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来到离家不远的一个面馆,魏灵仙边吃面边听墨菊说话。
张去病是本县中另一家医馆德行堂医馆的坐堂医生张德行的儿子。
河西县上得了台面的医馆就只有魏氏医馆和德行堂医馆两家,位于同一条街上,街两侧斜对过,相隔也仅一百米,两家人互相是认识的,只是不常来往。其余能看病的地方都是些江湖郎中开的小药铺。
张德行虽然医术高,但医德与名字不匹配,是个心胸狭窄又贪财的人,他经常抬高诊费和药价,穷人看不起病的经常被拒之门外,达官贵人找他看病能乐开花,恭敬得像个孙子。
他的医术不比魏灵仙她爹魏盏的医术差,但却不如魏盏的名声好。张德行不自我反省为什么,反而嫉妒魏盏,背地里经常说魏盏的坏话,两家因此也发生过几次矛盾。这次张泰媳妇状告魏盏毒害她丈夫,为何家家户户一边倒地跟风议论魏盏,这背后张德行没少出力。
墨菊这次不再问小姐怎么了,直接将张去病的来龙去脉一一说给她听,最后嘴角上扬,眉梢弯曲地说道:“别看张德行是那个德行,他儿子为人正直,不喜他爹的某些不善行为,与他爹的性格截然不同。而且还是县里有名的美男子,好多女子都喜欢他呢。”
说完,又变得一脸狐疑:“据说去他家求亲的不少,漂亮的小姐也很多,可是他却一个都看不上,18岁还没娶亲,也不住在家里,整天在衙门住着,很少和谁来往,也不知道为什么。”
魏灵仙听完抬起头看着墨菊,心里暗暗觉得她好笑,这女人都很喜欢八卦,让你说一下他是谁,你就扯到人家有没有成亲的事情上去了,看来喜欢美色不分男女,当初她爱林峰,又怎敢说其中没有美色的原因。
林峰很会哄女人,嘴特甜,女人爱听什么他就说什么,身边经常围绕着很多美女,狐朋狗友也一大堆。
张去病虽然和林峰长得很像,但性格却完全不同,他严肃认真,很少交际,又不沾花惹草。
魏灵仙意识到,这一次,她的确认错人了。好吧,不想这些了,管他是谁现在都与她无关。她来到这个时代,本来就是打算重新开始的。
两人聊着聊着,就听见旁边桌刚坐下的三个男人议论。
“唉,牤牛村那个养牛的张泰死了,她媳妇正告呢。”
“听说了,是喝了咱们县里那位有名的魏大夫的药死的。”
“张泰死了,他家的牛场怎么办?”
“肯定得卖了,他儿子还小,他媳妇也管不了那二十几头牛。”
“不一定,他弟弟可以帮忙照看着。”
“那张进整日游手好闲,还能管得了那牛场?”
……
魏灵仙一边吃着面,一边认真听着旁边那三个人的议论,似乎想到了什么,在墨竹耳边低语了几句,只听墨竹小声说道:“小姐放心,打听事儿我最拿手了。”
两人匆匆吃完面,接下来的事情魏灵仙已经交给了墨菊,自己从原路返回家中。
刚进入魏氏医馆,见吴青还在前堂里忙活,想起吴管家的事,问他道:“我爹是昨晚给那张泰看的病开的药,可有药方?”
吴青立刻从一个抽屉里拿出一本账册,递给魏灵仙道:“小姐,药方被衙门拿走了,但老爷每个患者都有记录。”
魏灵仙翻开账本,见上面都是繁体字,头一下子就大了。好在她前世学习专业课时学过医古文,否则还真变成了不识字的文盲。不过在现代,这繁体字平时很少看到,认起来还是有些吃力的。
其实这根本不是什么账本,而是一本详细的患者病志本,上面记载着每一个患者的姓名年龄,症状,诊断和用药。
魏灵仙翻到最后一页:坤宝二年四月初五,张泰,男,45岁,齿衄,鼻衄3日,今日症状加重,伴发热,右肩背紫癜,肿胀,触之疼痛,腹痛,大便色黑。
看这病志记载的症状,明显是血症啊,而且三天内病情发展很快,当首先以凉血止血为主。她再往下看处方:大蓟炭,小蓟炭,荷叶炭,侧柏叶炭,茅根炭,茜根炭,山栀炭,大黄炭,牡丹皮炭,棕榈皮炭各5钱,每次温开水调服三钱。
她看得出这方剂明显是止血经典名方“十灰散”,是治疗血热妄行而出血的代表方剂。于是她赶紧去翻看了药斗子里的这几味药,都是已经磨好粉的,便回头问吴青:“你可知这方中的碳类药,有没有用纸包好用碗盖于地面放置一夕?”
吴青非常肯定地回答:“这些药都是咱们医馆自己烧炭,然后自己研磨成粉的。为去火毒,确实用纸包好用碗盖于地面一夕时间,而且这些事情平时都是我和我爹亲自做的,从不假手于人,肯定没错。”
魏灵仙又问:“平日里都是谁负责抓药?”
平时她不知道是谁抓药么?她还真不知道,这具身体原来的主人,虽然在医学世家里长大,但却是个典型的古代乖乖女,喜欢女红针织,也略通琴棋书画,不喜行医,所以一年也去不上前堂几次,更不了解谁进药谁晒药谁碾药谁抓药。
“都是我爹。他是管家,有时实在忙不过来,老爷就自己抓药。”吴青答道。
“那这个方……是你爹抓的?有没有可能抓错哪味药?”魏灵仙试探性地问道。
吴青听见她这样问,明白她的意思,赶紧回答:“小姐,这方虽然是我爹抓的,但我爹给老爷抓药几十年了,每一味药他都认得清清楚楚,绝不会抓错,更何况,这些都是那黑黑的粉末,和其他草药区别很大,非常好辨认,怎么会抓错。”
这样看来,病志上记载的症状和处方用药都没错,如果排出了抓错药的可能,那到底问题出在哪呢?
此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