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该成名。 吐气扬眉在名,出人头地也是在名,而且是要成大名。 一万个人里有一百人认识算是成名么? 这种名,今天成名,明天已遭人忘却;尤其是在龙蛇盘踞、虎豹横行,各方势力角逐的京城,都是高手,都是想要成名的人;兴许辛辛苦苦成的名还不如街边卖肉的屠户、比不得勾栏瓦肆里的姑娘、胜不得街边的乞丐……不生不死,卑微如蚁,小名罢了。 何为大名? 一万个人里有一万人谈名色变,十万个人中有十万人为之动容,这才是大名。 而短短不到一个月,京城里,已有三人成大名。 金风细雨楼多了两位副楼主,白愁飞、王小石。 还有京师多了一位捕头,陈拙。 仅仅只是一位捕头,却已传遍各州、各府、各县的衙门,连刑部、六扇门也记录在册。 四大名捕也是捕头,天下捕快的头。 如今这第五位,很多人都想瞧瞧其能耐是否能配得上这泼天的名。 王小石、白愁飞已在为了金风细雨楼出生入死,而陈拙呢,他现在又在干什么? 他在读书。 古韵盎然的房间内,尽是堆满的书册,摞满的道藏经卷,还有米芾的书,钟繇的字,王右军的贴,堆得水泄不通,原本尚显宽敞的屋子,桌椅都撤空了,摆设也搬空了,数不清的浩瀚书海,只留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从门口通到床榻。 最多,还留了一张矮几用来放置灯盏,用来日夜攻读,三餐饮食。 除了每天有侍者会把饭菜搁在门外,没人打扰他。 书堆中,陈拙目光飞快游走,视线过处,手上的道藏已在不住翻页,往往只是一息两息的功夫,道藏已翻了三四页。 他读的很快,也记得很快。 自从六感通玄,转入精神,于他而言,过目不忘不过是寻常罢了;这满屋子的书,若依读书人的法子来,怕是穷尽毕生精力都不一定能钻研完,且百家驳杂,涉及之广,就是那皓首穷经的大儒钻进来怕也要傻眼呆愣。 连诸葛先生进来过后也是一阵头大,失神退走,顺手还把那幅王右军的书贴给摘了去。 不知为何,许是那“显密圆通真妙诀”的缘故,陈拙对“道藏”最为看重,尤其是“万寿道藏”。 当今皇上贪慕长生,炼丹习法,崇信道教,各方道门派别也是层出不穷,算是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盛况;政和年间,更是命人遍寻天下道家遗书、诸类残卷密藏,共修藏五千四百八十一卷,成这万寿道藏。 说的通俗些,这便是此间道门之精髓,藏万千真意。 陈拙瞧得入神,黑白分明的澈净眼泊里,一行行字迹不住游走变化,看的忘生忘死,气息亦是时长时短,等看完一卷,便阖目默念,待所记不差,又拿起另一卷继续垂目静观。 只是其中所含委实浩如烟海,即便陈拙只记不想,亦觉精神、心力损耗极大,眉宇间渐露疲态,形神渐化枯槁。 五千四百八十一卷道藏,他已记了三千八百七十三卷…… 这日天晴。 久无人打扰的房外,忽听有人招呼道:“陈兄弟,师父有事儿唤你。” 陈拙迷蒙的双眼瞬间恢复清明,搁下手里的道卷,推门出去。 门外是“铁手”铁游夏,一身黑衣,虽貌不惊人,然气态随和,恭谦有礼,且气息几近于无,神华内敛,隐成武林宗师气象。 此人内力之高,不但是“四大名捕”之最,当世恐也少有人能与之匹敌,曾一人力举万斤铜壁,可谓惊世骇俗。 即便陈拙修“内家拳”,锻筋骨血肉,然一己之力恐也不及万斤。 见陈拙终日隐遁于书海之中,铁手忍不住温言说道:“陈兄弟,修行最忌贪急,若遇困顿,不妨出来走走,或者找找我们几个,还有师父,说不定能另有收获。” 诸葛正我此生只收过六个徒弟,两人英年早逝,剩下的便是四大名捕,各有所长;如今府中又多一人,无情性子淡漠,不喜言谈,亦是深居简出,“追命”崔略商与“冷血”冷凌弃又在外办差,最稳重的铁手见师父看重陈拙,便有心亲近关照,哪想连面都见不到。 陈拙吐出口浊气,笑道:“好,往后若有不明之处,那便麻烦了。” 铁手摇头失笑。 厅堂内。 诸葛正我正在招待客人,见二人进来便示意他们入座。 来者共有俩人,一人面色枣红,长髯浓眉,相貌威严,但现在却是惭愧笑道:“实不相瞒,数日前沧州的‘铁血大牢’有数名重犯逃狱,我们弟兄几个也是走投无路,只能来求见先生。” 这二人原是镇守铁血大牢的统领,入公门前皆为江湖上名动一方的好手,哪想眼皮子底下居然让人逃了,这可是死罪。 诸葛正我沉吟片刻,询问道:“想来那囚犯的身份非同一般吧?” 另一人脸色冷白,叹声道:“有‘天剑绝刀’时家兄弟。” 铁手双肩一震,“可是岭南双恶?” 只因这俩人当初正是他与“追命”联手才擒入铁血大牢。 那红脸大汉点头,而后又看看在座几人,苦笑道:“若只有此二人我们弟兄倒也不至于跑上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