质温润如玉,待人如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