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唐学志带着使团和舰队前往琉球时,远在京城的孙元化的罪名坐实了。 虽然有周延儒、徐光启等人为之斡旋,却依然于事无补。 喷子们一口咬定,孙元化早有反心,他更是百口莫辩,最终被定以祸乱之首,判处死刑。 和他一起被判死刑的,还有总兵张寿,并定于秋后斩首 七月十八日,距离斩首之日,不到五天了,对于孙元化来说,此事已无力回天,再过几日,便是他和张寿的受刑之日。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在七月二十一日夜晚,也就是处斩的头一天晚上,锦衣卫大牢突然燃起了大火。 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在大风的作用下,整个锦衣卫大牢化为乌有。 牢房中,几名来不及撤出来的狱卒,也随之丧命,和他们一起的,还有几个犯人也随这场大火而去。 张寿、孙元化正在其中 锦衣卫大牢失火的消息传来,朱由检为之震怒,下令彻查失火的原因。 一份失火的报告送到了朱由检手里,老鼠打翻了油灯,引燃了大牢内的稻草。 这似乎是非常合理的解释了,朱由检虽然怀疑,但锦衣卫指挥使,是他老丈人,田弘遇。 而当天值守狱卒也随着这场大火化为了灰烬。 案件也只能不了了之,孙元化和张寿的案件,也随着这场大火,草草结案。 济州 当南方还在饱受秋老虎的烈烤时,这里已经进入了金灿灿的秋天。 港口,几艘大船正在装卸货物,街道上车水马龙,不乏前来交易的粮商。 经过几年的经营,华夏贸易公司的粮栈,在这里经营的有声有色,一跃成为整个朝鲜国,最大的粮食供应商。 同时,他们还承载着东江的粮食交易。 每年为华夏贸易公司最少带回了十几万两银子的利润。 济州港口,不远处的一座大型庄园,全部被厚厚的城墙包围着,四周的炮台向外延伸,一杆鲜红的大旗,随风飘荡。 这里正是华夏贸易公司的,驻济州的基地。 与其说是基地,倒不如说是一座戒备森严的城堡。 城门处,几名站得笔挺的士兵分两边而立。 陈广元办公署 一副巨大的地图,挂于大堂左边的墙上,占据着大半面墙壁。 地图囊括了整个辽东,朝鲜半岛和倭国,更包括了奴儿干都司和西伯利亚的一部分。 陈广元背着手,站在地图前面,面色淡漠,眉宇之间透着浓郁的杀气。 有三名身穿青色一副的管事,站在他身旁,分别是助手周万,运输船队,队长孔广陵,护卫队长,孙胜, 陈广元之所以将他们三人同时召集到此,是因为前几天发生了一件大事。 两个月前,当刘公岛的苗兴贤正忙着收集人口时。 孔广陵从大明运了几船粮食,前往济州基地粮栈,途中突遇大风,有一艘赶繒船失去了联系。 船上搭载着三十多名水手和四百多担粮食突然失去了联系,孔广陵坐不住了。 他一边派船寻找的同时,也上报了陈广元,经过多番寻找,查到,那艘船被风刮到了鲜卑半岛罗州牧附近。 有个半岛国家,作者菌用鲜卑替代,是为了避免一些红线,兄弟们清楚在哪就行了,有些兄弟也请不要再喷了。 本来这也没什么,一船粮食而已,只要船只没有沉没,风停下来后,他们将船开回来就是了。 只是,鲜卑土地贫瘠,人多地少,在以前,许多人还能够去大明谋生,自后金崛起后,封锁了江边渡口,整个辽东都归了鞑子。 粮食价格上涨,即便有华夏贸易公司这条线,想供应整个东江和鲜卑的粮食几乎不可能。 那艘船被吹到罗州牧岸边后,搁浅了,要命的是,罗州牧还在闹饥荒。 得知船上载着几百担粮食后,成百上千的百姓,开始涌向这艘外来的船只。 除了三个水手,驾着小船,逃了出来外,其他人全部被杀,粮食当然也被哄抢一空了。 孔广陵得知消息后,马上亲自前往罗州牧,找到了当地的州牧官。 希望他们能严惩凶手,赔偿粮食并且给予一定的抚恤作为水手的安葬费。 只不过当地州牧并没有放在心上,粮食被乱民抢夺,人也是乱民所杀,他们并不愿意担此责任。 似乎,吃定了孔广陵这个外地人。 鲜卑和大明之间早已无交集,州牧官金和光更是得了黄台吉不少好处,此刻并不将这些明国人放在眼里。 孙胜皱着眉头,一脸的不悦:“鲜卑王先是投靠了鞑子,尊黄台吉为主子,现在州牧又纵容百姓抢粮,杀我兄弟,我孙胜就忍不下这口气。” “大人,不如我们直接杀到鲜卑王宫,找鲜卑王讨回公道。” 陈广元虽然管着整个东江,甚至钟自标军中,他也有一定的话语权,不过他军衔却不高,至今只是千户之职,还是唐学志给他谋的虚职。 但是兄弟们都喜欢称他为大人。 孔广陵上前一步:“大人,孙兄弟说的没错,就是忍不了这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