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年左右、数量达到300位的巫医学徒们,也将有大半随队前往四处基地,以履行各自的任务。 在这些学徒和巨魔工程队抵达之前,洞窟这边的巫医们便已经分成了四组,其中三组将从这里离开、在战兵的护卫下抵达2至4号分基地的位置,去进行一些前期的布置。 巫医们的任务有这么几项: 首先,他们要负责起相应基地的原材料供给任务,主要就是提供一级、二级钢木材料的钢木树,以及专门生产轨道的‘特殊钢木树’; 这三种材料在这次工程中都需要大量被消耗,对完全没有金属资源的部落来说,这些钢木树是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巫医们在这方面有着很大的任务指标。 实际上不止是这四处基地的巫医们需要进行这一项任务,甚至远在本部与东方其它大驻地的十余位巫医们,也各自被分派了不轻的指标,他们也将制造一批树种,然后交给后勤组、让他们转交到西部巫医们手中。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中,巫医们总计完成了1万3千株不同类型钢木树种的培育工作,此后又花费了半个月时间,将它们全部催长到可以进行生产的程度。 这一万三千株树种中,有三千株为专门生产轨道的钢木; 其生产结构依旧是老一套的可开合制造仓模式,每株每月能同时生产5根15米长的钢木轨道,合计就是月产225千米、能铺设112.5公里路程所需的轨道,只需要17个月的时间,就能绰绰有余的供应这一次建设所需; 而此后,这些轨道树也将源源不断的生产出轨道,并通过这条路线支援东方的建设.... 除了负责轨道的钢木树外,其余都为生产‘钢木树心’的一、二级原料树,这些原料将根据自身强度、韧性等方面的差别,被利用在各种生产活动当中。 当巫医们完成这一项耗费了他们巨大心力的原料生产活动后,从本部而来的、包括诸多猎队学徒在内的建设队伍,终于依次抵达各自的目标基地。 学徒们自然知道此行的目的,也明白自身将负责哪一部分工作; 因此他们此行并非毫无准备,而是在沿途思考了很多筹备方面的工作。 学徒们这次主要的任务是工厂建设,这些工厂是零件场、组装场,负责为建设队提供工程机械等方面的援助。 巫医们此前培育的那些钢木原料生产树,正是为了他们而准备的。 而学徒们的这项工作,同样需要巫医们在前期提供必不可少的助力,这也就是巫医们此行的第二项使命了。 学徒们抵达后,先是根据自己沿途的设想,向巫医们提出了‘母机’的定制需求; 他们的脑力不及巫医,无法在短时间内独立完成复杂的机械结构设计,因此只能提供‘需求’; 而巫医们会根据这些需求,在经过于冥想空间中进行的设计规划后,将它们的需求转变成现实当中的图纸。 之后,巫医们将负责这些图纸中‘工业母机’方面的建造,利用术法来成型一台台几乎无法被移动的、拥有超高加工精度、范围与强度的‘高端机床’; 而那些‘次级机床’、以及用于生产终端产品的机械,则将由学徒们操作着母机来进行制造。 由于术法力量与冥想空间的介入,这项先期工作进行的十分顺利,包括洞窟基地在内的所有分基地中,都出现了一间间出具规模的‘工厂’。 巫医亲手制造的机床,都为清一色的纯术法机床; 当然,这个“纯术法”指的,只是机床制造时利用术法整体成型而已,并非是说它进行加工作业时也使用术法的力量。 这是由于部落迟迟没有找到将术法固定在非生物体上的办法,也就是没有所谓的附魔技术,因此纯术法机床还只停留在设想当中。 当然,这对操作端有一定的好处,哪怕是完全没有术法能力的巨魔们,也因此可以上手进行操作。 这些工厂的具体建设流程、以及加工任务是这样的; 首先,生产队将开辟出无树地带,用来安置巫医们所制造的母机; 这些虽然精密,但也确实‘皮糙肉厚’的大家伙们,完全不介意自身被安置在野外,可以说是相当的省心。 其次,学徒们使用这些母机,对已经开始有产出的原料级钢木进行再加工,使它们成为一组组规格相同的零件,然后被手动拼装成一台台次级机床; 再次,次级机床将承担起制造工程车辆各部零件、轨道枕木、拼合钉等等的使命; 最后,枕木、拼合钉将被暂时保存,而工程车零件将在‘组装工厂’完成拼装,变成可以被交付使用的机械。 巫医学徒利用母机制造出的次级机床,其制造材料均为二级钢木,且根据强度和韧性方面的差别,还能继续细分出不同倾向的二级; 大体来说,就是刀具需要高强度材料、内部传动结构需要高韧性材料。 通过对这两种材料的合理利用、外加一些润滑用的油脂,这些次级机床就拥有了加工大部分材料的能力。 各种工程车的大小配件,都将由这些次级机床进行生产,比如伐木车那长达三十米、宽达一米,边缘有着锋锐切割齿的大锯,其原料就为一级钢木,虽然同为钢木,却因为等级原因而可以被次级机床加工。 这些组建在分门别类的制造出来后,会被送往附近的组装场中,由学徒们指挥着普通巨魔进行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