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皎白的月色被乌云遮盖,院中掀起阵凉风,从窗户中吹入,带着丝丝凉爽。
陶嬅熄了房间里的烛火,只留了隔间几盏,正好照亮床榻桌台。她靠桌前看书,似乎有些入神。
外面隐约开始下起小雨,陶嬅困意上头,偏巧这个时候听到门嘎吱的声音。
经过上次杨柏邑夜入的事情,陶嬅这回警惕极高,她轻步缓缓向门口走近,探着脑袋看外面,“是谁?”
陶嬅突然出声,那边没有任何动静。
她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如果是杨柏邑肯定不会这样躲躲藏藏,他恨不得让别人都知道。方懿也不可能,她们进来都会出声回话。
陶嬅抿着唇,手心浸出一层细汗。
她停下脚步,紧紧盯着门口处那个往隔间进来的地方,片刻没有动静,她快速扫了一眼周围,她距离窗户有一段距离,况且窗户与外间过道在同一处,她若过去必然一眼就看见她。
这时候走近一定会闹出动静,陶嬅抿了抿有些发干的嘴唇,额上浸出了一层冷汗,她甚至能感觉自己手脚在发抖。
她故作是女侍,扬声道:“不用收拾了,一会方懿会送夜宵进来,让她收拾就行了。”
陶嬅强忍着发颤的声音,那边依旧没有声音,安静的仿佛她刚刚听错了一般。
她试探着往窗边靠近。那人似乎听到了她的脚步声,他动了。
陶嬅呼吸一滞,大脑一片空白,没办法,她忽然动手打翻了烛台上的红烛,一番动静那人已经抬步,陶嬅听见那越来越近的脚步声了。
她猛地像是发了狂,将烛火打翻后便往跑到窗边,那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到她身后,他伸手捂住她的嘴,将她拖了回来。
陶嬅目光惊恐,那把匕首高高举起,刀锋在火的的照亮下泛着幽幽红光,那人手起刀落,只听见“砰”的一声相撞声,陶嬅手中握着烛台横档着匕首。
“谁派你来的?”陶嬅抖着声音问。
“当然是来要你命的人。”那人声音沙哑,他欲要再攻,这时候外面已经想起一片喧吵。
“走水了!走水了!”
高喊间,门已经被推开,那人扭头去看,陶嬅借机挣开他的手,抬手将烛台狠狠砸到他的手上,他应声高痛,匕首掉到地上。
陶嬅往床边爬,那边火势已起,床幔都已经沿着着起,那人正往前追,只听见身后有人喊“长公主?”
再看清楚是个蒙面男人时,小厮已经高喊:“有刺客!”
此时陶嬅已经被火包围,她趴在地上喘着气,看到那个男人还不忘勾起嘴角嘲讽。
那人见火势已大,外面已经有人进来,他没有办法只能后退拼杀出去。
侍卫已经应声而来,隐约听到外面传来的打斗声。陶嬅吸入了太多烟,她双眼轻瞌,再后来便失去了意识。
火势救下来已经深夜,雨势变大,陶嬅还处于昏迷中,请了太院已经惊动宫中,若非雨势过大,大监拦着,陶正雍非要亲自前来不可。
“没事,只是受惊加上吸入过多的烟气导致的昏迷,只要好好休息便能缓过来了。”太院收回手,取回方帕,这才起身让出位置。
他收拾着东西,沁雯在一旁询问药方等事宜,方懿凑近替陶嬅擦拭面上染的灰烟。
“大人,人已经死了。”一人进来禀告,秦和裕沉声带着怒意,“死了就拖下去,你想扰了谁的清净。”
那人见状来连连点头退了出去。
秦和裕看着床上昏迷的陶嬅,这才沉沉说声:“这刺客来的突然,长公主殿下最近可做了什么事?”
方懿沁雯摇头,“不曾。”
事出必有因,秦和裕脸上表情有些凝重,只希望长公主千万不要掺和进那件事当中。
他心里装着事,想回去好好调查一番,只吩咐二人好生照看,便离去了。
一时间屋间的人散尽,方懿沁雯伺候守着跟前。
秦和裕刚走没多久,陶如是来了。
在看到床上昏迷的人,眼眶瞬间就红了,他跪在床边,大好的男儿竟直直落泪。
方懿在一旁看不过,安慰道:“六殿下安心便是,长公主殿下吉人天相,虽遭了此祸,好在有惊无险,这是神明庇佑啊!”
“若是您哭坏了眼睛,长公主少不说也要心疼啊!”
“六殿下情深义重,自然见不得长公主遭难,如今哭哭也算尽尽情分,日后怕是想哭长公主也找不来人呢。”沁雯忍不住在一旁说道,语气里尽是嘲讽之意。
“沁雯!”方懿呵斥她,和六殿下说话,哪有半点规矩可言。
沁雯不理会,只站在一旁似作没听见。
陶如是自知自己有错,但是被一个婢子如此嘲讽自然有些不快,奈何是姐姐身边的婢子,他自然不会因为这个动手。
毕竟也是为了姐姐打抱不平,算起来也算是衷心了,如此想才忍下心中那份不快,这才作罢。
陶如是询问了发生的所有事情经过,甚至连陶嬅近几日做了什么也都逼问出来,他的眼中闪过一抹狠厉,他不过刚动手,这就听到风吹草动了吗?是给他的警告?
陶如是突然笑了,那双清澈的眼眸中像染了血色一般,透着一股嗜血的邪恶,与他那张人畜无害的脸形成强烈的冲击。
好在那日有惊无险,陶嬅身上只有少量的破皮,并没有真的伤到,但是到底受了惊。
第二日陶嬅在府中修养,其实也并无大碍,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的举措罢了,也是为了给宫里看。
不过昨夜着实受了惊,现在想起陶嬅还是心有余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