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只是, 心脏有一点点堵。 当然, 就一点点,再多一分都没有,赵时脑子又不是坏掉了,他虽是后世长大,难免会有一些人人平等的悯农思想,却不代表,他想要照搬,再说了,怎么照搬? 就他这皇帝二代的身份? 想照搬? 照搬第一步就得是…… 先找个路灯, 先自己把自己先吊起来。 摇摇头, 赵时躬身道:“知道了,老师。” 包拯这才满意的捋了捋胡子:“还算孺子可教,你要学会做一名君,为君者……” 包拯正在高谈阔论, 也是好不容易抓住了机会,正要好好教育教育赵时,掰一掰他那放着宫女不用,能自己做就自己做的性子,却见…… 哗哗哗 苏轼拿着一根火把,小心翼翼,一步一步的走了过来:“包公,郎君,我觉得祖安一号洞的情况有些不太对。” “怎么不对了?” 包拯有些皱眉, 一是因为苏轼打断了他的话, 二是因为, 包拯不太喜欢苏轼那时不时散漫的性子:“不是就让你看一个地下沟渠吗?” 苏轼不敢得罪包拯, 只能点点头,敷衍一下,然后凑到赵时身旁,看着赵时道:“按理来说,也属于正常,就是我感觉好像有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往咱们祖安一号洞聚了。” “这不是很正常吗?” 包拯忍不住语气有些重:“让你……” “老师。” 赵时急忙打断了包拯的话,包拯这老头作为百姓是非常喜欢的,他即使知道欺压你的是皇帝,他也敢跳上去喷几口口水,但是,若是作为同僚,作为阶级近似者,那,包拯这么多年的人缘一般半,不是没有原因的。 “我还是去看一看吧!” 面对赵时, 包拯脸色稍好看了一些,不是因为他是身份,而是因为赵时正在做的事,摇头道:“你用了那么多的残疾人,肯定会有更多残疾人慕名而来,何须在意。” “是。” 赵时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不过:“我还是去看一看吧!” 包拯无奈, 他知道赵时这就是不想听他絮叨,便无奈道:“罢了,老夫与你同去。” 说完。 赵时点了十几名禁军,然后跟苏轼,包拯一块往外走,盏茶时间便到了地面,现在是十月中旬,天气其实已经很冷了,哪怕是开封,也已经降到了只有四五度的样子,但是,从地下沟渠走出来,赵时几人竟同时感觉到了一些炙热, 适应了一会, 这才继续往祖安一号洞走, 苏轼肯定没说谎, 一路上, 不仅仅是手脚残疾的人,就连一些瞎子,聋子都在往那边走, 赵时突然一顿, “我不能去。” “嗯?” 苏轼疑惑的看了过来,倒是包拯缓缓反应了过来:“你是说?” “是。” 赵时幽幽看着一名摸索着前行的瞎子:“手脚残疾者便罢了,但是,残疾人大多都是避人的性子,怎么可能一下子聚集这么多?而且,失明,失聪,一应俱全?” “您是说有阴谋?” 苏轼也明白了过来,只是一时还有些不敢相信。 赵时便摇摇头道:“不一定,但是……” “谨慎些好。” “毕竟这么一应俱全,什么残疾都有的残疾人,于我而言,有点怪。” 正说着, 毫无淑女风范, 嗖 李令时突然气喘吁吁的从巷子口跑向一号洞,然后眼角余光撇到了赵时,还来了个挺夸张的刹车动作,然后才钻进小巷,跑到赵时面前双手扶着膝盖,喘了一会气, 包拯微微皱眉, 他虽不甚在意这些,但是,这位的仪态,可也算不得母仪天下。 赵时倒是没怎么在意,等她喘匀问道:“怎么了?” 李令时抬头, 正要说, 看到包拯跟苏轼,便只对赵时挤眉弄眼, 赵时一怔, 有些惊喜:“有信?” 李令时无奈的站起身,当着,包拯与苏轼这俩个外人的面,不情愿道:“是。” 赵时却反而, 不那么惊喜了, 这时候来一份萧观音的信,是不是就说明,这些残疾人…… 真的, 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