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朱云却是……用力的,狠狠的,掐了自己大腿好一会,然后才缓缓呼出一口气,抬头道:“殿下,究竟是怎么想到的这种,这种……” “不急着夸。” 赵时把《三国演义》踢到了朱云的面前:“还有呢!” “还有?” 朱云无趣的摇摇头:“不必还有了,单单是这一本历届中举者以及当代大儒对顶级学子的策论批改大全,就已经足够让我这段时间,试图挑起文风之争,继而大卖特卖的想法功败垂成,老夫……不如殿下远矣,老夫……心服口服。” 是吗? 赵时看着朱云一动不动,跪着的双腿,还是有些固执的推了推《三国演义》:“朱学士不妨看完这本书,再做决断。” 没必要吧! 我不是已经认输了吗? 就这么一本《三国演义》还能比《十年寒窗,三年科举》更让自己惊艳?有一说一,朱云觉得赵时最恐怖的地方就是,他总能拿出让人闻所未闻的想法,与物品,与设计,这些东西即使放到一名普通人身上,朱云都会忍不住写一个服,然后想尽办法去抢夺,更不要说是放在一个本就地位非比寻常的太子身上了。 他是, 真的服了, 也不觉得,手边这本《三国演义》一看就是寻常读物,还能比《十年寒窗,三年科举》更让自己惊讶,但是,赵时却一再坚持,他便还是有些无奈的捡起来,随意的翻开看了俩眼…… 然后…… 颤栗。 就如曾经所言,朱云作为一个跟出版物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书坊掌柜,他或许对于其他的一切一切都知之甚少,但是,他对于一本书,甚至是一句话能不能吸引人,却是充满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本能,而这本《三国演义》……却是让他的本能在……哀嚎。 能火。 而且是……相当,甚至是超越《水浒传》的火。 刷 朱云一下子抬头看向了面前这个不足弱冠的年轻人,你,你到底是怎么能在这个年纪,就写出这么多让人恨不能拍烂大腿的文字的啊! 赵时急忙提醒:“罗贯中写的。” 真以为老夫看不出来吗? 罗贯中就是……施耐庵。 施耐庵……就是你。 嘎吱, 朱云近似灵魂咆哮般的死死咬住了牙,凭什么?凭什么自己明明已经拼尽了全力,却还是连对方只是轻描淡写,甚至都不愿意承认是自己所书的书都比不上?甚至…… 咔嚓 朱云恶狠狠的看向了面前的《西游记》与《三侠五义》,还不止一本…… 彼娘耶! 轰 不等赵时再提醒,朱云一把拿起了最近的《西游记》,只是随意的翻开看了俩眼,然后整个人便彻彻底底的沉默,然后颓然的垂下了双手:“您说的那个……资本永存……它……保真吗?” “当然!” 赵时也松了一口气,这就是跟正常人交流的好处。 正常人? 是。 赵时不敢自诩聪明绝顶,但是,作为一个正常人来说,以他自己为标准,他很多事情不会等到真正的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鱼死网破之后,才醒悟,就好比改革,赵时不是没有尝试过正常的改革路线,他连帮手欧阳修都找好了,但是……稍加试探之后,赵时不会等到真正实施,然后被士族用各种阳奉阴违,加量施加到百姓身上的手段逼退,便已经看到了这个结果,继而选择…… 另辟蹊径, 先来他个釜底抽薪…… 再比如文彦博,文彦博也不用等到赵时真正准备好了,抬起屠刀了才醒悟,而是……在赵时磨刀的时候,便一眼看到了,可能几年后的未来,看到了赵时的最终目的是士族,所以才会先跳出来,博一下,搏赢了,皆大欢喜,搏不赢,他也能早早的流露出败退的模样,甚至,还能借此搭上赵时的顺风车,老老实实做一个官宦人家。 再比如……面前的……朱云,朱云看到这些,也不必等到赵时真正的开始把《西游》《三国》放出来,把邸报馆彻底的连接起来,便也知道自己绝不可能赢,《十年寒窗,三年科举》他或许还有模仿借鉴的可能性,《西游》《三国》如何借鉴? 甚至, 他都不觉得往前往后数千年,还会出一本这个级别的书籍,不早早认输,说不得还能换得一些生存之机,硬梗着脖子,等着赵时从容的,一点点的把自己吃干抹净吗? 况且, 多少有些出一口恶气一般,朱云笃定无比的看着赵时:“殿下先收服老臣,是想让老臣帮你对付文彦博吧?” 这不难猜测…… 但是…… “不是。” “啊?”一脸笃定的朱云,倏然瞪大了眼睛:“不是?” “不是。” “甚至……”赵时微微扭头,看向了楼下川流不息的汴河:“我都不需要你放缓攻击皇氏邸报的步伐?” “为,为何?” 朱云下意识的坐直了身躯,甚至,他都感觉赵时会不会是刻意不想让自己猜到,所以才这么说……旋即,他就好似看到了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