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事情终究是要亲身经历过才能体会深刻,旁人怎样讲解描述都会差了许多的细节和身临其境的各种感受。 早在沔北重逢之后,李泰便跟父亲讲起关西人事情况之复杂,而他在这一堆庞杂的人情形势之中也处于非常要紧的位置。 李晓对此虽有耳闻,但多多少少还是有点不甚在意,只觉得儿子所谓人事复杂又或位置紧要可能是有点夸大了,估计是有在父亲面前略作自夸之嫌。 然而从昨天抵达华州开始,李晓凡所观见的人事、尤其是在大行台内府见到朝廷和台府对他争相拉拢的情况,他才意识到儿子所言不虚、甚至是言有未及。 李晓虽不长于人情世故和趋炎附势,但毕竟也是出身衣冠名族,早年陇西李氏未遭横祸之前,同族亲长们的言传身教加上同辈之间的耳濡目染,以及自己在仕朝廷的过往经历,即便是没有多高的政治智慧,但也不失经验之谈。 关西诸多人事纠葛,别的都可以暂不理会,但朝廷和霸府之间的矛盾却必须要重视起来,自己也要在这当中找准自己的立场和定位。 这是李晓作为一个经历过河阴之变,劫后余生之后的深刻感悟,深知此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李泰在稍作沉吟后,才望着父亲开口说道:“阿耶知儿时龄几许?” 听到这个问题,李晓便叹息道:“武泰旧年,尔朱氏虐杀公卿于河阴,你耶娘等幸存亲属仓皇出逃,我儿便在当年秋季降生。束发之年随父离乡,如今已迈弱冠,成为真正昂扬于世的成人丈夫!” 李泰出生在河阴之变发生的528年,如今已经是大统十四年、548年年尾,不过他的冠礼早在清河乡里便已经被父亲主持举行过了,父子对此倒也没有什么遗憾。 “是啊,儿才及冠未久,势位虽高,前途仍长。阿耶问我究竟效从何者,此事儿亦不好作答,人事纷繁并无恒定,或许不该作此问答,而是应该问一问,何者人事能够包容下我?” 李泰讲到这里,也不由得暗叹一声,原来不知不觉间他已经颇为强大了。 他父亲问题中虽然提出了两个选项,但对他而言其实并没有明显的区别:“无论在事哪一方,事老主或为心腹,事少主则必为强臣,即便是委曲求全,恐怕也不能相安。结巢自保,即是心生不臣之想,引颈就戮,则就不免贻笑人间。” 李晓听到这番回答,一时间也是有些瞠目结舌,他尚自着眼于朝廷和霸府之间已经非常外露、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纠结着二者间该要作何取舍,却没想到儿子设想要更加的长远,所引申出来的新问题也同样要命。 “这、这也只是极恶的状况,未必、未必就会成真……” 嘴上这么说着,李晓心内也打起了鼓,自六镇兵变以来,仿佛人间所有挤压已久的戾气统统释放出来,惨绝人寰的河阴之变,匪夷所思的帝王出逃,以及侯景残兵败众竟能渡过北魏最强大时都未能染指饮马的大江、直接兵围台城,各种妖异不断,谁也不敢笃言会不会出现更恶的情况。 沉默片刻后,李晓便又开口有些犹豫的说道:“既然我儿早有预感,凭你才智想必不失应对之计。自此谦冲自守,结好人间,如故司空文穆公当年,也是如此处世才得功身两全。” 李泰听到这话后便笑起来,心知要让他父亲短时间内便接受他心中真正的大计还是有些困难,毕竟这世上并非所有人都像他一样反骨横生。 诸如他父亲提出的选项也只在朝廷和霸府之间摇摆,并没有自立这一个选择。今又拿出李冲的事迹来勉励他,但其实就连李晓自己都有些不确定这些前人智慧于此乱世中是否还有效。 “乱世谋身、不进则退,儿是手持弓刀之人,若是韬晦自处、临事不争,与束手待毙何异?况且如今麾下多有奉我谋功之属,我今虽已渐称功成名就,但此诸类却仍渴于上进。若是辜负众情,又何以自安?” 人和人互相认识、理解总是需要一个过程,之前在荆州时李泰忙于军政事务,同他父亲之间的交流也并不多。 他自知父亲只是这个世道之内见识与格局并没有超出自己出身和阶级的普通人,甚至都不如崔谦兄弟那么处事干练。但既是至亲之人,让父亲了解一下他自己心中宏愿也是很有必要的。 “阿耶前言无人堪称共道浮沉,确实如此,儿虽浅有事迹可夸,但仍距道远矣。立志须高,跬步致远。” 李泰讲到这里,神态也变得严肃沉重起来:“自晋世永嘉之年以来,神州陆沉、世道沦丧,五胡次第而兴,衣冠苟延残喘。至于魏世,虽籍名门二三贤者智力而苟合一时,但仍不免镇兵暴动、天下不安。 人间纷乱二百余年,销骨成泥,烽烟未已。这当中,总有些苦难是相通的,让人感同身受。我如果只是一个闾里下才,懵懂过活、挣扎求生而已。 但今才力、势位皆不容许我泯然于众,道义虽重,总需有人担当,如此才能让诸尚义力微之众托庇其下。我虽然不能共道浮沉,但也是在道义之内屈伸腾跃。霸府、朝廷需要各自近道就我,而非我弃道就之。 今日阿耶垂问,我便斗胆直抒心愿,我要补天弥裂、再造炎夏!言义虽然张狂,但行迹一直都在试探。两百余年乱世纷繁,血泪可以汇成湖泽,尸骨能够堆作山丘,这尸山血海总是需要有人搬填,我若不为,更仰何人?” 李晓听到儿子这一番康慨自述的心愿,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嘴巴虽也张开,但却久久没有发出什么声音。 一直过了好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