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的实验正在进行,但创立初版时的努力换来在此刻的相对清闲,后续的过程中需要艾丽莎费神去做的事着实不多; 靠着投影身的存在,她只投入了部分精力便看顾好了现场,并完成了阵列运行期间的统筹事宜。 因此,在这预期将要持续不短时间的中期实验中,她得以让主躯与自身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修行方面; 具体的事项大致和此前相同,但在继续积累二态性的同时也还多出了一项,即是前往思维集合体巨卵中不断遨游,捕捉那诸多玄奇所带来的灵感。 而后,随着能力的提升随着窍门的掌握,有种十分特殊的感觉又在此期间被她所捕捉 那似乎是种奇异的呼唤,它们在以某种无有具体指向的模式朝周遭辐射,并拐着物质与精神间那不知多少层的间隔,波及至了艾丽莎于此间的情绪聚合。 在初时,可以说当中的所有都是无效信息,或者说是她还未有能力去解读的信息;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虽依旧无法准确的分辨出其间的具体内容,但自身修行特性所造就的敏锐情绪感知力,却使其中的思维偏向被渐次捕捉。 再往后一段时日,当诸多子要件缓缓获得进步之后,她又从中感受到了种种被深藏的祈盼. 过程中,强烈的情绪似乎成为了信息的载体,且越是极端、越是激烈的情绪似便能传递更多信息,所蕴藏的祈盼与渴望也就会越鲜明。 是自困境中衍生的憎恨、是从对比中诞生的嫉妒、也有被善良所孕育的同情,似有数不清的存在正在各方基于不同的理由,无一例外渴望着某种来自外部的救赎; 虽尚还不清晰,但确实有低语顺着波动被递至她的思绪聚合,进而有若有若无的喃喃于躯体脑海中升腾。 只经过短暂的适应,艾丽莎便做到了无视这般低语的影响,让自身思绪聚合能继续遨游于思绪海; 但那不断自心间升起的好奇,却又促使着她主动将之纳入了探索范围,开始尝试着去理解所携带的更多信息。 于初时而言,那如海如渊般所传递而来的无数渴望中,仅有如星海粒沙般的部分能被勉强分辨出情绪偏向,其余却像混乱的线团般彼此纠缠,连最初步的识别情绪都无法被做到。 而已有‘情绪强度与分辨率成正比’这般推测的她,却是当先好奇于究竟是什么样的困境才能催生这般的极致情绪,进而于共和国巨卵内那茫茫的思绪海中被她分辨 难道说,在这看似处于一团平和状态的国度内,实则有什么天怒精灵怨程度的黑暗正潜伏着发酵? 亦或者说,问题其实是出现在了那些教派与城邦属民当中? 尽管她并不喜欢这般推论,但自身思绪聚合体所处的集合却又的确是共和国巨卵,而从已知的种种因素中却也只能做出这种推断。 于是,抱着验证它并推翻它的想法,艾丽莎开始了近乎看不到前路的漫漫探索 ~~~~~~~~~ 闭门造车并非是精灵的修行与研究习惯,当艾丽莎将自己的新视野与莫名感知上报总中枢后,共和国便表现出了对其足够多的重视,并派出相应的支援性研究者前往展开协作。 当先抵达的是白矮星轨道处的那具千米雕塑,其前来的目的原本是继续加强虚化实验的支援力度,但在此时却也分出了部分精力投向了艾丽莎本体这边; 其后,越来越多的细胞级合体、分子级合体陆续抵达,其余施法者与作为参照的尖端术士们,也不断以投影身或实体身的方式接连前来。 于虚实研究所之外,分子级雕像用躯体与拟态结构支撑起了新实验场,以便能在少干扰的状况中展开对分支项目的探索; 而后,新近抵达的研究者们也陆续转移了阵地,全数都进入新区中构建起了相关阵列细节。 于是在此间,分子级施法者的内面扰动视野、术士们所初步展现的情绪视野得以结合,从无到有的构建起具有辅助能力的铭文阵列,并在之后的研究中又将之逐步改进趋于完善。 最开始,艾丽莎在诸般研究者的佐助下,以溢散思绪形成印记标定了思绪海目标点位. 个体的溢散思维终将要归于集体思绪海,集体思绪的聚合体也处在缓慢但却存在的溢散过程中,共和国公民与属民的强度与数量,还有英灵殿与神域信仰的存在,只延缓了这当中后者的溢散速度、而对前者没有任何作用; 但现在,却在阵列的辅助下完成了对溢散思绪印记的短期稳定,使术士得到‘下线再上线时’回归前探索点的能力,成功在无有空间与距离概念的思绪海中,完成了种抽象到无法被言说的特殊定位。 虽有着时间限制,但起码让负责探索的术士们有了休息时间,而不必去担心再遨游时还要从初始处开始. 当然,对时间的把握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中因印记消散而从头开始的经历也并不少; 此外,种种具体未知、但猜测可能是源头死亡等原因,让所能辨别并处于追踪当中的波动会出现莫名中断,这也常使研究组的工作进度凭空丢失,不得不重新寻找目标重复此前的工作; 同时,这种波及也并非是点到点进行传递的,至少在初期并无明确的思维链接能被用来追踪,所以术士们只能从模糊的情绪感知中寻找前路。 但总的来说项目进度却是在不断向前,在两种特殊视野的辅助下、于