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羌去修改公文,朱平安将目光看向一旁的胡炜和大伯朱守仁,问道,“胡先生,大伯,你们可核算出结果来了?需要向苏州府请粮几何?” “大人,我觉得我没有算错啊。”胡炜身在错中不知错,核算了一遍后,依然得出了同样的答案。 朱平安看向大伯朱守仁,“大伯,你可核算出结果来了?” “咳咳,我也觉的胡兄没有算错。”大伯朱守仁咳嗽了一声,他再次选择相信胡炜。 一方面,胡炜方才核算的时候,又是打算盘、用草纸,计算的很认真。 另一方面,大伯朱守仁他不擅长计算,算盘都不会打,数字小一点还好,数字大一点压根没办法。粮草的数量就超出了他所能计算的范围。不相信胡炜又能怎么办呢,他自己又计算不出来,只能选择相信胡炜了。 一时间,胡炜和大伯朱守仁都一脸我没算错的看向了朱平安。 “胡先生,一个月有多少天?”朱平安只好一脸无奈的向胡炜问道。 “当然是三十天了。”胡炜毫不犹豫的回道。 “那胡先生算了多少天?”朱平安目光灼灼的看着胡炜,缓缓问道。 “我当然是算了三十......”胡炜想也没想的回道,不过刚说了一半就想起来哪里出问题了,“哦,天啊,我好像是按照十天计算的......” “啊?!你是按十天计算的?”大伯朱守仁顿时慌了,一脸紧张的看着胡炜问道,“那你帮我计算的火药、兵器,也是按照十天计算的了?” 朱平安嘴角抽搐了一下,大伯还真是大伯,一点也没有变。 “不是。”胡炜摇了摇头。 “哦,不是就好。”大伯朱守仁松了一口气。 不过下一秒,他就松不了了。 “因为你那是计算半个月的消耗,我先是按照一个月算的,又减了一半,也就是说,我是按照五天算的......”胡炜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五天......”大伯脸都黑了,“胡兄,枉我这么信任你,你太让我失望了。” “这也不能怪我,我不是让你核算了吗,你说没错的。”胡炜也禁不住抱怨起来。 “我要是能算出来,还用你帮忙吗?”大伯理直气壮的说道。 我去,你说的好有道理,我竟然无言以对,胡炜整个人顿时哑口无言了。 “咳咳,贤侄,你哈看我写的公文不?”大伯朱守仁讪讪的拿着公文问道。 “大伯觉的我还有必要看嘛?”朱平安苦笑着问道。 “咳咳,等胡兄再算一遍,我们改好后,再给贤侄看哈。”大伯朱守仁讪讪说着,收起公文放回了桌上。 等等。 大伯放的公文下面好像还有一张纸,朱平安眼尖,一下子就看到了。 朱平安上前要拿起大伯的公文。 “等改好数字后,贤侄再看吧。”大伯朱守仁有些紧张,按住了自己的公文。 “没事,我要看的也不是公文。”朱平安微微笑了笑,用力将大伯的手拉开,在大伯紧张的目光中,朱平安拿起公文,看到了下面的另一封公文。 看到朱平安看到了下面藏着的公文,大伯朱守仁额头上顿时浮现了一层汗。 朱平安拿起下面的这封公文,一看就笑了,气笑了。 大伯这封公文是仿照请火药兵器的公文拟写的,不过内容却是请银。 大伯在公文中要求苏州府拨银三千两,用来犒赏将士,鼓舞将士们的士气,以便在即将到来的御倭战事中,将士们发挥出百分之百的实力,争相效死。 大伯的胃口还真是越来越大了,背着自己偷偷摸摸的请银,一请还就是三千两银子。 什么狗屁犒赏将士,以大伯的人品,还有他背着自己偷偷摸摸的做法,以及现在脸上的冷汗,朱平安都无比的清楚,只要这三千两银子请下来,一准全都落入大伯的口袋。 “大伯,这是什么?” 朱平安拿起这份大伯偷偷拟写的请银公文,目光灼灼的看着他,淡淡问道。 “贤侄,你听我给你狡辩一下,啊不,是解释一下。”大伯朱守仁一下子就秃噜嘴了。 “那你狡辩吧。”朱平安淡淡的说道。 “咳咳,解释,是解释贤侄。”大伯朱守仁咳嗽了一声,连连强调道。 朱平安不置可否的看着大伯朱守仁,大伯朱守仁讪讪的闭上了嘴,不再强调狡辩还是解释了。 “贤侄,是这样的,我不是听你说倭寇快要来攻打苏州了吗,你这边让胡兄请粮,让夏兄安排拉练,让我请火药和兵器,这马上就要打仗了啊。” “打仗可不是儿戏,不是有句老话叫什么,国之大事就是祭祀和打仗吗。既然要打仗了,那大伯肯定要帮贤侄查缺补漏了啊。说到打仗,那就少不了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在战争中太重要了。” “怎么提高‘人和’呢,大伯就想到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句话,要想提高将士们的精气神,那还有什么比发一笔赏银更好的呢,如果有,那就是发两笔。” “于是,我就向苏州府申请了三千两银子,到时候,每个将士发一两,不怕他们不拼命杀倭。”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我是大伯,这都是大伯应该做的,贤侄不用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